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PCIE交换网系统和通信方法,属于网络交换
技术介绍
目前,图1为现有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简称:PCI)Express总线(PCIE)交换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PCIE交换网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卡11、载板卡12、业务卡13和PCIE背板(未画);具体的,该控制卡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为主控制卡,另一个为备用控制卡,且每个控制卡11上均集成了 CPU和交换芯片(switch);载板卡12上包括CPU和交换芯片,用于挂载更多的终端(Endpoint ;简称:EP);业务卡13主要作为EP设备存在,用于数据的处理。另外,控制卡11、载板卡12和业务卡13均插在PCIE背板上,且控制卡11和载板卡12之间、载板卡12和业务卡13之间均通过该PCIE背板进行通信。另外,如图1中虚线所示,基于上述PCIE交换网系统的跨卡转发的主要流程为:业务卡13可以将数据汇聚上传给载板卡12,载板卡12再将该数据上传给主控制卡中的交换芯片,由该主控制卡中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IE交换网系统,包括PCIE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卡、第二控制卡、交换卡、载板卡和业务卡;其中,所述业务卡,与所述载板卡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载板卡将数据上传给所述交换卡;所述交换卡,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卡、第二控制卡和所述载板卡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并通过载板卡对所述数据进行转发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IE交换网系统,包括PCIE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卡、第二控制卡、交换卡、载板卡和业务卡;其中, 所述业务卡,与所述载板卡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载板卡将数据上传给所述交换卡; 所述交换卡,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卡、第二控制卡和所述载板卡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并通过载板卡对所述数据进行转发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IE交换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换卡有至少一个,每个交换卡对应一个控制域的PCIE地址时,每个载板卡包括:CPU、至少一个交换芯片和至少一个NT端口,每个交换芯片对应一个载板域的PCIE地址,其中, 所述CPU,用于扫描所述交换芯片、所述载板卡和所述业务卡,获取内存地址和载板域的PCIE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载板域的PCIE地址和控制域的PCIE地址的映射关系,并将所述内存地址和载板域的PCIE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载板域的PCIE地址和控制域的PCIE地址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业务卡; 所述至少一个交换芯片与至少一个NT端口、至少一个交换卡分别--对应,每个交换芯片通过对应的NT端口与对应 的交换卡相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卡上传的数据发送给对应的交换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PCIE交换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卡还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内存地址和载板域的PCIE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载板域的PCIE地址和控制域的PCIE地址的映射关系; 则所述业务卡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内存地址和载板域的PCIE地址的映射关系,通过所述载板卡将数据上传给与所述数据的目的内存地址对应的交换卡。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PCIE交换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至少一个所述交换卡异常时,所述第一控制卡用于获取异常交换卡的控制域的PCIE地址,并将所述异常交换卡的控制域的PCIE地址携带在路径切换消息中下发给所述业务卡; 所述业务卡,还用于接收所述路径切换消息,并根据所述路径切换消息,将数据通过载板卡上传给除所述异常交换卡之外的其他与所述数据的目的内存地址对应的交换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IE交换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卡有至少一个;每个交换卡包括:上端口、NT端口、和至少一个下端口,其中, 所述上端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卡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下端口与至少一个载板卡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美军,邱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