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27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钻井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定器。该锚定器,用于将套管固定于油井内,所述锚定器包括一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上设有可沿其径向向外伸出的锚定臂,所述锚定臂伸出端的顶部具有一可插入油井内壁的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锚定器,可沿其径向伸出的锚定臂顶部具有一尖部,这样,在所述锚定器下入井中后,向所述锚定器中加液压或者气压,在压力作用下,所述锚固臂沿所述锚定器的径向伸出,其顶部的尖部,可快速地插入井眼的内壁中,从而将套管锚固,提高了锚固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钻井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固井工具的

技术介绍
锚定器是一种通过钻井辅助工具,广泛应用于石油钻探等
,在钻探好的井眼中,需要放入套管防止井眼垮塌。现有的做法,都是将锚定器和套管连接,放入井中,锚固器固定于井眼中,并使套管尽可能的位于井眼的中间位置,再于井眼中灌装水泥,把套管固定在井眼中。如此,可使的套管周围的水泥一样厚。但地层的内壁较坚固,实际应用中,锚固器插入地层的内壁较为困难,需要耗费较长工时,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锚定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套管固定时,锚固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锚定器,用于将套管固定于油井内,所述锚定器包括一管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上设有可沿其径向向外伸出的锚定臂,所述锚定臂伸出端的顶部具有一可插入油井内壁、将套管固定的尖部。进一步地,所述管状本体上径向设有供所述锚定臂伸出的通孔,所述锚定臂由该通孔伸出后插入油井内壁将套管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锚定臂为中空结构,其底端连接于所述管状本体的内腔,顶端封闭构成所述尖部。进一步地,所述锚定臂包括多节依次套设的可伸缩套筒,位于最外端的可伸缩套筒的顶端封闭构成所述尖部。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套筒为3节。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套筒的侧壁上环设有用于卡位的棘齿和用于润滑的润滑凹槽,位于最外端的可伸缩套筒的顶部构成实心的所述尖部。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沉头孔。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中螺纹连接有一可抵挡所述锚固臂底部的固定座,所述锚定臂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固定座中。进一步地,所述锚定臂成对设置,各对所述锚定臂交错均匀分布于所述锚定器的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锚定器,可沿其径向伸出的锚定臂顶部具有一尖部,这样,在所述锚定器下入井中后,向所述锚定器中加液压或者气压,在压力作用下,所述锚固臂沿所述锚定器的径向伸出,其顶部的尖部,可快速地插入井眼的内壁中,从而将套管锚固。当锚定臂全部伸出时,所述固定座抵挡住锚定臂的底部,确保锚定臂的锚固位置稳定可靠。另外,锚固臂上的可伸缩套筒的外壁设置的棘齿和润滑凹槽,可确保锚固臂伸出时,位置可靠且有密封良好,如此,使得锚固臂可更加顺畅快速地伸出并插入井眼的内壁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锚固器锚固时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锚固器未锚固时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锚固器锚固时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锚固器未锚固时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飞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锚固器100,用于将套管固定于油井内,所述锚定器100包括一管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I上设有可沿其径向向外伸出的锚定臂2,所述锚定臂2伸出端的顶部具有一可插入油井内壁的尖部211。这样,在所述锚定器100放入井中后,向所述锚定器100中加液压或者气压,在压力作用下,所述锚固臂2沿所述锚定器100的径向伸出,其顶部的尖部211,可快速地插入井眼的内壁中,从而将套管锚固。如此,提高了套管固定时的锚固速度,节约了工时,加快了工程进度。具体地,所述管状本体I上径向设有供所述锚定臂2伸出的通孔11,所述锚定臂2由该通孔11伸出后插入油井内壁将套管固定。如此,便于所述锚定臂伸出管状本体11的侧壁。未使得所述锚固臂在未使用时可更好的收缩于该通孔11中,优选地,将所述通孔11设置为沉头孔。这样,在锚定臂2未伸出时,整个收缩于该沉头孔中,使其顶部的尖部未露出该管壁的,利于锚固器100在井眼中移动,从而更快的到达所需锚固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锚定臂2为中空结构,其底端与所述管状本体I的内腔13联通,顶端为封闭的尖部211。该锚定臂2设计为中空结构,其底部与管状本体I的内腔13联通,如此,可利于液体或气压的传输,产生的液压力或气压力可均匀作用于所述锚定臂2上,使得锚定臂2的向外伸展更加顺畅可靠,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减轻了产品的重量,更便于施工操作。参见图5所示,所述锚定臂2包括多节依次套设的可伸缩套筒,优选地,将该可伸缩套筒设置为3节,由所述管状本体I的中心向外依次为第一可伸缩套筒23、第二可伸缩套筒22和第三可伸缩套筒21,其中,第三可伸缩套筒21位于最外端,第三可伸缩套筒21的顶端具有封闭的尖部211。如此,在不需要锚固时,锚定臂2可通过收缩的方式,容纳于所述通孔11中,而不需额外占用锚固器100的径向空间,使得产品尽可能的小巧化,如此,可减小井眼的孔径大小,同时减小了套管管壁与井眼内壁间的间隙,进而减少了后续固定水泥的用量,节约了成本。进一步地,各所述可伸缩套筒的侧壁上环设有用于卡位的棘齿212和用于润滑的润滑凹槽213,位于最外端的可伸缩套筒为实体结构。该棘齿212上的齿部倾斜向下,具有防止逆向运动的功能,当可伸缩套筒向外伸出时,该棘齿212可沿其齿部的向下倾斜面很顺畅地滑出,并卡于另一与之相邻套设的另一可伸缩套筒的顶端。这样,在锚固臂2伸出时,各可伸缩套筒之间的移动顺畅,且密封良好,而最外端的可伸缩套筒的顶部构造成实心结构的尖部211,如此设计,增大了锚固时,锚定臂2向外的冲击力,锚定臂2可更容易插入井眼内壁中,同时,确保了锚固臂2更加顺畅并快速地伸出所述管状本体I的侧壁,提高了锚固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通孔11中螺纹连接有一可抵挡限制所述锚固臂底部的固定座3,所述锚定臂2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固定座3中。当锚定臂2全部伸出时,所述固定座3抵挡住锚定臂2的底部,如此,可确保锚定臂2的锚固位置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锚定臂2成对设置,各对所述锚定臂2交错均匀分布于所述锚定器100的外壁上。所述管状本体I上穿设有锚定壁的管壁处12,其壁厚厚于较其他处。如图1和图3所示,每对锚定臂2与其相邻的另一对锚固臂2在锚固器100的俯视视角中,呈“十”字状交错排列,如此,可更好把套管固定于井眼中,而发生转动,同时,避免了安装有锚定臂2的管壁处,强度不够而破损。当然,更加所需固定的套管管径的大小,可以合理设置锚定臂2的对数,以及各对锚固壁2之间的角度,都是可行得。所述管状本体I的端部还轴向设置有用于连接套管的连接孔14。如此,可将各段套管一一连接放入井眼中,结构简单实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定器,用于将套管固定于油井内,所述锚定器包括一管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上设有可沿其径向向外伸出的锚定臂,所述锚定臂伸出端的顶部具有一可插入油井内壁、将套管固定的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定器,用于将套管固定于油井内,所述锚定器包括一管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上设有可沿其径向向外伸出的锚定臂,所述锚定臂伸出端的顶部具有一可插入油井内壁、将套管固定的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上径向设有供所述锚定臂伸出的通孔,所述锚定臂由该通孔伸出后插入油井内壁将套管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锚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臂为中空结构,其底端连接于所述管状本体的内腔,顶端封闭构成所述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锚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臂包括多节依次套设的可伸缩套筒,位于最外端的可伸缩套筒的顶端封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特石油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