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春元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41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采血器,包括针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的针管和针座;还包括贯穿所述针筒筒壁径向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在所述针筒筒壁上径向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限位件贯穿所述第二开口槽设置,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尺寸与所述限位件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大于所述针筒的外径,在所述限位件的两端成型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尺寸,适于对所述限位件的两端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可以确保所述针座在收缩回所述针管的过程中不从所述外筒内滑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采血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医疗领域,血液的采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体生理及病理情况、对疾病的发展做出判断,而且对危急情况下病人的救助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众多的采血方式中,静脉采血是人们使用较多的对血液标本的采集方式之一。在静脉采血时,临床医护人员大多使用笔式采血针,笔式采血针包括前后贯通的针管,其两端都有锋利的针刃,前端称为静脉穿刺针,用于直接刺入人体或者动物静脉取血,后端称为采血针,用于与收集血液的采血管连通,在负压作用下将血液抽入采血管内。在采血完毕、拔出静脉穿刺针并局部止血之后,护士通常还需要将采血管或者采血针从采血器的后端取下,而在取下采血管或者采血针的过程中,由于静脉穿刺针还暴露在外,因此稍有不慎,护士的手指就会被静脉穿刺针锋利的针刃刺伤,引发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或者传播。此外,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目前使用的采血器多为一次性采血器,采血完毕、取出采血管后就会把采血器丢弃到垃圾箱,而暴露在外的静脉穿刺针同样会刺伤垃圾处理人员。为了避免采血完毕后的采血器对人身的针刺伤害,中国专利文献CN102599920A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锁装置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采血器,包括针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的针管和针座;在所述针筒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槽(1);所述针管包括穿刺端(2)和采血端(3),所述针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针筒的长度;所述针管贯穿所述针座的轴心固定设置,且所述穿刺端(2)从所述针座的顶部伸出;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外套设有偏压力部件,所述偏压力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座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针筒上端相抵触;所述针座具有一按压部(8),所述按压部(8)适于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伸出所述针筒时卡入所述第一开口槽(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所述针筒筒壁径向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采血器,包括针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的针管和针座; 在所述针筒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槽(I); 所述针管包括穿刺端(2)和采血端(3),所述针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针筒的长度;所述针管贯穿所述针座的轴心固定设置,且所述穿刺端(2)从所述针座的顶部伸出;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外套设有偏压力部件,所述偏压力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座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针筒上端相抵触; 所述针座具有一按压部(8 ),所述按压部(8 )适于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 )伸出所述针筒时卡入所述第一开口槽(I)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贯穿所述针筒筒壁径向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包括针座主体、连接设置于所述针座主体上方的固定端(5)以及连接设置于所述针座主体下方的延伸端(6); 所述固定端(5)对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进行固定;所述偏压力部件的一端延伸套设于所述针座的固定端(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贤宗毛春元
申请(专利权)人:毛春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