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性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465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性连接机构,其包括: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前述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本体、一第一抵接部、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以及多个连接端子,第一抵接部连接第一本体并形成有一凹槽,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第一抵接部上,连接端子设置于凹槽内部。前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本体、一第二抵接部、两个第二磁性元件以及多个连接孔,第二抵接部连接第二本体并形成有一凸块,其中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第二抵接部上,连接孔形成于凸块上用以连接前述连接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性连接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磁性元件的电性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家用电子产品中所使用的探针式连接器(pogo pin)大多具有可传递电子信号且富有弹性的连接端子,然而前述探针式连接器往往缺乏防呆与定位机构,此外传统的探针式连接器在电性接触时具有容易产生火花的缺点,如此将导致使用安全上的疑虑。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的电性连接机构,并使其能兼具有定位以及防止松脱的设计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性连接机构,包括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前述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本体、一第一抵接部、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以及多个连接端子,第一抵接部连接第一本体并且形成有一凹槽,其中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第一抵接部上,连接端子设置于凹槽内部。前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本体、一第二抵接部、两个第二磁性元件以及多个连接孔,第二抵接部连接第二本体并且形成有一凸块,其中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第二抵接部上,连接孔形成于该凸块上。当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结合时,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相互抵接,第一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分别通过磁力相互吸引,连接端子则分别伸入前述连接孔内。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凹槽的相反侧。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凸块的相反侧。在一实施例中,前述连接端子与第一磁性元件沿着一第一轴向排列。在一实施例中,前述连接孔与第二磁性元件沿着一第一轴向排列。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呈长条形,并且分别凸出于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凹槽与凸块皆为长条形。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连接器还具有多个导电弹片,当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结合时,连接端子分别伸入前述连接孔内并与导电弹片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结合时,每一连接端子夹合于至少两个导电弹片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导电弹片形成有具弹性的弯折结构,以夹住连接端子。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不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不意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示意图;以及图3表示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结合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第一连接器;11 第一本体;12 第一抵接部;121 凹槽;13 连接端子;14 磁性元件;20 第二连接器;21 第二本体;22 第二抵接部;221 凸块;23 连接孔;24 第二磁性元件;S 导电弹片。具体实施例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性连接机构主要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0 (如图1所示)以及一第二连接器20 (如图2所示),其中在第一连接器10上设有多个连接端子13,在第二连接器20上则设有多个连接孔23,当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相互结合时,第一连接器10上的连接端子13会对应地插入第二连接器20上的连接孔23内,以使得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相互电性导通。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连接器10可为一固定在电子装置上的插座,第二连接器20则可为一电源线的接头,对应于前述插座,以供应电力予前述电子装置。在图1中的第一连接器10具有一第一本体11以及一第一抵接部12,前述第一抵接部12大致呈长条形并且凸出于第一本体11的一端,此外在第一抵接部12的表面上形成有一凹槽121,前述凹槽121同样为长条形,其中在凹槽121内部设有多个沿X轴方向(第一轴向)排列的连接端子13。特别地是,在第一抵接部12上另设有两个第一磁性元件14,前述第一磁性元件14与连接端子13大致沿着X轴方向排列,且第一磁性元件14分别设置于凹槽121的相反侧(如图1所示)。再请参阅图2,前述第二连接器20具有一第二本体21以及一第二抵接部22,其中第二抵接部22大致呈长条形并且凸出于第二本体21的一端,对应于第一连接器10上的第一抵接部12。需特别说明的是,在第二抵接部22的表面上形成有一凸块221,前述凸块221大致呈长条形,此外在凸块221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沿X轴方向排列的连接孔23。如图2所示,在第二连接器20的第二抵接部22上另设有两个第二磁性元件24,前述第二磁性元件24分别设置于凸块221的相反侧,且第二磁性元件24和前述连接孔23大致沿着X轴方向排列。当欲使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相互结合时,可使凸块221及对应的凹槽121相互靠近,此时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磁性元件14、第二连接器20上的第二磁性元件24可通过两者间的磁力相互吸引,使得第一抵接部12、第二抵接部22相互抵接,并且使凸块221能迅速且准确地结合于凹槽121内部。由于第一磁性元件14、第二磁性元件24分别设置于凹槽121和凸块221的两侧,因此可达到良好的定位效果,进而能大幅提升使用上的稳定性与便利性。再请参阅图3,当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相互结合时,第一连接器10上的连接端子13会对应地伸入第二连接器20上的连接孔23内,此时连接端子13可与连接孔23内部的导电弹片S电性导通,进而使得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之间可相互电性连接。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每一个连接端子13对应于两个导电弹片S,其中图3所示的导电弹片S因为形成有具弹性的弯折结构,因此当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相互结合时,每一个连接端子13皆可稳定地夹合于两个导电弹片S之间以避免松脱,以确保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之间电性导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性连接机构,其主要包括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其中在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可达到迅速定位以及防止松脱的效果;此外,在第二连接器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对应于第一连接器上的连接端子,当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结合时可通过连接孔内部的导电弹片将连接端子夹住固定。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电性连接机构兼具有定位以及防止松脱等功能,以确保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之间可稳定地电性导通,进而能大幅提升使用上的稳定性与便利性。虽然本专利技术以前述的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性连接机构,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本体、一第一抵接部、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以及多个连接端子,该第一抵接部连接该第一本体并且形成有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抵接部上,且所述连接端子设置于该凹槽内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本体、一第二抵接部、两个第二磁性元件以及多个连接孔,该第二抵接部连接该第二本体并且形成有一凸块,其中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抵接部上,且所述连接孔形成于该凸块上,该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结合时,该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相互抵接,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分别通过磁力相互吸引,且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伸入所述连接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性连接机构,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本体、一第一抵接部、两个第一磁性元件以及多个连接端子,该第一抵接部连接该第一本体并且形成有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抵接部上,且所述连接端子设置于该凹槽内部;以及 一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本体、一第二抵接部、两个第二磁性元件以及多个连接孔,该第二抵接部连接该第二本体并且形成有一凸块,其中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抵接部上,且所述连接孔形成于该凸块上,该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结合时,该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相互抵接,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分别通过磁力相互吸引,且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伸入所述连接孔内。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连接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分别位于该凹槽的相反侧。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连接机构,其中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分别位于该凸块的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圣明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