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测调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912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测调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上部主体和小固定轮轴用第一十字沉头螺钉连接,小固定轮轴用来固定第一小固定轮和第二小固定轮,航空插头用螺钉固定在上部主体上,小轮挡圈设置在大固定轮轴上,下部主体和上部主体通过固定穿轴固定在一起,吊臂片用第一六方螺钉固定在上部主体上,横梁用第一六角螺钉固定在两个吊臂片之间,吊臂穿过横梁中间的孔,吊臂的底部用螺母紧定,第一小固定轮和第二小固定轮与小固定轮轴之间有轴承,轴承与第一小固定轮和小固定轮轴都是过盈配合,固定穿轴和穿轴固定片之间用铆钉铆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计数器因丢转计量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计量准确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测调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属于油田注水
,用于油田分层注水井的高压测试。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分层注水井测试大多使用机械式计数器,在冬季气温低(零下15°C以下)的情况下使用时,电缆表面附着一层冰,当依靠记录主动轮转数计量深度时,会造成计数器丢转导致计量不准确,影响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测调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油田分层注水井测试技术存在的计量不准确、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测调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包括下部主体、吊臂、第一内六方螺钉、吊臂片、第二内六方螺钉、航空插头、上部主体、轴承、第一小固定轮、小固定轮轴、第二小固定轮、小轮挡圈、大固定轮、穿轴固定片、第一十字沉头螺钉、横梁、固定穿轴、大固定轮轴、第二十字沉头螺钉,上部主体和小固定轮轴用第一十字沉头螺钉连接,小固定轮轴用来固定第一小固定轮和第二小固定轮,航空插头用螺钉固定在上部主体上,小轮挡圈设置在大固定轮轴上,下部主体和上部主体通过固定穿轴固定在一起,吊臂片用第一六方螺钉固定在上部主体上,横梁用第一六角螺钉固定在两个吊臂片之间,吊臂穿过横梁中间的孔,吊臂的底部用螺母紧定,第一小固定轮和第二小固定轮与小固定轮轴之间有轴承,轴承与第一小固定轮和小固定轮轴都是过盈配合,固定穿轴和穿轴固定片之间用铆钉铆接。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计数器因丢转计量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计量准确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测调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测试电缆滚筒的结构图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测调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包括下部主体1、吊臂2、第一内六方螺钉3、吊臂片4、第二内六方螺钉5、航空插头6、上部主体7、轴承8、第一小固定轮9、小固定轮轴10、第二小固定轮11、小轮挡圈12、大固定轮13、穿轴固定片14、第一^h字沉头螺钉15、横梁16、固定穿轴17、大固定轮轴18、第二十字沉头螺钉19,上部主体7和小固定轮轴10用第一十字沉头螺钉15连接,小固定轮轴10用来固定第一小固定轮9和第二小固定轮11,航空插头6用螺钉固定在上部主体7上,小轮挡圈12设置在大固定轮轴18上,下部主体I和上部主体7通过固定穿轴17固定在一起,吊臂片4用第一六方螺钉3固定在上部主体7上,横梁16用第一六角螺钉3固定在两个吊臂片4之间,吊臂2穿过横梁16中间的孔,吊臂2的底部用螺母紧定,第一小固定轮9和第二小固定轮11与小固定轮轴10之间有轴承8,轴承8与第一小固 定轮9和小固定轮轴10都是过盈配合,固定穿轴17和穿轴固定片14之间用铆钉铆接。具体的,第一内六方螺钉3可采用M8X12内六方螺钉,第二内六方螺钉5可采用M6X10内六方螺钉,第一^h字沉头螺钉15可采用M3X6十字沉头螺钉,第二十字沉头螺钉19可采用M4X10十字沉头螺钉,轴承8可采用605轴承。使用时可以把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安装在测试电缆滚筒上,相应的测试电缆滚筒由主控单元、消磁器、注磁器和读磁器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由于电缆存在下放和上提两个方向,在下放方向消磁器I和注磁器I工作,消磁器II与注磁器II不工作;在上提方向消磁器II和注磁器II工作,消磁器I与注磁器I不工作。下面以电缆下放方向来说明具体工作原理,首先,主控单元控制注磁器I在运行的电缆上做一次磁记号,随着电缆的移动,当该磁记号到达距离d的读磁器位置时,主控单元接收到该磁记号后,立刻控制注磁器I做下一个磁记号,同时进行距离d的深度累加;重复上面的过程即可对电缆进行深度测量。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常规计数器因丢转计量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计量准确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测调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包括下部主体、吊臂、第一内六方螺钉、吊臂片、第二内六方螺钉、航空插头、上部主体、轴承、第一小固定轮、小固定轮轴、第二小固定轮、小轮挡圈、大固定轮、穿轴固定片、第一十字沉头螺钉、横梁、固定穿轴、大固定轮轴、第二十字沉头螺钉,其特征在于,上部主体和小固定轮轴用第一十字沉头螺钉连接,小固定轮轴用来固定第一小固定轮和第二小固定轮,航空插头用螺钉固定在上部主体上,小轮挡圈设置在大固定轮轴上,下部主体和上部主体通过固定穿轴固定在一起,吊臂片用第一六方螺钉固定在上部主体上,横梁用第一六角螺钉固定在两个吊臂片之间,吊臂穿过横梁中间的孔,吊臂的底部用螺母紧定,第一小固定轮和第二小固定轮与小固定轮轴之间有轴承,轴承与第一小固定轮和小固定轮轴都是过盈配合,固定穿轴和穿轴固定片之间用铆钉铆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测调井下电缆非接触式计深装置,包括下部主体、吊臂、第一内六方螺钉、吊臂片、第二内六方螺钉、航空插头、上部主体、轴承、第一小固定轮、小固定轮轴、第二小固定轮、小轮挡圈、大固定轮、穿轴固定片、第一十字沉头螺钉、横梁、固定穿轴、大固定轮轴、第二十字沉头螺钉,其特征在于,上部主体和小固定轮轴用第一十字沉头螺钉连接,小固定轮轴用来固定第一小固定轮和第二小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有泉姚洪田郝伟东李东雷于庆江王立勋金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