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微透镜阵列,尤其涉及一种级联型液晶微透镜阵列的
技术介绍
液晶微透镜技术,其焦距可以由电压进行控制。而传统的固体透镜则需要通过不同的透镜组合,通过调整透镜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焦距的变化。相较而言,液晶微透镜的最大优势在于体积小,省去笨重的机械装置,并且可以得到可调节的焦距特性,又称为自适应透镜。因此在光互联、自适应光学、光电存储、集成光学显示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常见的液晶自适应透镜,一般说来,有三种方法来产生类似于传统透镜梯度型折射率轮廓:(I)不均匀电场施加在不均匀液晶层上;(2)不均匀电场施加在均匀液晶层上;(3)均匀电场施加在不均匀液晶层。早期研制的液晶透镜采取的是第一种方式,通过在传统透镜形状的腔体内注入液晶,将液晶透镜与传统透镜的进行简单的组合,初步实现了焦距的变化调制。但是其缺点明显,主要为腔体的曲面上难以实现液晶分子取向,液晶盒的厚度的不均匀导致光的散射现象和响应时间不一致。第三种方式通过对液晶层的进行特殊处理,如使用单体对液晶层参杂使得液晶分子排列分布不均匀,达到调制透镜焦距的目的。缺点是这种在液晶层中弓I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式控制级联型液晶微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基板(1)、下基板(2);所述上基板(1)包括依次布置的上基板玻璃(3)、接地电极层(4)、上基板取向层(5);所述的下基板(2)包括下基板玻璃(7)、接触电极层(8)、高面电阻层(9)、聚合物固体透镜及光取向层(10),上基板取向层(5)、接触电极层(8)之间布置衬垫(11);上基板取向层(5)、接触电极层(8)、衬垫(11)形成的内部封装液晶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式控制级联型液晶微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基板(I)、下基板(2);所述上基板(I)包括依次布置的上基板玻璃(3)、接地电极层(4)、上基板取向层(5);所述的下基板(2)包括下基板玻璃(7)、接触电极层(8)、高面电阻层(9)、聚合物固体透镜及光取向层(10),上基板取向层(5)、接触电极层(8)之间布置衬垫(11);上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崔勇扬,严静,胡凯,刘佩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