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金城专利>正文

一种骨折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52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04
一种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骨折复位器,所述的复位器包含间距调节螺杆及对称的左调节装置和右调节装置;所述的间距调节螺杆杆身中部设有旋拧部,在间距调节螺杆的两端端头分别设置有定位螺母,且间距调节螺杆位于两端定位螺母与旋拧部之间的杆身分别丝接有左调节装置和右调节装置;所述的左调节装置和右调节装置均安装有复位钉;所述的复位器不但能够对人体四肢因骨折而错位的肢骨进行复位,而且还能有效避免在复位过程中损伤患者的软组织或神经,同时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创口和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费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折复位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对四肢骨折处复位的骨折复位器。
技术介绍
公知的,四肢骨折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人体损伤,目前的骨折对位基本上采用的是手工对位和切开复位两种,其中手工对位是指完全通过外界人力的拉合来使骨折错位的骨头复位,切开复位是指通过内部固定手术使骨折处的骨头复位;但在长期应用中发现,由于手工对位不仅会对患者造成痛苦,而且还可能使患者体内与骨折处相关联的软组织或神经受到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患者的骨折处终身不能恢复;另一方面,切开复位存在有创伤大,切口长,费用高等不足,同时由于切开复位需要广泛剥离软组织和骨膜,这相应的就延长了患者骨折处愈合的周期,给患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骨折复位器,所述的复位器不但能够对人体四肢因骨折而错位的肢骨进行复位,而且还能有效避免在复位过程中损伤患者的软组织或神经,同时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创口和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费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折复位器,所述的复位器包含间距调节螺杆及对称的左调节装置和右调节装置;所述的间距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折复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复位器包含间距调节螺杆(1)及对称的左调节装置(2)和右调节装置(3);所述的间距调节螺杆(1)杆身中部设有旋拧部(4),位于旋拧部(4)两侧的杆身分别设有外左旋螺纹和外右旋螺纹,在间距调节螺杆(1)的两端端头分别设置有定位螺母(28),且间距调节螺杆(1)位于两端定位螺母(28)与旋拧部(4)之间的杆身分别通过外左旋螺纹和外右旋螺纹丝接有左调节装置(2)和右调节装置(3);所述的左调节装置(2)和右调节装置(3)均安装有复位钉(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复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复位器包含间距调节螺杆(I)及对称的左调节装置(2)和右调节装置(3);所述的间距调节螺杆(I)杆身中部设有旋拧部(4),位于旋拧部(4)两侧的杆身分别设有外左旋螺纹和外右旋螺纹,在间距调节螺杆(I)的两端端头分别设置有定位螺母(28),且间距调节螺杆(I)位于两端定位螺母(28)与旋拧部(4)之间的杆身分别通过外左旋螺纹和外右旋螺纹丝接有左调节装置(2)和右调节装置(3);所述的左调节装置(2)和右调节装置(3)均安装有复位钉(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复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间距调节螺杆(I)包含粗螺管、旋拧部(4)和细螺杆;所述粗螺管的管孔与细螺杆直径配套;所述的旋拧部(4)设有丝孔,该丝孔一半的内径设为对应细螺杆外丝的小孔径,另一半的内径设为对应粗螺管外丝的大孔径,且该丝孔小孔径的内丝和大孔径的内丝设为反丝;所述的细螺杆与旋拧部(4)的小孔径丝接,粗螺管与旋拧部(4)的大孔径丝接,且与旋拧部(4)丝接的细螺杆通入与旋拧部(4)丝接的粗螺管管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复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调节装置(2)或右调节装置(3)均包含连接套¢)、内丝管(7)、立柱(8)和钉卡装置;所述的连接套¢)与内丝管(7)均与对应的间距调节螺杆(I)的杆身丝接,且连接套(6)位于靠近旋拧部(4)的位置;连接套出)的一端中部设有一与内丝管(7)套接的接头(9),该接头(9)直径与内丝管(7)对应端的内径对应,在接头(9)中部沿径向一周设有一凹环槽(10),同时在接头(9)端面沿轴向设一销孔;所述的内丝管(7) —侧管壁对应接头(9)凹环槽(10)的位置设有一螺栓孔,该螺栓孔孔内丝接有用于控制连接套(6)轴向移动的径向限位螺栓(11);内丝管(7)管壁沿轴向设有卡放定位销(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金城宋晓征李朝辉赵会霞杨伟伟李辉辉王佩蔡鸿敏刘超常守亚成传德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汤金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