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春元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41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采血器,包括针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的针管和针座;还包括贯穿所述针筒筒壁径向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在所述针筒筒壁上径向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限位件贯穿所述第二开口槽设置,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尺寸与所述限位件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大于所述针筒的外径,在所述限位件的两端成型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尺寸,适于对所述限位件的两端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可以确保所述针座在收缩回所述针管的过程中不从所述外筒内滑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采血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医疗领域,血液的采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体生理及病理情况、对疾病的发展做出判断,而且对危急情况下病人的救助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众多的采血方式中,静脉采血是人们使用较多的对血液标本的采集方式之一。在静脉采血时,临床医护人员大多使用笔式采血针,笔式采血针包括前后贯通的针管,其两端都有锋利的针刃,前端称为静脉穿刺针,用于直接刺入人体或者动物静脉取血,后端称为采血针,用于与收集血液的采血管连通,在负压作用下将血液抽入采血管内。在采血完毕、拔出静脉穿刺针并局部止血之后,护士通常还需要将采血管或者采血针从采血器的后端取下,而在取下采血管或者采血针的过程中,由于静脉穿刺针还暴露在外,因此稍有不慎,护士的手指就会被静脉穿刺针锋利的针刃刺伤,引发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或者传播。此外,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目前使用的采血器多为一次性采血器,采血完毕、取出采血管后就会把采血器丢弃到垃圾箱,而暴露在外的静脉穿刺针同样会刺伤垃圾处理人员。为了避免采血完毕后的采血器对人身的针刺伤害,中国专利文献CN102599920A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锁装置的安全静脉采血系统,由安全采血针、持针器和真空采血管共同体组成,所述的安全采血针由护套、穿刺针、针座、止血套、弹簧组成;持针器由外筒、按键、手柄、插片组成,在外筒的前端侧壁设置有对称的向外筒内壁前端方向倾斜的两个插片;夕卜筒的前端设置有锥头,在外筒的锥形侧壁表面有一扇形开窗,外筒的下段内壁有环形突脊;在真空采血管端盖的前端,有一环形突起,其直径大于外筒前端侧壁的两个插片前缘之间的距离;在端盖的中部,有数个弧形突起,每两个凸起的谷底宽度,均大于插片宽度。针座的中央有孔,内粘结针管,针座上段有弹簧支撑平台,其外周套装弹簧,弹簧支撑平台的外缘对称有三个向下方外展的弧形翼片,其中一个翼片构成触发按键,采血完成后,只需压下按键,就可使使针座释放,弹簧复位,带动针管回缩入外筒内腔,该安全静脉采血系统通过针座的回缩,进而自动带动穿刺针回缩至外筒内腔,从而实现对医护人员的防护,避免针刺伤害。由于此采血针是通过弹簧带动所述针座向所述外筒内收缩的,所述针座只有一端套设有弹簧,由于针座下端的外展翼片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筒的内径,所以在所述外筒的下段内壁上必须设置限位装置,这样在针座带动针头整体缩回外筒内时,才不至于从所述外筒内脱落。在该安全静脉采血系统中,所述限位装置为成型于所述外筒的下段内壁上的环形凸脊,而且环形凸脊形成的圆环的内径小于针座下段外展翼片的直径,这样针座带动针头整体缩回外筒内时,针座的外展翼片被所述环形凸脊阻挡,以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目的是为了保证针座不会从所述外筒内脱落。但是,上述安全静脉采血系统在使用时,针座带动针管收缩通常是在瞬时完成,由于环形突脊形成的圆环的直径与外筒的内径相差较小,在针座快速地缩回所述针筒内的过程中,外展翼片的边缘容易滑过所述环形突脊而使所述针座从所述外筒内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安全采血器的针座容易滑过限位装置而从外筒内壁脱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确保所述针座不从所述外筒内滑落的安全采血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安全采血器,包括针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的针管和针座;在所述针筒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针管包括穿刺端和采血端,所述针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针筒的长度;所述针管贯穿所述针座的轴心固定设置,且所述穿刺端从所述针座的顶部伸出;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外套设有偏压力部件,所述偏压力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座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针筒上端相抵触;所述针座具有一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适于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伸出所述针筒时卡入所述第一开口槽内;还包括贯穿所述针筒筒壁径向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所述针座包括针座主体、连接设置于所述针座主体上方的固定端以及连接设置于所述针座主体下方的延伸端;所述偏压力部件的一端延伸套设于所述针座的固定端上,并进一步与所述针座主体相抵触;所述按压部连接设置于所述延伸端上。所述针座主体为环形翼片。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延伸端同轴设置,所述按压部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设置于所述延伸端上。在所述针筒筒壁上径向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限位件贯穿所述第二开口槽设置。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尺寸与所述限位件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大于所述针筒的外径,在所述限位件的两端成型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尺寸,适于对所述限位件的两端进行限位。所述限位件为条形栓体。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采血器通过设置贯穿所述针筒筒壁径向的限位件对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可以确保所述针座在收缩回所述针管的过程中不从所述外筒内滑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安全采血器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开口槽、2-穿刺端、3-采血端、4-弹簧、5-固定端、6-延伸端、7-环形翼片、8-按压部、9-条形栓体、10-第二开口槽、1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安全采血器,如图1所示,包括针筒、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的针管和针座以及贯穿贯穿所述针筒筒壁径向设置的限位件。在所述针筒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槽I ;所述针管包括穿刺端2和采血端3,所述针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针筒的长度;所述针管贯穿所述针座的轴心固定设置,且所述穿刺端2从所述针座的顶部伸出;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外套设有偏压力部件,所述偏压力部件为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针座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针筒上端相抵触。所述针座包括针座主体、连接设置于所述针座主体上方的固定端5以及连接设置于所述针座主体下方的延伸端6。所述针座主体为环形翼片7,所述固定端5与所述延伸端6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端5对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进行固定;所述弹簧4的一端延伸套设于所述针座的固定端5上,并进一步与所述环形翼片7相抵触;所述延伸端6上连接设置有一按压部8、所述按压部8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设置于所述延伸端6上。所述限位件为条形栓体9,在所述针筒筒壁上径向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口槽10,所述条形栓体9贯穿所述第二开口槽10设置,所述第二开口槽10的尺寸与所述条形栓体9尺寸相适配,所述条形栓体9的长度大于所述针筒的外径,在所述条形栓体9的两端成型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槽10的尺寸,适于对所述条形栓体9的两端进行限位。在进行采血之前,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伸出所述针筒时,所述按压部8适于卡入所述第一开口槽I内;在使用针管的穿刺端2对人体进行采血完毕之后,用手指按压所述按压部8,由于所述按压部8在所述针座的延伸端6上并与之连接设置,所述针管贯穿所述针座的轴心固定设置,因此在使用手指按压所述按压部8时,所述按压部8带动所述针座以及所述针管整体缩回到所述针筒内,在所述针座和针管在所述针筒内缩回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贯穿所述针筒筒壁上径向对称开设的第二开口槽10设置的条形栓体9的阻挡,能够确保所述针座不从所述针筒内滑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采血器,包括针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的针管和针座;在所述针筒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槽(1);所述针管包括穿刺端(2)和采血端(3),所述针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针筒的长度;所述针管贯穿所述针座的轴心固定设置,且所述穿刺端(2)从所述针座的顶部伸出;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外套设有偏压力部件,所述偏压力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座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针筒上端相抵触;所述针座具有一按压部(8),所述按压部(8)适于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伸出所述针筒时卡入所述第一开口槽(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所述针筒筒壁径向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采血器,包括针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的针管和针座; 在所述针筒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槽(I); 所述针管包括穿刺端(2)和采血端(3),所述针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针筒的长度;所述针管贯穿所述针座的轴心固定设置,且所述穿刺端(2)从所述针座的顶部伸出;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外套设有偏压力部件,所述偏压力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针座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针筒上端相抵触; 所述针座具有一按压部(8 ),所述按压部(8 )适于在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 )伸出所述针筒时卡入所述第一开口槽(I)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贯穿所述针筒筒壁径向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针座进行下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包括针座主体、连接设置于所述针座主体上方的固定端(5)以及连接设置于所述针座主体下方的延伸端(6); 所述固定端(5)对所述针管的穿刺端(2)进行固定;所述偏压力部件的一端延伸套设于所述针座的固定端(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贤宗毛春元
申请(专利权)人:毛春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