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综合应急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化预案的应急模拟演练平台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生成和执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定义结构化预案和演练方案模型;然后,制定演练计划;再根据演练计划,从结构化预案库中,利用演练计划名称和事件类别匹配具体预案,选择预案;进而利用结构化预案,自动生成模拟演练方案;最后由控制组指定角色扮演和组织结构中的关联关系,并对角色扮演赋予职责,联系方式、分配定位设备和移动接收终端。依据前述方法生成的方案再按照流程演练执行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应急模拟演练平台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的设计问题;可以应用于应急模拟演练平台应急预案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综合应急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化预案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城市系统日趋复杂,综合风险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年来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给城市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强化城市安全机制,对随时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响应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推动政府职能的现代化建设是各级管理部门的共识。然而在应急管理领域,尽管应急管理工作已迅速地从以前的各行业自主处置转变为目前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指挥,组织架构日益健全,政府职能不断延伸,但是配套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却因为沿用了其他行业的建设思路而缺乏实用性。这其中除了动态数据难以汇聚的因素外,系统缺乏完善的日常模拟演练功能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应急处置业务具有突发、偶发的特点,只有通过日常的模拟演练才能促进应急管理机制的形成和处置流程的优化,同时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挖掘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保持应急管理机构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应急模拟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突发事件多种多样、事态发展千变万化,随之带来的应急力量包括应急队伍、应急物质、应急装备和应急技术等方面的不同变化,如何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设计出一套完善的应急模拟演练平台,进而达到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科普宣教等目的是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急模拟演练平台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生成方法。模拟演练从结构化应急预案中自动抽取出模拟演练方案模型中的要素,对不能抽取的要素进行手动填充,有效解决应急情景、工作流和角色扮演的快速生成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应急模拟演练平台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执行方法。在演练执行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决策、统一态势图、融合通信和大屏显示技术,使得演练角色扮演人员与演练控制人员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方便评估人员对演练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演练的顺利进行。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定义结构化预案和演练方案模型;然后,制定演练计划;再根据演练计划,从结构化预案库中,利用演练计划名称和事件类别匹配具体预案,选择预案;进而利用结构化预案,自动生成模拟演练方案;最后由控制组指定角色扮演和组织结构中的关联关系,并对角色扮演赋予职责,联系方式、分配定位设备和移动接收终端。所述结构化预案包括组织体系及职责、危险源/防护目标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应急设备与设施、灾害监测报警程序、灾害评估程序、事件处置程序、事后恢复程序等七项基本要素;所述演练方案模型包含演练组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演练组织区分为总策划、文案组、控制组、协调组、保障组、宣传组、评估组和参演人员;情景设计包含名称、位置、时间、地点、描述、人员分布、物质分布、其他因素、监测部门、影响范围、发展速度、强度、危险性、损失程度、后续预测等基本要素;角色扮演包括人员、扮演角色、联系方式、备注等。演练计划包含名称、事件类别、演练种类、目的、需求、位置、范围、联系人、计划启动时间、计划时长、备注。演练计划包含名称、事件类别、演练种类、目的、需求、位置、范围、联系人、计划启动时间、计划时长、备注。结构化预案中的组织体系和结构直接转化为演练方案中的演练组织;依照灾害监测报警程序、灾害评估程序、事件处置程序、事后恢复程序为情景设计的总次序、依照总次序中的子项为分次序,设计情景流程项;以程序中的子项内容作为演练情景的描述内容,以子项中的下一项内容,作为后续预测内容,以演练计划中的位置和影响范围作为情景设计中的位置和影响范围初始值;其中人员分布、物质分布等内容是根据位置和影响范围,由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动分析、动态给出结果。移动接收终端安装有模拟演练平台客户端,负责和模拟演练平台进行通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的技术方案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控制组对应急模拟演练进行启动,启动后的应急模拟演练,按照模拟演练方案中的情景时间约定顺序执行;步骤2,应急模拟演练服务器端自动将参演人员的任务,利用统一通信平台软件,发送给角色扮演人员;步骤3,角色扮演人员执行其任务,并利用携带的GPS设备、照相设备、录像设备等,将自己的位置信息、模拟现场信息、任务执行情况信息实时反馈给指挥中心;角色扮演人员也可以将模拟演练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通过模拟演练终端,通知给演练控制组;步骤4,演练控制组和评估组,将模拟演练情景投影到大屏上,对角色扮演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打分。根据角色扮演人员发送回来的新信息,演练控制组可以对先前生成的演练情景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及时反馈给相关的角色扮演人员;步骤5,控制组、评估组和角色扮演人员依据各自的权限及其控制组对各自权限的功能设置,在统一态势图上查看人员分布、事态进展、应急资源等相关信息。本专利技术以应急预案为应急情景、工作流和角色扮演等模拟演练方案设计的出发点,以完善应急预案和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应急模拟演练平台设计的归宿,同时结合智能决策技术、统一态势图技术、融合通信技术、大屏显示技术,实现了应急预案工作流在多个角色之间的流转,提高了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本专利技术设计出的突发事件应急模拟演练平台,具有模拟演练设计目的明确,实现方法简单、模拟演练执行可控制、可视化、一致化,能够充分发挥模拟演练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应急模拟演练平台组成结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模拟演练执行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应急模拟演练平台主要由模拟演练应用、模拟演练平台、云基础设施、网络传输和演练装备等组成。模拟演练应用:模拟演练应用模式主要有技术演练、桌面演练、实战演练、专项演练、综合演练等。不同类型的演练锻炼目的不同,演练方式和动用的应急设备等均不相同。模拟演练平台:模拟演练平台主要由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执行、评估总结等几大流程,涉及到智能决策、统一态势图、融合通信技术、大屏显示技术等各种辅助设施。云基础设施:应急模拟演练平台基于云架构设计,并最终部署在云基础设施上,提供安全、快速、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服务。网络传输:演练参试设备和人员通过3 G无线网络和有线宽带网络实现设备间、参演人员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演练装备:以智能手机、G P S接收机、便携式摄像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和其他一些应急基础设施作为应急模拟演练的演练装备。本专利技术基于结构化预案的突发事件应急模拟演练平台中结构化的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演练方案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模拟演练平台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定义结构化预案和演练方案模型;然后,制定演练计划;再根据演练计划,从结构化预案库中,利用演练计划名称和事件类别匹配具体预案,选择预案;进而利用结构化预案,自动生成模拟演练方案;最后由控制组指定角色扮演和组织结构中的关联关系,并对角色扮演赋予职责,联系方式、分配定位设备和移动接收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模拟演练平台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定义结构化预案和演练方案模型; 然后,制定演练计划; 再根据演练计划,从结构化预案库中,利用演练计划名称和事件类别匹配具体预案,选择预案; 进而利用结构化预案,自动生成模拟演练方案; 最后由控制组指定角色扮演和组织结构中的关联关系,并对角色扮演赋予职责,联系方式、分配定位设备和移动接收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练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化预案包括组织体系及职责、危险源/防护目标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应急设备与设施、灾害监测报警程序、灾害评估程序、事件处置程序、事后恢复程序等七项基本要素; 所述演练方案模型包含演练组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演练组织区分为总策划、文案组、控制组、协调组、保障组、宣传组、评估组和参演人员;情景设计包含名称、位置、时间、地点、描述、人员分布、物质分布、其他因素、监测部门、影响范围、发展速度、强度、危险性、损失程度、后续预测等基本要素;角色扮演包括人员、扮演角色、联系方式、备注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练方案 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演练计划包含名称、事件类另O、演练种类、目的、需求、位置、范围、联系人、计划启动时间、计划时长、备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演练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演练计划包含名称、事件类另O、演练种类、目的、需求、位置、范围、联系人、计划启动时间、计划时长、备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演练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结构化预案中的组织体系和结构直接转化为演练方案中的演练组织;依照灾害监测报警程序、灾害评估程序、事件处置程序、事后恢复程序为情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宏哲,贺忠堂,李新安,赵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