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春雷专利>正文

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872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盖(含井箅)与井圈(含井框)的连接结构,包括井盖、井圈、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元件和与第一磁性元件数量相同的第二磁性元件,井盖盖设在井圈上,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位于井盖和井圈之间并一一对应磁性吸附贴合,且第一磁性元件安设在井盖上,第二磁性元件安设在井圈上。还而可以包括减震元件。还提供了另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在铸铁或碳钢材料的井盖和井圈之间只设置一种磁性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洁,连接吸附效果好,井盖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跳动,安全性能提高,同时产生的噪音小,且连接结构简洁,井盖自重可降低,从而使得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建设领域
,特别涉及井盖和井圈及排水篦板
,具体是指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同样适用于排水篦子与框子的连接。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井盖井圈和排水篦子,如德国市场,法国市场中的产品,是采用产品自重或其它机械装置,如螺栓,锁块,弹簧杆臂的作用等来达到井盖和井圈,篦子和框子的可靠落坐,其主要缺陷表现为要消耗更多的材料或采用复杂的且使用寿命并不可靠的机械装置,增加成本或操作复杂,而如果产品太轻或不采用这些紧固机械装置,则井盖或篦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跳动,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同时产生相当大的噪音。因此,为了解决存在的上述问题与缺陷,需要提供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连接效果好,井盖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跳动,安全性能提高,同时产生的噪音小,且连接结构简洁,井盖自重可降低,从而使得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该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洁,连接效果好,井盖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跳动,安全性能提高,同时产生的噪音小,且连接结构简洁,井盖自重可降低,从而使得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包括井盖和井圈,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井圈上,其特点是,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元件和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数量相同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位于所述井盖和所述井圈之间并一一对应磁性吸附贴合,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上。较佳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嵌设在所述井盖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嵌设在所述井圈上。较佳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是磁性部件或磁性装置。较佳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数目为均多个,且分别沿所述井盖的落座面和所述井圈的落座面分布。较佳地,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位于所述井盖和所述井圈之间,所述减震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上并抵靠所述井圈,或者所述减震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上并抵靠所述井盖。较佳地,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减震元件,两个所述减震元件均位于所述井盖和所述井圈之间并分别安设在所述井盖和所述井圈上,两个所述减震元件相互抵靠。较佳地,所述井盖为铸铁盖或碳钢盖,所述井圈为铸铁圈或碳钢圈。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包括井盖和井圈,所述井盖为铸铁盖或碳钢盖,所述井圈为铸铁圈或碳钢圈,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井圈上,其特点是,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井盖和所述井圈之间,所述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上并磁性吸附贴合所述井圈,或者所述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上并磁性吸附贴合所述井盖。较佳地,磁性元件具有与上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相似的特征,例如磁性元件嵌设在所述井盖或井圈上;磁性元件是磁性部件或磁性装置;磁性元件数目为多个,且沿落坐面分布;井盖与井圈之间同样可以设置减震元件等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的井盖和井圈之间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一一对应磁性吸附贴合,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上,还可以是铸铁或碳钢制成井盖与井圈之间设置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上并磁性吸附贴合所述井圈,或者所述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上并磁性吸附贴合所述井盖,从而井盖和井圈之间连接牢固,且无需采用复杂且使用寿命并不可考的机械装置,并可降低井盖自重,降低成本,设计巧妙,结构简洁,井盖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跳动,安全性能提高,同时产生的噪音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的井盖和井圈之间还可以设置减震元件,从而进一步减小产生的噪音,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井盖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井盖的仰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井圈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井圈的A-A位置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应理解,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见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包括井盖1、井圈2、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元件3和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数量相同的第二磁性元件4,所述井盖I盖设在所述井圈2上,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4位于所述井盖I和所述井圈2之间并一一对应磁性吸附贴合,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安设在所述井盖I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4安设在所述井圈2上。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4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方式安设在所述井盖I和井圈2上,请参见图1-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嵌设在所述井盖I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4嵌设在所述井圈2上。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元件,较佳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4是磁性部件或磁性装置。请参见图1-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4是磁性部件,例如磁铁条。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数目可以任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较佳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数目为多个,且沿落坐面分布。请参见图1-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4的数目为6。为了进一步减小噪音,较佳地,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减震元件(未示出),所述减震元件位于所述井盖I和所述井圈2之间,所述减震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I上并抵靠所述井圈2,或者所述减震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2上并抵靠所述井盖I。或者,较佳地,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减震元件,两个所述减震元件均位于所述井盖I和所述井圈2之间并分别安设在所述井盖I和所述井圈2上,两个所述减震元件相互抵靠。所述井盖I和所述井圈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较佳地,所述井盖I为铸铁盖或碳钢盖,所述井圈2为铸铁圈或碳钢圈。当井盖I和井圈2为可被磁性元件吸附的材料时,例如铸铁或碳钢,本专利技术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可以只包括至少一个磁性元件(未示出),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井盖I和所述井圈2之间,所述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I上并磁性吸附贴合所述井圈2,或者所述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2上并磁性吸附贴合所述井盖I。较佳地,磁性元件具有与上述第一磁性元件3和第二磁性元件4相似的特征,例如磁性元件嵌设在所述井盖I或井圈2上;磁性元件是磁性部件或磁性装置;磁性元件数目为多个,且沿落坐面分布;井盖I与井圈2之间同样可以设置减震元件等等。本专利技术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不仅适用于井盖I与井圈2的连接,其同样适用于排水篦子与框子的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磁性部件或磁性装置的相互吸引或者对铸铁及碳钢材料特有的吸引作用,从而无需采用复杂且使用寿命并不可靠的机械装置,并保证井盖I和井圈2,篦子和框子的可靠落座,需一定外力才能打开,从而起到井盖I防跳、防噪声(可与减震元件合用)效果,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井盖I井圈2和排水箅子的重量从而节约成本,操作方便。综上,本专利技术的井盖与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包括井盖和井圈,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井圈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元件和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数量相同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位于所述井盖和所述井圈之间并一一对应磁性吸附贴合,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包括井盖和井圈,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井圈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元件和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数量相同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位于所述井盖和所述井圈之间并一一对应磁性吸附贴合,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嵌设在所述井盖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嵌设在所述井圈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是磁性部件或磁性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数目均为多个,且分别沿所述井盖的落座面和所述井圈的落座面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与井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吴春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