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春雷专利>正文

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872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盖(含井箅)与井圈(含井框)的连接结构,包括井盖、井圈、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元件和与第一磁性元件数量相同的第二磁性元件,井盖盖设在井圈上,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位于井盖和井圈之间并一一对应磁性吸附贴合,且第一磁性元件安设在井盖上,第二磁性元件安设在井圈上。还而可以包括减震元件。还提供了另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在铸铁或碳钢材料的井盖和井圈之间只设置一种磁性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洁,连接吸附效果好,井盖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跳动,安全性能提高,同时产生的噪音小,且连接结构简洁,井盖自重可降低,从而使得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建设领域
,特别涉及井盖和井圈及排水篦板
,具体是指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同样适用于排水篦子与框子的连接。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井盖井圈和排水篦子,如德国市场,法国市场中的产品,是采用产品自重或其它机械装置,如螺栓,锁块,弹簧杆臂的作用等来达到井盖和井圈,篦子和框子的可靠落坐,其主要缺陷表现为要消耗更多的材料或采用复杂的且使用寿命并不可靠的机械装置,增加成本或操作复杂,而如果产品太轻或不采用这些紧固机械装置,则井盖或篦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跳动,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同时产生相当大的噪音。因此,为了解决存在的上述问题与缺陷,需要提供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连接效果好,井盖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跳动,安全性能提高,同时产生的噪音小,且连接结构简洁,井盖自重可降低,从而使得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该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洁,连接效果好,井盖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跳动,安全性能提高,同时产生的噪音小,且连接结构简洁,井盖自重可降低,从而使得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包括井盖和井圈,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井圈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元件和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数量相同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位于所述井盖和所述井圈之间并一一对应磁性吸附贴合,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包括井盖和井圈,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井圈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元件和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数量相同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位于所述井盖和所述井圈之间并一一对应磁性吸附贴合,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盖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设在所述井圈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嵌设在所述井盖上,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嵌设在所述井圈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是磁性部件或磁性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数目均为多个,且分别沿所述井盖的落座面和所述井圈的落座面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与井圈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与井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吴春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