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话交换通信系统的中继呼叫路由分析的方法,将路由选择管理模块分成多个路由客户端(RMC)和多个路由服务器(RMS),每个RMC管理全部的路由集、路由以及子路由,每个RMS管理不同的7号子路由和电路,RMC收到路由请求后,根据路由集选择子路由,如果子路由类型为SIP子路由则选路结束,如果子路由类型为7号子路由,则交给子路由归属的RMS进行电路选择。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分布式以及集中式可以达到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容量以及平滑扩容的特点。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网,实现方式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话交换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当前电话交换通信系统必须支持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主要包括与PSTN网络的互通以及与IP电话网络(如软交换、SIP服务器等)的互通。前者主要采用7号信令,承载方式为电路,而后者主要采用SIP信令,承载方式为IP网络。7号信令的承载为电路,电路资源是物理电路,是独占的,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连接,因此需要在一个地方统一管理;而SIP信令承载为IP网络,SIP连接即通道资源可以是同一时刻多个连接,不存在占用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来统一管理电路资源和SIP通道资源,通过一个路由选择管理(RM,Routing management)模块来选择相应的电路链路或SIP链路。RM模块管理本电话交换通信系统所有的路由资源,即全部的路由集、路由以及子路由。一个路由可能有多条链路,属于同一个路由下的每条链路称为一个子路由,子路由包括7号子路由以及SIP子路由,其中SIP子路由承载为IP网络,是公共的通道,而7号子路由承载为电路,底下包含多个电路,并且电路资源很庞大。上述集中控制方式的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呼叫业务模块携带路由集向RM模块请求路由,RM模块为其分配一条合适的路由,对于SIP为SIP通道,7号则为电路。然而这种集中控制方式存在不少缺点:1,RM模块位于某块单板或者服务器上,其容量受物理环境的限制,容量不会很大;2,由于路由资源中电路资源最庞大,管理所有的电路资源必然会导致选路性能不高,一旦容量增加其处理性能也必然会下降;3,可靠性不够,即使可以通过热主备机制解决,相应的复杂度也增加了。总之存在容量小、性能不高以及扩展性不强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电话交换通信系统中集中控制路由分析导致的容量小、性能不高和无扩展性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结合分布式以及集中式的中继呼叫路由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将RM模块分成多个路由客户端(RMC)和多个路由服务器(RMS),每个RMC管理全部的路由集、路由以及子路由,每个RMS管理不同的7号子路由和电路,RMC收到路由请求后,根据路由集选择子路由,如果子路由类型为SIP子路由则选路结束,如果子路由类型为7号子路由,则交给子路由归属的RMS进行电路选择。本专利技术将RM模块设计成分布式架构,包括RMC和RMS,这里的分布式是指逻辑上分布,物理上不限,可以在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实体上,视实际组网需求情况而定。当系统容量大,可靠性要求高时可以通过分布在多个物理实体上来达到要求。对于RMC来说,每个RMC管理本交换系统全部的路由集、路由以及子路由,由于路由集、路由以及子路由数量不会很大,因此不存在系统性能的问题。系统可以通过多个RMC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比如不同的单板上)来达到可靠性要求。多个RMC采用负荷分担的方式,一旦某个RMC不可用,呼叫业务可以通过其他RMC进行选路。由于RMC只负责SIP子路由选择,而且SIP子路由选择不存在占用的问题,因此并不需要热主备,可以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同时减少系统复杂度。对于RMS来说,采用多个RMS管理系统下所有的7号子路由和电路,每个RMS管理不同的资源,具体配置多少个RMS看实际组网需求和系统容量而定。当其中某一 RMS不可用时,其他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一旦电路资源比较庞大则可以分布在多个RMS,克服了物理环境的限制,解决了单个RMS所在物理硬件如单板的性能问题。但一旦某个RMS坏了,其管理的电路资源将不可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可靠性,RMS采用热备份机制,每个RMS都有热备份功能,配置主备两个物理实体(比如两块单板),系统运行过程中其中一个为主,负责处理业务,另一块为备,不处理业务,同时备RMS的数据与主RMS实时保持子路由状态和电路状态的同步,一旦主RMS不可用,备RMS可以马上接管业务,极大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完全满足电信级的要求。进一步的,如果通向某个相邻局向的路由有多条路由,系统还可以通过将这些路由配置为分布在不同的RMS上来进一步提高系统可靠性,一旦某个RMS坏了,还可以通过其它RMS上的路由到达对应的局向。此外,RMC和RMS不仅可靠性很好,还具备很好的平滑扩容性,一旦需要容量扩充,原有的不动,只需要增加相应的RMS和RMC即可,灵活性非常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合分布式以及集中式可以达到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容量以及平滑扩容的特点。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网,实现方式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集中控制路由分析方式的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路由关系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路由选择流程实现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以北京、广州、深圳、上海这四个地方的中继呼叫路由分析为例。这四个地方的交换机连接状态如图2所示,其中深圳到北京有3条路由,分别是通过广州迂回、直达和通过上海迂回,路由I下包含子路由1、2和3,路由2下包含子路由4,路由3下包含子路由5和6,并且假设子路由I为SIP子路由,其他子路由为7号子路由。假如采用传统的集中控制的路由分析方法,RM模块位于某块单板或者某个服务器上并管理着所有资源,深圳到达北京的路由有3条,RM模块包括路由1、2和3,每个路由下又包含若干条子路由。当深圳用户拨打北京用户010号码后,呼叫业务模块号码分析结果为出局用户,则携带路由集向RM请求路由,RM发现此路由集下有3条路由则根据路由选择算法选择其中一条返回对应的路由结果,可能是SIP通道或者电路。然而一旦RM模块出问题,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则从深圳无法呼叫北京的用户。并且RM模块所在单板或者服务器存在最大性能的问题,不管是所管理的资源容量还是处理呼叫路由选择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无法实现平滑扩容。实施例一不同于传统的集中控制的路由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分布式和堆叠式为主,集中式为辅的路由分析方法,RMC与呼叫业务模块在同一个单板上,称为呼叫业务处理中心,而RMS单独在一个单板上,因此存在多个RMC板以及多个RMS板。多个呼叫业务处理中心采用负荷分担的方式,一旦某个呼叫业务处理中心不可用,呼叫业务可以通过其他呼叫业务处理中心进行,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可靠性,具备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对于集中控制部分的RMS板,还采用冗余热备份机制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堆叠来达到扩容的目的。实施例一假设有2个RMC板(即2个呼叫业务处理中心)和2个RMS板,RMSl管理路由I和路由2以及旗下的子路由和电路,RMS2管理路由3以及旗下的子路由和电路。具体路由分析的处理步骤如图3所示:步骤1:呼叫接入模块将呼叫请求送给呼叫业务处理中心1,被叫号码为010开头,呼叫业务模块号码分析为出局后向本板的RMC请求路由,并携带路由集;步骤2:RMC根据携带的路由集按路由选择算法选择到合适的子路由。如果选择子路由1,则判断为SIP子路由,则路由分析结束,返回相应的结果(包括信令和媒体信息)给呼叫业务模块,同时统计路由和子路由计数并排序,以便下次选择路由时选择合适的路由和子路由;如果子路由选择结果为子路由2并且可用,判断为7号子路由则需要二级选路,RMC发送二级选路请求给此子路由2归属的RMS1,携带子路由2和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话交换通信系统的中继呼叫路由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路由选择管理模块分成多个路由客户端(RMC)和多个路由服务器(RMS),每个RMC管理全部的路由集、路由以及子路由,每个RMS管理不同的7号子路由和电路,RMC收到路由请求后,根据路由集选择子路由,如果子路由类型为SIP子路由则选路结束,如果子路由类型为7号子路由,则交给子路由归属的RMS进行电路选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话交换通信系统的中继呼叫路由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路由选择管理模块分成多个路由客户端(RMC)和多个路由服务器(RMS),每个RMC管理全部的路由集、路由以及子路由,每个RMS管理不同的7号子路由和电路,RMC收到路由请求后,根据路由集选择子路由,如果子路由类型为SIP子路由则选路结束,如果子路由类型为7号子路由,则交给子路由归属的RMS进行电路选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