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方法、系统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8621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40
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方法、系统及终端,宏小区用户终端由宏站静态配置宏小区为协作集合;微站接收微小区用户终端发送的所测量的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微站判断该通信质量值是否满足所设置的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如果是,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配置包括微站和宏站的协作集合,由协作集合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如果否,仅由微站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测量相邻微站的通信质量值,减小通信网络的网络侧实现复杂度,节省通信网络侧资源,又可以利用协作减轻小区间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对容量和覆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采用宏蜂窝组网方式的通信网络越来越难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容量及大覆盖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异构网络。异构网络就是在宏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内部署一些低功率的微站,以实现重叠覆盖或补充覆盖,显著提升通信网络的通信呑吐量及通信效率。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异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异构网络包括三个宏站100,每个宏站100都覆盖了ー个蜂窝区域,在每个蜂窝区域内,还分别包括微站,微站可以为毫微蜂窝基站(Femto) 101、中继(Relay) 102及微微站(Pico) 103。其中,Femto通常为家庭基站。在这里,将低功率的开放式接入的节点,诸如毫微蜂窝基站、中继和微微站都称为微站。采用图1所示的异构网络虽然通过在同一空间内重复利用通信网络的频带资源增强了通信网络的通信呑吐量,但是因为同覆盖而引入的微站与宏站之间的干扰问题却成为了抑制通信网络的通信质量的关键因素。异构网络中具有的干扰分布情况为:微站发射功率比较小,大约为I瓦,在为所管辖的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时,对宏小区用户终端的通信干扰较弱;宏站的发射功率比较大,大约为40瓦,在为所管辖的宏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时,对微小区用户终端的通信干扰比较强,特别是对微小区边缘的微小区用户终端。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技术的异构网络中具有同覆盖区域的微站和宏站之间的干扰示意图。在该异构网络中,包括宏站201和微站202,微站202所管辖的微小区在宏站201所管辖的宏小区内。该异构网络中,还包括微小区用户终端203和宏小区用户终端204,用于分别接入微站202和接入宏站201进行通信。微站202由于发射功率比较小,对宏小区用户终端204的干扰比较小,宏站201由于发射功率比较大,对微小区用户终端203的干扰比较大。为了克服异构网络中的具有同覆盖区域的微站和宏站之间的干扰问题,可以采用时分复用(TDM)方式的增强小区间干扰删除(elCIC)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为了避免宏站对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宏小区和微小区的通信在时间上错开,微小区通信的时刻,宏小区不进行通信。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解决异构网络中的具有同覆盖区域的微站和宏站之间的干扰问题,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通信网络的时频资源。因此,采用了协作式多点(CoMP,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方法既克服异构网络中的具有同覆盖区域的微站和宏站之间的干扰问题,又不会浪费通信网络的时频资源。协作式多点的方法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或宏小区用户终端的通信服务同时由所管辖的微站及宏站协作完成,在设置时可以采用静态或动态设置,这样,就可以将宏站对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通信信号转换为有用的通信信号,降低干扰,提高微小区用户终端的通信信号接收信干噪比,大幅提高通信网络的通信呑吐量。在采用协作式多点方法克服异构网络中的具有同覆盖区域的微站和宏站之间的干扰问题时,通常对所有用户终端,包括宏小区用户终端和微小区用户终端都统ー提供协作式多点通信服务,这就需要通信网络的网络侧中的宏站与微站之间协商进行,増大了实现复杂度,且占用了通信网络的网络侧大量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方法,该方法既能够减小通信网络的网络侧实现复杂度,节省通信网络的网络侧资源,又在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时减少产生干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减小通信网络的网络侧实现复杂度,节省通信网络的网络侧资源,又在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时减少产生干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多点传输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减小通信网络的网络侧实现复杂度,节省通信网络的网络侧资源,又在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时减少产生干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方法,微站设置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该方法还包括:微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后,为该用户终端接入该微站,所述该用户终端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所述微站为微小区用户终端的服务微站;微站接收微小区用户终端发送的微小区用户终端所测量的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微站判断该通信质量值是否满足所设置的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如果是,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配置包括微站和宏站的协作集合,由所配置的协作集合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如果否,微站独立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系统,包括微小区用户终端、宏小区用户终端、微站及宏站,其中,微小区用户终端,用于测量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发送给微站,接受通信服务;微站,为微小区用户终端的服务基站,用于确定所接收的该通信质量值是否满足所设置的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如果是,则与宏站进行信息交互,为该微小区用户終端配置包括微站和宏站的协作集合,在协作集合内的协调下为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否则,则独立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宏站,为宏小区用户终端静态配置协作宏小区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用干与微站进行信息交互,配置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的协作集合,在协作集合内的协调下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宏小区用户终端,用于向宏站发送接入请求,接收通信服务。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微站,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及执行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微小区用户终端发送的通信质量值;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所接收的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是否满足所设置的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并将确定结果发送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结果执行:如果满足,则与宏站进行信息交互,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配置包括微站和宏站的协作集合,在协作集合内的协调下为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否则,则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微小区用户终端,包括測量模块、上报判断模块、上报模块及通信模块,其中,測量模块,用于测量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发送给上报判断模块;上报判断模块,用于设置有上报门限值,当满足上报门限值时,通过上报模块发送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如果不满足,通过上报模块接入微站;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通信网络的网络侧提供的通信服务。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在为用户終端采用协作式多点方式提供通信服务吋,并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统ー为所有用户终端提供,而是为宏小区用户终端和微小区用户终端分别提供,也就是先确认用户终端的类别,只是为微小区用户终端采用协作多点方式提供通信服务,而宏小区終端用户只需要宏站静态配置多点协作方式提供通信服务即可。进ー步地,在为微小区用户终端采用协作多点方式提供通信服务时,微小区用户终端只上报其所测量的服务微站和宏站的通信质量值给微站,该微站为微小区用户终端的服务微站,由微站判断微小区用户终端上报的其所测量的该通信质量信息是否满足所设定的干扰条件,该设定的干扰条件依据宏站和服务微站之间的干扰影响微小区用户终端的通信服务为前提设置,如果是,则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采用协作式多点方式提供通信服务,否则,则直接由微站独立为该微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站设置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该方法还包括:微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后,为该用户终端接入该微站,所述该用户终端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所述微站为微小区用户终端的服务微站;微站接收微小区用户终端发送的微小区用户终端所测量的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微站判断该通信质量值是否满足所设置的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如果是,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配置包括微站和宏站的协作集合,由所配置的协作集合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如果否,微站独立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式多点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干,微站设置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该方法还包括: 微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后,为该用户终端接入该微站,所述该用户终端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所述微站为微小区用户终端的服务微站; 微站接收微小区用户终端发送的微小区用户终端所测量的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 微站判断该通信质量值是否满足所设置的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如果是,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配置包括微站和宏站的协作集合,由所配置的协作集合为该微小区用户終端提供通信服务;如果否,微站独立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站接收微小区用户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之前,还包括: 用户终端确认是否要作为微小区用户终端接入微站,还是要作为宏小区用户终端接入宏站。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宏小区用户终端接入宏站时,所述宏站静态配置协作宏小区集合为该宏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并通知该宏小区用户终端。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微小区用户终端所测量的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微小区用户终端设置上报门限值,判断通信质量值是否满足上报门限值,如果是,则发送所测量的服务微站及宏站的通信质量值,如果不满足,所述微站为该微小区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的上报门限值为宏站的第一干扰上报门限值或宏站与服务微站之间的第二干扰差上报门限值;所述微小区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值为接收宏站的下行參考信号质量值及服务微站的下行參考信号质量值; 所述判断通信质量值满足上报门限值的过程为: 接收宏站的下行參考信号质量值大于宏站的第一干扰上报门限值; 或者接收宏站的下行參考信号质量值与接收服务微站的下行參考信号质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宏站与服务微站之间的第二干扰差上报门限值。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站设置的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包括宏站的第一干扰门限值或/和宏站与服务微站之间的第二干扰差门限值; 所述微小区用户终端发送的通信质量值为接收宏站的下行參考信号质量值及服务微站的下行參考信号质量值; 所述微站判断该通信质量值是否满足所设置的微小区用户终端的干扰门限值为: 确定微小区用户终端发送的接收宏站的下行參考信号的质量值是否大于宏站的第一干扰门限值; 或者/和确定微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婧王启星耿健刘建军刘光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