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地用于林业工人的保护头盔的支撑带的拉紧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662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55
描述了一种用于支撑带(47)的拉紧单元(48),该拉紧单元被附接到保护头盔(30)的内部配件(40)的下边缘,用以将头盔(30)紧固在使用者的头部上。所述支撑带(47)包括在颈带(46)中延续的头带(44),该颈带(46)具有通过所述拉紧单元(48)的基体(50)相互连接的两个自由端。所述拉紧单元(48)具有通过传动杆(80)以铰接方式相互连接的颈部壳体(70)和基体(50)。利用被凸轮(52)支撑在所述传动杆(80)上并且被联接到所述基体的拉紧杆(51),所述基体(50)能够相对于所述颈部壳体(70)枢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带的拉紧单元,所述拉紧単元被附接到保护头盔的内部配件的下边缘,用以将头盔紧固在使用者的头部上,所述支撑带包括在具有通过基体相互连接的两个自由端的颈带中延续的头带,所述拉紧単元包括用于拉紧支撑带的操作元件。
技术介绍
从文献W02005/027671A1已知用于具有这种内部配件的这种保护头盔的这种拉紧单元。在这种已知的保护头盔中,基体是具有矩形截面的弯曲的中空造型部,颈带的自由端被插入所述中空造型部的端部中。拉紧单元的操作元件是旋钮。不能从该文献推知旋钮和颈带之间的联接类型。仅仅表明了拉紧单元用于调节支撑带的内径,且基体的内表面处干与头盔的使用者的头部的后部紧密接触的状态。通过操作操作按钮而拉紧颈帯,具有相对锐利的边缘的基体被推靠于头盔的使用者的头部的后部。这可能是相当难受的。将支撑带调节为头盔的使用者的头部的尺寸是在当头盔被戴上时在头部的后部处实现的,并且因此是不方便的。当在戴着手套的林业或者重工业中使用时,仅仅在已经脱掉手套之后,头盔的调节才可能是能够实现的。为了摘下头盔,必须再次松开操作元件,而在戴着手套时,这也可能是不能实现的。头盔的使用者因此可能倾向于调节支撑带,从而使得一旦被调节,就能够在不改变尺寸的情况下戴上和摘下头盔。显然,这种头盔因此将不是足够紧密地配合的。从文献DE20114637U1已知ー种包括用于头盔、特别地用于运动和自行车头盔的自动尺寸调节的系带系统。这一系带系统必须被调节为头盔使用者的相应的头部和颈部尺寸。为了便于系带系统的调节,该系带系统被形成为使得该系带系统柔韧到使用者能够将包括该系带系统的头盔放在头部上的程度。该系带系统自动地将其自身调节为头部和颈部的轮廓,并且然后利用夹持紧固器锁定在头盔上。这里,夹持杆用于在所期望的位置中夹持系带。夹持杆仅仅在头盔的使用者先前通过在头盔的系带系统上拉动而调节的位置中固定系帯。文献DE4444188A1示出一种自行车头盔,在该自行车头盔中,下颚和颈部系带被ー个快速夹持装置紧固。该快速夹持装置包括被附接到头盔壳体的外侧的杆,拉紧系带被紧固到所述杆上。通过移动所述杆而拉紧了该拉紧系帯。最后,从文献W098/56270已知ー种自行车头盔,该自行车头盔具有包括被铰接到外头盔壳体的内部的拉紧杆的拉カ紧固装置。由拉紧杆施加的拉カ拉紧了绳索,以由此建立与头部的后部上的颈部支撑件的接触。根据刚刚述及的三篇文献的头盔是运动头盔,特别地自行车头盔,其系带系统不能与如在林业和エ业中使用的保护头盔的内部配件相适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在开始述及的类型的拉紧单元,该拉紧单元被如此形成,即:使得该拉紧単元并不削弱设有该拉紧单元的保护头盔的佩戴舒适度,并且即使在手上戴着手套时也能够不费力地在头盔使用者的头部的后部上操作该拉紧単元。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开始述及的类型的拉紧单元实现了这个目的,其中,该拉紧单元包括颈部壳体,基体被铰接于该颈部壳体,并且其中,操作元件是被联接到基体的拉紧杆,利用该拉紧杆,基体能够相对于颈部壳体枢转。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中,当支撑带被拉紧时,仅仅基体枢转离开颈部壳体。颈部壳体自身可以不变地保持在其最舒适的位置中,在该最舒适的位置中,颈部壳体接触头部的后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有利的实施例构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題。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体和颈部壳体被传动杆连接,该传动杆在第一端上被联接到颈部壳体并且在第二端上被联接到基体。该颈部壳体能够相对于基体自由地枢转并且能够因此被调节为任意的头部形状,从而使拉紧单元不削弱保护头盔的佩戴舒适度。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又一实施例中,传动杆在位于基体上的且处在拉紧杆的联接点上方的位置处被联接到基体。基体和颈部壳体因此能够在最大可能程度上相对于彼此枢转。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又一实施例中,在基体上的传动杆的联接点的区域中,所述拉紧杆设有被支撑在传动杆上的凸轮。因此,当拉紧杆被操作吋,颈部壳体保持不受拉紧过程影响,从而不发生对于佩戴舒适度的任何削弱。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又一实施例中,传动杆在其第二端上设有预受カ弹簧,所述预受カ弹簧推压传动杆的第一端抵靠于基体的与拉紧杆的联接点相反的那一端部。以此方式,基体在传动杆上被保持在其中可以获得颈带的最大拉紧路径的位置中。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又一实施例中,使颈部壳体沿着离开传动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枢转的弹簧元件被邻近于传动杆的第一端设置。以此方式,仍然确保了在拉紧过程期间,即,在拉紧杆的操作期间,基体保持不影响颈部壳体的位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又一实施例中,弹簧元件是在颈部壳体上一体地形成的弾性指状部。在此情形中,能够在一次模制过程中与弾性指状部一起一体地并且廉价地生产出拉紧单元。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又一实施例中,颈部壳体在传动杆的联接点处包括叉状部,该叉状部具有利用一体地形成的锁条(tappets)而接合在传动杆的第一端中的互补孔内的弾性臂。颈部壳体能够被制造为单独的零件,该零件能够通过被夹入而简单地连接到传动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又一实施例中,基体包括具有突起的两个表面,该突起能够在拉紧杆的两侧上与颈带的自由端中的互补孔形成形锁合(positiveengagement)。这使得当尚未戴头蓝时能够将支撑带粗略地调节为头部的尺寸。当戴上了头盔时,通过操作拉紧杆,借助于支撑带的帮助,然后能够最后永久地将头盔紧固在头部上。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又一实施例中,基体在突起和拉紧杆之间的两侧上分别地设有用于容纳颈带的自由端的孔ロ。这使得突出超过其中基体的突起与颈带的互补孔接合的位置的颈带的自由端被容纳在基体中,并且因此在操作并且松开拉紧单元时不会妨碍头盔的使用者。附图说明将在下面參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设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保护头盔(未示出)的内部配合子组件,其中颈带的两端在颈部区域中被拉紧单元以可松开的方式连接;图2示出保护头盔的侧视图,其中根据图1的内部配合子组件被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一起安装在头盔壳体中;图3示出在沿着向后方向观察时根据图2的保护头盔的截面视图;图4示出在沿着向前方向观察时根据图2的保护头盔的部分剖面表示;图5A作为细节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紧单元的后视图,在非操作位置中示出了拉紧杆;图5B示出拉紧单元沿着图5A中的线VB-VB的截面视图;图6A示出根据图5A的拉紧单元,然而,在操作位置中示出拉紧杆;图6B示出拉紧单元沿着图6中的线VIB-VIB的截面视图A ;图1示出根据图6A和6B的拉紧单元的平面视图;并且图8示出根据图7的拉紧单元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在图1 - 4中的图示,整体上由40标示的内部配合子组件包括支撑笼42和由头带44、支撑带47和颈带46构成的支撑带47。支撑带47在颈带46的区域中设有整体上由48标示的拉紧单元。根据在图2和3中的图示,保护头盔30的头盔壳体36在中心中的后侧上的下边缘处设有凹部76,支撑带47的拉紧单元48位于所述凹部76的后方,这样,即使戴着手套,也能够接近拉紧单元48以进行人工操作,用于拉紧或者松开支撑带47。内部配合子组件40通常是保护头盔的接触头部的那一部分。内部配合子组件40能够在头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3 DE 102010026998.01.一种用于支撑带(47)的拉紧单元,所述拉紧単元被附接到保护头盔(30)的内部配件(40)的下边缘,用以将头盔紧固在使用者的头部上,所述支撑带(47)包括在颈带(46)中延续的头带(44 ),所述颈带(46 )具有通过所述拉紧单元(48 )的基体(50 )连接的两个自由端,所述拉紧単元包括用于拉紧所述支撑带(47)的操作元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单元(48)包括颈部壳体(70),所述基体(50)被铰接到所述颈部壳体(70),并且 所述操作元件是被联接到所述基体的拉紧杆(51),借助于所述拉紧杆(51),所述基体(50)能够相对于所述颈部壳体(70)枢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50)和所述颈部壳体(70)通过传动杆(80)连接,所述传动杆(80)在第一端(82)上被联接到所述颈部壳体(70)并且在第二端(84)上被联接到所述基体(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80)在一位置(64)处被联接到所述基体(50),所述位置(64)位于所述基体(50)上,在所述拉紧杆(51)的联接点(66)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紧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50)上的所述传动杆(80)的联接点(64)的区域中,所述拉紧杆(51)设有被支撑在所述传动杆(80)上的凸轮(5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普凡纳马丁·格利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安东·普凡纳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