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针的结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41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血针的结构改进,包括针柄、针体以及针帽,所述针柄上设有针架槽,所述针柄和针帽为一体注塑结构,所述针柄和针帽连接处即为针柄和针帽的分离部,所述针体延伸至针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帽与针柄的连接处针帽上设有月牙形凹槽,对应凹槽位置所述针柄的端面上设有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塑性连接月牙形凹槽。上述结构一方面可以缩短针体裸露在外的长度,减小进针的疼痛感,另一方面,提高针体与针柄之间的强度,提高针体与针柄之间的同心度,防止在针帽和针柄脱离时将针体带出或者松动,采用锥形结构也便于在实际制造时脱模,同时减少了与针帽的粘连面积,提高分离效果的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形美观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采血针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采血针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末梢采血
所采用的采血针主要包括针柄、针体以及针帽,所述针柄上设有针架槽,所述针柄和针帽为一体注塑结构,所述针柄和针帽连接处即为针柄和针帽的分离部,所述针体延伸至针帽内,所述针帽的结构为圆形,其中针帽与针柄的连接处针柄的端面为平面结构,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针帽和针柄分离后再针柄的端面仍有残留,造成针帽和针柄分离不干净而造成的污染,另外,根据实际临床而言采血针的有效进针深度在1.2mm左右,如果过长则造成的疼痛感越强,如果在实际制造时就将针体的针尖位置设计1.2_左右,那么与针帽的粘连就会受到影响,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特设计如下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少采血时疼痛感、提高产品在实际使用时脱落干净的采血针的结构改进。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采血针的结构改进,包括针柄、针体以及针帽,所述针柄上设有针架槽,所述针柄和针帽为一体注塑结构,所述针柄和针帽连接处即为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针的结构改进,包括针柄、针体以及针帽,所述针柄上设有针架槽,所述针柄和针帽为一体注塑结构,所述针柄和针帽连接处即为针柄和针帽的分离部,所述针体延伸至针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帽与针柄的连接处针帽上设有月牙形凹槽,对应凹槽位置所述针柄的端面上设有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塑性连接月牙形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针的结构改进,包括针柄、针体以及针帽,所述针柄上设有针架槽,所述针柄和针帽为一体注塑结构,所述针柄和针帽连接处即为针柄和针帽的分离部,所述针体延伸至针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帽与针柄的连接处针帽上设有月牙形凹槽,对应凹槽位置所述针柄的端面上设有锥形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鸿医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