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束状染色机,尤其是一种束状染色机的后车球架。
技术介绍
后车球架是束状染色机的重要部件,原来的后车球架采用单层纱架,占地面积大,不能连续生产,需要人工更换纱筒,而且造成染色损耗大,同时张力系数距离长,张力大,直接影响成品纱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连续生产、能耗低、张力小的束状染色机的后车球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束状染色机的后车球架,具有双层纱架、纱筒和罗拉,所述的双层纱架的两侧设置有润滑槽,润滑槽内安置有纱筒的纱筒杆,所述的双层纱架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罗拉,所述的双层纱架的上面悬挂有润滑滚。为了便于放置纱筒,所述的润滑槽为半圆弧结构。为了很大程度上减小纱的张力,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的润滑滚的截面为圆形。为了保证润滑槽能承受纱筒的重量,所述的润滑槽与双层纱架是一体成型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双层纱架,占地面积小,就等于多配置了一套染色球架,可以连续性生产,降低了原纱的损耗,节省了劳动力,还提高了染色生产效率,同时相应的降低了能耗。另外,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罗拉和润滑滚,可以使得染色后车张力变的可以控制,同时张力减小、张力均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双层纱架,2.纱筒,3.罗拉,4.润滑槽,5.润滑圈,21.纱筒杆。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的束状染色机的后车球架,具有双 ...
【技术保护点】
束状染色机的后车球架,其特征在于:具有双层纱架(1)、纱筒(2)和罗拉(3),所述的双层纱架(1)的两侧设置有润滑槽(4),润滑槽(4)内安置有纱筒(2)的纱筒杆(21),所述的双层纱架(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罗拉(3),所述的双层纱架(1)的上面悬挂有润滑滚(5)。
【技术特征摘要】
1.状染色机的后车球架,其特征在于:具有双层纱架(I)、纱筒(2)和罗拉(3),所述的双层纱架(I)的两侧设置有润滑槽(4),润滑槽(4)内安置有纱筒(2)的纱筒杆(21),所述的双层纱架(I)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罗拉(3),所述的双层纱架(I)的上面悬挂有润滑滚(5)。2.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