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由快速连接机构连接的后端驱动机构和前端执行机构,所述的后端驱动机构包括后管体、设置在后管体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后推管以及设置在后推管中心处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后中心杆;所述的前端执行机构包括前管体、设置在前管体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前推管和设置在前推管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前中心杆;所述的快速连接机构包括可将前后管体固定连接的套筒,对应形成在前后推管相对面上的凹槽和凸棱以及对应形成在前后中心杆相对面上的凹槽和凸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吻合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可快速更换吻切头,可以实现后部的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吻合器。
技术介绍
医用吻合器是对消化道生理组织施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现在常用的吻合器在对生理组织实施“闭合、吻合、切割”的操作过程全为手动操作,通常手动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发生误操作,或者造成手术失败。另外由于个体差异,手动闭合操作时对组织实施的闭合程度、闭合时间容易产生不一致,击发操作时击发力会相差很大,从而降低了手术质量。为克服手动的不足,中国专利201110109722.7公开了一种外科用电动吻合器,包括具有抵钉座、钉仓和执行机构的吻切部以及驱动执行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驱动装置,且该电驱动装置由电源、控制板以及闭合驱动单元、击发驱动单元共同组成,闭合驱动单元由闭合电机和闭合传动机构组成,闭合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闭合电机连接,闭合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吻切部的执行机构连接,击发驱动单元由击发电机和击发传动机构组成,击发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击发电机连接,击发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吻切部的执行机构连接,闭合电机和击发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但是上述采用两个驱动电机,两个传动机构,形式复杂不易操做,在需要击发吻切时,需要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容易产生联动或者干扰,并且安全控制装置采用手动,同时两套驱动电机会造成体积、成本的增大,不利于市场化。而且现有的吻合器多为一次性机构,造成使用成本增加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电动吻合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由快速连接机构连接的后端驱动机构和前端执行机构,所述的后端驱动机构包括后管体、设置在后管体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后推管以及设置在后推管中心处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后中心杆;所述的前端执行机构包括前管体、设置在前管体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前推管和设置在前推管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前中心杆;所述的快速连接机构包括可将前后管体固定连接的套筒,对应形成在前后推管相对面上的凹槽和凸棱以及对应形成在前后中心杆相对面上的凹槽和凸棱。所述的前推管前端开口处形成有内凸缘,在内凸缘或前管体和前中心杆间设置有将中心杆向后顶持的第一弹簧,同时在前管体和前推管的内凸缘间设置有将前推管向后顶持的第二弹簧。所述的前中心杆和前推管分别为两段通过环凹槽和销钉的配合连接的两段式结构。所述的套筒两端分别与前管体和后管体对应地形成有环凸棱和环凹槽结构。所述后端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后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外壁面分别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固定设置在与后管体尾部固定连接的动力腔内部的电机,所述的后推管后端与传动螺管外螺纹啮合连接,所述的后中心杆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还包括可择一地将所述的电机的输出传递至后中心杆或者后推管的离合器。所述的后中心杆后端形成有腔体结构并在该腔体结构内壁上形成有齿纹;所述的后推管后端的内壁面上形成有齿纹;所述的离合器包括与电机输出轴通过导向键连接的传动轴和与所述的传动轴固定连接的可带动传动轴前后移动的拨动环,所述的传动轴前端侧壁面形成有齿纹而后端为光轴,其中传动轴前端的齿纹与后中心杆和后推管的齿纹相匹配,可分别与其啮合连接以传递转动。在所述动力腔壳体设置有拨动机构,所述的拨动机构包括对称地形成在动力腔壳体上的至少两个滑动槽以及可匹配地嵌设在滑动槽内并可前后轴线移动的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的拨动环匹配的卡口,所述的卡口将拨动环嵌入其中并可允许其发生相对转动。在所述的后中心杆上还固定设置有反馈指示杆,相应地在后推管上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反馈指示杆前后移动的开口,并在后管体上设置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反馈面板。所述的吻切机构为直线型、弯端型、腔镜型或直线型环切吻合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动吻合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利用一个电机可实现调节和击发,降低加工成本,同时便于控制,提高使用效果,利用电机击发,避免了手动击发所产生的差异性,增加反馈窗口,提供视觉反馈,提高成功几率,提高手术效果。同时可快速更换吻切头,可以实现后部的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成本。作为优选方案,利用离合器的前后移动实现对中心杆和推管的传动,且利用齿纹啮合传动,齿纹传动效果好,传递精细可控,更是提高产品的精细度。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动吻合器的后部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动吻合器的前部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离合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动吻合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由快速连接机构连接的后端驱动机构和前端执行机构,所述的后端驱动机构包括后管体20、设置在后管体20内部受驱可向前旋进的后推管6以及设置在后推管6中心处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后中心杆5 ;所述的前端执行机构包括前管体29、设置在前管体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前推管60和设置在前推管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前中心杆50 ;所述的快速连接机构包括可将前后管体固定连接的套筒80,对应形成在前后推管相对面上的凹槽和凸棱以及对应形成在前后中心杆相对面上的凹槽和凸棱。即,本技术采用后端驱动和前端执行两段式结构,使用时前端执行机构为一次性,而后端驱动机构可多次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而且,连接方式简单稳定。其中,对于后端驱动机构来说,可以采用任意的电动驱动方式,只需要能将后推管和后中心杆驱动向前旋进即可实现本技术之目的。下面将以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在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后管体内部后端且内外壁面分别形成有螺纹的传动螺管9、固定设置在后管体尾部的电机,其中,所述的后推管6设置在后管体20内部且后端与传动螺管外螺纹啮合连接,所述的后中心杆5设置在后推管6内部且后端与传动螺管内螺纹啮合连接,还包括可择一地将所述的电机的输出传递至后中心杆或者后推管的离合器13。其中,具体地说,所述的后管体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后管体扣合连接而成,将后管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内部器件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前部、前端均是至靠近吻切机构端,后部、后端、尾部均是至远离吻切机构靠近电机端。所述的传动螺管相对于后管体固定地设置在后管体中心处,具体地说,所述的传动螺管9的由多个外端与后管体固定连接内端与传动螺管后管体嵌合连接的定位柱支撑定位在后管体中部,在所述的后推管与定位柱相对应部分设置有开槽以避免对其转动构成影响;优选地,所述的传动螺管前端由与后管体内壁固定连接且贯穿后推管的限位凸起定位,将传动螺管轴向限位并限制其转动,可以有效保证后中心杆和后推管的传动。所述的后中心杆后端与传动螺管螺接并穿过传动螺管以接近离合器,同时为便于与离合器传动,所述的后中心杆后端形成有腔体结构并在该腔体结构内壁上形成有齿纹14。为便于监控后中心杆受控前移的位置,在所述的后中心杆上还固定设置有反馈指示杆8,相应地在后推管上形成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吻切机构和驱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由快速连接机构连接的后端驱动机构和前端执行机构, 所述的后端驱动机构包括后管体、设置在后管体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后推管以及设置在后推管中心处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后中心杆; 所述的前端执行机构包括前管体、设置在前管体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前推管和设置在前推管内部受驱可向前后旋进的前中心杆; 所述的快速连接机构包括可将前后管体固定连接的套筒,对应形成在前后推管相对面上的凹槽和凸棱以及对应形成在前后中心杆相对面上的凹槽和凸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军,郭庆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贝精密机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