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译码方法及其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527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迭代译码方法及其通讯装置,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适用于通讯装置,且包括以下步骤。解译初始的软判信息为已译码数据。接收已译码数据,将已译码数据经过交织处理为已交织数据。将已交织数据经过卷积编码处理为已卷积数据。根据已卷积数据,判断是否更新对应于已卷积数据的软判信息。解译软判信息为下一级的已译码数据。迭代重复前述步骤,直至达到一预定门限条件,并输出满足预定门限条件的已译码数据。其中,所述预定门限条件为已译码数据的内容已收敛,或前述步骤的迭代执行达到一预定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通道码译码方法,尤其涉及通道码迭代译码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技术介绍
图1为传统技术的通道编解码系统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通道编译码系统10中包括编码端100及译码端110,分别设置于传送装置及接收装置中(未绘示)。编码端100中包括外部编码器101、外部交织器102及内部编码器103。在传统技术中,外部编码器101经常使用里德所罗门码(Reed Solomon code, RS code)的方式,将原始数据DATA编码成已外部编码数据0E_DATA。为了避免错误传播(Error Propagation)的发生,传送端100将已外部编码数据0E_DATA经由外部交织器102交织(interleave)成已交织数据0I_DATA。已交织数据0I_DATA再接着经由内部编码器103编码成已编码数据EN_DATA,并经过通信媒介(或作通道)传送至接收装置。在传统技术中,内部解码器103经常采用卷积编码(Convolutional Code)的方式进行编码。设置于接收装置的译码端110与编码端100的编码方式及交织方式互相对应,译码端110包括维特比(Viterbi)译码器111、外部解交织器112及外部译码器113。首先,所接收的已编码数据EN_DATA'经过维特比译码器111对内部编码进行译码,以得到已交织数据0I_DATA',其中维特比译码器111为针对卷积编码方式的一种译码方法。在复杂的通信系统中,维特比译码器的输入数据一般采用多比特量化,此即软判维特比译码器(SoftViterbi Decoder)。已交织数据0I_DATA'接着经由外部解交织器112解交织处理,以得到已外部编码数据0E_DATA'。然后,已外部编码数据0E_DATA'再经由外部译码器113译码,以得到已译码数据DATA'。为了得到比传统译码方式更好的性能,现有技术有采用特博(Turbo)迭代(iterative)译码算法。在特博译码系统中,维特比译码器和里德所罗门译码器都采用软判决译码,这种译码方式能提升性能,但是实现复杂度也同时提高,特别是交织器与解交织器所需要的存储面积都大幅度增加。因此,如何兼顾性能与实现复杂度的要求,确实为当前所属领域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迭代译码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译码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利用一种迭代译码方法,以显著地提高译码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迭代译码方法,适用于一通信装置,包括以下步骤:(a)解译初始的软判信息为已译码数据;(b)接收已译码数据,将已译码数据经过交织处理为已交织数据;(c)将已交织数据经过卷积编码处理为已卷积数据;(d)根据已卷积数据,判断是否更新对应于已卷积数据的软判信息;(e)解译软判信息为下一级的已译码数据;(f)迭代重复前述步骤,直至达到一预定门限条件,并输出满足所述预定门限条件的已译码数据。其中,所述预定门限条件为已译码数据的内容已收敛,或前述步骤的迭代执行达到一预定次数。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适用于迭代译码。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打孔解译器、译码模块、交织器与暂存计算器。打孔解译器用来将一已打孔数据经过打孔处理为软判信息的初始值。译码模块连接至打孔解译器,用来解译软判信息为一已译码数据。交织器连接至译码模块,用来将已译码数据交织处理为一已交织数据。暂存计算器连接至交织器、维特比译码器及打孔解译器,用来将已交织数据以一卷积编码方式编码处理为已卷积数据,并根据已卷积数据中每一比特,判断是否更新对应的软判信息。此外,控制单元,连接至外部译码器与暂存计算器,用来控制外部译码器将已译码数据传送至交织器,以迭代处理软判信息,达到一预定门限条件。其中,所述预定门限条件为已译码数据的内容已收敛,或所述交织器迭代处理已译码数据达到一预定次数。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出迭代译码方法及其通讯装置,利用已解码数据再次经过交织处理与卷积编码处理的结果来判断是否须更新软判信息,并适当地根据已卷积数据来更新软判信息,可以显著地提高译码性能。为让本专利技术之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传统技术的通道编解码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迭代译码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已交织数据经过卷积编码处理为第一数据以及根据第一数据判断是否更改对应于已译码数据的软判信息的内容的详细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通讯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迭代译码数据流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通道编译码系统100:编码端101:外部编码器102:外部交织器103:内部编码器110:译码端111,421:维特比译码器112、422:外部交织解译器113、423:外部译码器410:打孔解译器420:译码模块430:交织器440:暂存计算器450:控制单元DATA:原始数据DATA'、DD:已译码数据0E_DATA、0E_DATA':已外部编码数据0I_DATA、0I_DATA'、ID:已交织数据EN_DATA、EN_DATA':已编码数据PD:已打孔数据Dl:第一数据D2:第二数据DD:已译码数据CS:控制信号S201 S207、S301 S3033:步骤S1:软判信息SI1:软判信息的初始值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迭代译码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2,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适用于一通讯装置且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步骤S201中,解译一初始的软判信息为一已译码数据。在步骤S202中,接收已译码数据,将已译码数据经过交织处理为已交织数据。其中,此已译码数据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已译码数据DATA'。在步骤S203中,将已交织数据经过卷积编码处理为已卷积数据。在步骤S204中,根据已卷积数据,判断是否更新对应的软判信息的内容。在步骤S205中,解译软判信息为下一级的已译码数据。在步骤S206中,迭代地重复步骤S202到步骤S205,直至达到预定门限条件,其中所述预定门限条件可以为已译码资料数据的内容已结果收敛或是前述步骤S202到步骤S205的迭代执行达到一预定迭代次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在步骤S207中,输出满足所述预定门限条件的已译码数据。上述解译软判信息为已译码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将该软判信息经过一维特比译码处理为一第一数据;将该第一数据经过一解交织处理为一第二数据;以及将该第二数据经过一外部译码处理为该已译码数据。上述外部译码为利用一里德所罗门译码方式,将第二数据译码处理为已译码数据。图3绘示为图2中步骤S203及步骤S204的详细流程图。请参照图3,在步骤S301中,首先接收交织处理后的已交织数据。接着在步骤S302中,将已交织数据,经过卷积编码处理为已卷积数据。然后在步骤S303中,根据已卷积数据中的比特,判断是否更新对应该比特的软判信息(soft information)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软判信息中所记录的数据是接收序列和编码序列的欧氏距离。值得一提的是,图3中所提到的已交织数据在交织处理之前为已译码数据。更具体的说明,此已译码数据为已外部译码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编码端所采用的外部编码的方式为里德所罗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迭代译码方法,适用于一通信装置,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包括:(a)解译一初始的软判信息为一已译码数据;(b)接收该已译码数据,将该已译码数据经过一交织处理为一已交织数据;(c)将该已交织数据经过一卷积编码处理为一已卷积数据;(d)根据该已卷积数据,判断是否更新对应于该已卷积数据的软判信息;(e)解译该软判信息为下一级的已译码数据;以及(f)迭代重复步骤(b)至步骤(e),直至达到一预定门限条件,以及输出满足该预定门限条件的已译码数据;其中,所述预定门限条件为该已译码数据的内容已收敛,或该步骤(b)至步骤(e)的迭代执行达到一预定次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迭代译码方法,适用于一通信装置,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包括: (a)解译一初始的软判信息为一已译码数据; (b)接收该已译码数据,将该已译码数据经过一交织处理为一已交织数据; (c)将该已交织数据经过一卷积编码处理为一已卷积数据; (d)根据该已卷积数据,判断是否更新对应于该已卷积数据的软判信息; (e)解译该软判信息为下一级的已译码数据;以及 (f)迭代重复步骤(b)至步骤(e),直至达到一预定门限条件,以及输出满足该预定门限条件的已译码数据; 其中,所述预定门限条件为该已译码数据的内容已收敛,或该步骤(b)至步骤(e)的迭代执行达到一预定次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软判信息的一初始值,是将由一通道所接收的一接收序列数据经过一反对应处理后的一反对应数据,再进行一插值处理后所广生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d)更包括: 判断该已卷积数据中每一比特 是否为一不可纠错比特; 当该比特为该不可纠错比特时,不更新对应该比特的该软判信息的内容;以及 当该比特为一可纠错比特时,更新对应于该比特的该软判信息的内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解译软判信息为已译码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该软判信息经过一维特比译码处理为一第一数据; 将该第一数据经过一解交织处理为一第二数据;以及 将该第二数据经过一外部译码处理为该已译码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迭代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外部译码为利用一里德所罗门译码方式,将该第二数据译码处理为该已译码数据。6.一种通信装置,适用于迭代译码,包括: 一打孔解译器,用来插值处理一已打孔数据为软判信息的初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扬智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