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聚合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获取关注用户聚合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微博及社交网站上,用户会关注很多感兴趣的其他用户相关的信息,即关注用户的相关信息,期望能够获取关注用户的实时动态信息,例如,关注用户发表的微博信息等。实际应用中,一个用户可能会关注多个用户,当用户通过客户端需要获取多个关注用户的信息时,需要将多个关注用户的信息进行聚合处理,例如,按照信息发表时间的顺序,对多个关注用户的信息进行排序,并将聚合处理的信息展示在该用户的信息聚合页面中,以便用户浏览。由于聚合信息展示的高效性能够直接提升用户的体验,从而能够直接提升用户对该网站的好感度,因而,信息聚合页面展示的聚合信息的效率是社交网络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如何提升聚合信息展示的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三种模型来实现聚合信息在信息聚合页面的展示功能,分别为:拉取模型、推送模型以及推拉结合模型。下面结合简单的微博聚合场景,简要描述这二种模型。拉取模型中,微博系统在存储服务器中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发件箱(outbox),用于采用列表方式存储用户最近发表的信息,即用户通过发布服务器发表数据信息后,发布服务器将用户发表的数据信息推送至存储服务器中的该用户的发件箱,当需要在信息聚合页面展示关注用户的聚合信息时,微博系统获取该用户所有的关注用户,然后从存储服务器获取所有关注用户的outbox,接着,将outbox中的信息输出至客户端,客户端进行聚合排序,最后,将排序的聚合信息在信息聚合页面中进行展示。该方式实现简单,但是需要从存储服务器的outbox中获取用户的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获取关注用户聚合信息的方法,包括:解析接收的数据信息获取请求,获取用户标识;根据用户标识,获取该用户标识映射的关注用户列表;分别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收件箱中的数据信息以及所述关注用户列表中各关注用户发件箱中的数据信息;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聚合计算,输出至数据信息获取请求对应的客户端进行展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关注用户聚合信息的方法,包括: 解析接收的数据 信息获取请求,获取用户标识; 根据用户标识,获取该用户标识映射的关注用户列表; 分别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收件箱中的数据信息以及所述关注用户列表中各关注用户发件箱中的数据信息; 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聚合计算,输出至数据信息获取请求对应的客户端进行展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聚合计算包括: 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按照数据信息发表的时间倒序,对数据信息进行排序; 选取排序靠前的预定数量的数据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聚合计算包括: 预先设置用户收件箱的优先级信息以及关注用户发件箱的优先级信息; 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按照优先级信息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优先级排列,在同一优先级的数据信息中,按照数据信息发表的时间倒序,对数据信息进行排序; 选取排序靠前的预定数量的数据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聚合计算包括: 预先设置用户收件箱的优先级信息以及关注用户发件箱的优先级信息; 计算数据信息的发表时间与优先级信息的乘积; 按照数据信息乘积的大小,对数据信息进行排序; 选取排序靠前的预定数量的数据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解析接收的数据信息获取请求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发布服务器中预先设置关注用户数阈值; 发布服务器接收用户发表的数据信息,查询该用户的关注用户数,如果超过预先设置的关注用户数阈值,将该用户发表的数据信息推送至存储服务器为该用户创建的发件箱中,如果没有超过预先设置的关注用户数阈值,将该用户发表的数据信息推送至存储服务器为该用户的关注用户创建的收件箱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信息获取请求中进一步携带有用于对用户进行安全认证的安全认证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信息获取请求中进一步携带有获取的数据信息量信息、和/或,分页信息、和/或,时间信息。8.一种获取关注用户聚合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存储模块、数据信息获取模块、聚合计算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信息获取请求,输出至解析模块;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接收的数据信息获取请求,获取用户标识,输出至数据信息获取模块; 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标识,获取该用户标识映射的关注用户列表;从存储模块中分别获取用户标识对应的收件箱中的数据信息以及所述关注用户列表中各关注用户发件箱中的数据信息,输出至聚合计算模块; 聚合计算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聚合计算,输出至发送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数据信息获取请求对应的客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俊生,杨卫华,唐福林,
申请(专利权)人: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