接水槽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7968 阅读:5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水槽及空调室内机,所述接水槽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后侧换热器下方,包括一将所述后侧换热器的冷凝水引流到所述接水槽内的接水板,所述接水板末端连接一挡水板,以此来弥补接水板与后侧换热器之间的水平间距,解决了空调室内机底座上的接水槽与后侧换热器不匹配的问题,避免重新开设昂贵的底座模具以制造新的底座来匹配后侧换热器,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空调室内机漏水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接水槽及具有该接水槽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包括贯流风扇30、半环绕于该贯流风扇30的换热器及具有一接水槽11的底座10,其中换热器包括一后侧换热器20,接水槽11具有一位于后侧换热器20低端下方的接水板11a,凝结于后侧换热器20的冷凝水流向其低端并滴落于接水板11a,再顺着接水板Ila流入接水槽11。空调室内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有时会有漏水的情况,这是由于其后侧换热器2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老化,其翅片的亲水性会衰减,对冷凝水的粘性降低,使得冷凝水很容易在还没到达后侧换热器20的低端前就脱离该后侧换热器20而滴落于风道内;而且后侧换热器20的片距较密,会使凝结水形成水桥,阻止冷凝水顺畅的往低端流动而导致冷凝水堆积,从而被贯流风扇30卷入风道内,最终使得部分冷凝水被甩出空调室内机,导致空调室内机漏水或喷水。空调器返厂维修时,为了解决上述漏水问题,需要更换后侧换热器20,而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管径有Φ9.52、Φ7、Φ 5等不同规格,并且同样规格的换热器,其管径尺寸也可能会有一定误差;或者后侧换热器20在加工或者运输过程中产生纵向弯曲变形。以上情形都会使得在更换后侧换热器后,后侧换热器20低端与接水板Ila之间还可能会出现水平间距,导致冷凝水不能滴落到接水板Ila上,最终还是没有解决空调器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水槽及空调室内机,旨在以较低的成本解决空调室内机漏水的问题。为达以上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接水槽,其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后侧换热器下方,包括一将所述后侧换热器的冷凝水引流到所述接水槽内的接水板,所述接水板末端连接一挡水板。优选地,所述接水板承接冷凝水的一面为接水面,所述挡水板连接于所述接水面。优选地,所述挡水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于所述接水面。优选地,所述接水面上设有螺纹盲孔,所述挡水板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挡水板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接水面。优选地,所述接水板末端凹设有卡槽,所述挡水板一端卡合于所述卡槽内。优选地,所述接水板和挡水板的横截面呈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曲线相一致的弧形。优选地,所述接水板与挡水板的长度相等。本技术同时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一后侧换热器及接水槽,该接水槽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后侧换热器下方,包括一将所述后侧换热器的冷凝水引流到所述接水槽内的接水板,所述接水板末端连接一挡水板。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接水槽,通过在接水板末端连接一挡水板,来弥补接水板与后侧换热器之间的水平间距,解决了空调室内机底座上的接水槽与后侧换热器不匹配的问题,避免重新开设昂贵的底座模具以制造新的底座来匹配后侧换热器,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空调室内机漏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接水槽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接水槽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图3中的挡水板的主视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2,提出本技术的接水槽第一实施例,所述接水槽110设于空调室内机的底座100上,该底座100与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扇300、半环绕于所述贯流风扇300上方的换热器及出风口接水盘400等部件共同构成了空调室内机的风道,其中换热器包括后侧换热器210、主换热器220和前侧换热器230,出风口接水盘400位于前侧换热器230下方,以承接凝结于主换热器220和前侧换热器230的冷凝水。接水槽110位于后侧换热器210下方,其包括一将凝结于后侧换热器210的冷凝水引流到接水槽110内的接水板111。接水板111的末端凹设一卡槽,且接水板111的横截面呈弧形,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曲线相一致。后侧换热器210靠近接水槽110的一端为低端,另一端为高端,接水板111刚好伸到后侧换热器210低端的下方或稍微往前延伸,以保证能够充分承接冷凝水,凝结于后侧换热器210的冷凝水顺着后侧换热器210往低端流动,最终滴落于后侧换热器210下方的接水板111后进入接水槽110内。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漏水的问题,以及后侧换热器210与接水槽110不匹配的问题,本实施例于接水板111的末端连接一挡水板112以弥补接水板111与后侧换热器210之间的水平间距,挡水板112的宽度(也即挡水板往后侧换热器方向延伸的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以刚好能承接冷凝水、且不影响后侧换热器210与气流充分接触为宜;挡水板112的长度以刚好与接水板111的长度(即往图纸里外延伸的距离)相等为宜。由于接水板111末端设有卡槽,可以将挡水板112卡合于该卡槽内以实现紧固,为了使其更加牢固,还可以再用超声波焊接工艺将挡水板112固定于接水板111末端。同时,即使在组装新机时,同一类型的空调室内机,装设不同规格的后侧换热器210时也可以共用一个底座100,只需在底座100的接水板111上根据需要连接不同尺寸的挡水板112即可,不需要针对不同规格的后侧换热器210开设不同的底座100模具,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据此,通过在接水板111末端连接一挡水板112,来弥补接水板111与后侧换热器210之间的水平间距,解决了底座100上的接水槽110与后侧换热器210不匹配的问题,避免重新开设昂贵的底座100模具以制造新的底座100来匹配后侧换热器210,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空调室内机漏水的问题。参见图3、图4,提出本技术的接水槽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挡水板112与接水板111的连接方式不同。接水板111承接冷凝水的一面为接水面,挡水板112则连接于该接水面上,从而可避免挡水板112与接水板111的连接处出现低洼部而积水,影响冷凝水顺利的流入接水槽110,或者使得冷凝水从低洼部溢出而导致空调室内机漏水,进一步提高了接水槽110的可靠性。挡水板112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直接焊接于接水板111的接水面,也可以在接水板111的接水面上设置螺纹盲孔(即螺纹孔不穿透接水板,以防止漏水),在挡水板112上设置供螺钉穿过的通孔1121,利用螺钉将挡水板112紧固于接水板111的接水面上。进一步地,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挡水板112的横截面与接水板111的横截面一样,也呈弧形,且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曲线相一致,从而可避免空调室内机运行时发出异音。本技术同时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一后侧换热器及接水槽,该接水槽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后侧换热器下方,包括一将所述后侧换热器的冷凝水引流到所述接水槽的接水板,所述接水板末端连接一挡水板。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接水槽为本技术中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接水槽,在此不再赘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接水槽,其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后侧换热器下方,包括一将所述后侧换热器的冷凝水引流到所述接水槽内的接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板末端连接一挡水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接水槽,其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后侧换热器下方,包括一将所述后侧换热器的冷凝水引流到所述接水槽内的接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板末端连接一挡水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板承接冷凝水的一面为接水面,所述挡水板连接于所述接水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于所述接水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面上设有螺纹盲孔,所述挡水板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益军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