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三维立体骨架复合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6538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具体为一种建筑节能用三维立体骨架复合板的生产方法,解决内墙隔墙采用现有方法分别存在各自不同缺点的问题,包括用磷石膏、固体有机硅对膨胀珍珠岩一次处理;喷剂溶液配制,原料为聚乙烯醇粉、憎水乳胶粉、酰胺、液体有机硅和水;用喷剂溶液对膨胀珍珠岩颗粒二次处理;胶凝材料配制,原料为珍珠岩粉、水泥、HPMC、聚丙乙烯纤维和乳胶粉;按照1.4-2.5的压缩比,将骨料与凝胶材料混合,再与三维立体钢丝网架骨架压制成型;采用该复合板作内墙隔墙,可极大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不空鼓,不开裂,不脱落,具有防火、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潮等特点,是建筑节能墙体材料的换代产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材料,具体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大部分业主都会要求变更设计格局,改变建筑空间局部结构,因此就需要对房屋进行隔断,而目前市面上的隔墙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采用实心ASA材料隔墙,实心ASA材料隔墙容易出现裂缝,后期维护很麻烦; 2、采用轻钢龙骨隔墙,轻钢龙骨隔墙的强度,隔音等效果都不好; 3、采用GRC板材隔墙,容易出现开裂现象,空鼓、开裂,隔音效果不好; 4、采用玻璃隔墙,玻璃隔墙造价过高,一般用于办公区采光; 5、采用砖 砌隔墙,砖砌隔墙重量太大,会增加建筑物的负荷且隔音效果差; 6、采用木板隔墙,木板隔墙易变形,易发生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内墙隔墙采用上述几种方法分别存在各自不同缺点的问题,提供。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以膨胀珍珠岩颗粒、再生聚苯颗粒为骨料,其中膨胀珍珠岩颗粒由体积百分比为60-70%、18-3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和体积百分比为15-20%、30-5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构成,再生聚苯颗粒的体积百分比为15-20%,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制作三维立体钢丝网架骨架;(2)膨胀珍珠岩颗粒一次处理:将18-3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和30-5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提升至滚筒搅拌机内,再按照每立方米膨胀珍珠岩加入20公斤磷石膏和2公斤固体有机硅,搅拌10-15分钟,放置2-4小时;(3)喷剂溶液配制:按照每立方米膨胀珍珠岩配制,其中聚乙烯醇粉10-15公斤、憎水乳胶粉20-25公斤、酰胺8-10公斤、液体有机硅3_5公斤、水80公斤,将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喷剂溶液;(4)膨胀珍珠岩颗粒二次处理:将步骤(3)中配制好的喷剂溶液均匀喷洒于搅拌好并静置2-4小时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待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凝固后进行烘干;(5)胶凝材料配制: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0-20%、80目以上的珍珠岩粉、78.5-87%的水泥、0.2-0.5%的HPMC、0.3-0.5%的聚丙乙烯纤维和1_2%的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混合,搅拌机搅拌10-15分钟,得到胶凝材料;(6)按照1.4-2.5的压缩t匕,将1.4-2.5 m3的膨胀珍珠岩颗粒和再生聚苯颗粒与230-500 kg的凝胶材料混合,搅拌10-15分钟,得到混合材料,然后按照混合材料重量的80%将水均匀喷洒于混合材料表面;(7)将混合材料与三维立体钢丝网架骨架按照1.4-2.5的压缩比进行压制成型;(8)养护。本专利技术所述压缩比的含义为:比如压缩比为1.4,将1.4立方的骨料与400kg的胶凝材料用滚筒搅拌机搅拌10-15分钟,充分混合后再将水(按照混合材料重量的80%添加)均匀喷洒于混合材料表面,然后喷洒过水的混合材料经输送带输送至模具中冷压成型,压制I立方的成品复合板。上述方法中,膨胀珍珠岩颗粒进行一次处理时,所用固体有机硅与膨胀珍珠岩颗粒混合后,附着于颗粒表面,使膨胀珍珠岩具有憎水性,而磷石膏在经过搅拌后充分包裹于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利用其具有遇水迅速凝固的特性,使膨胀珍珠岩表面形成坚硬的外壳,提高膨胀珍珠岩颗粒的机械强度。喷剂溶液中,聚乙烯醇粉(PVA):由于PVA分子之间的高粘着性,PVA易成膜,形成的薄膜无色透明,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表面光洁而不发粘,耐溶性好;憎水乳胶粉具有良好的憎水性;酰胺可起增稠作用;液体有机硅可进一步提高膨胀珍珠岩的憎水处理效果。对膨胀珍珠岩颗粒二次处理时,将以上配比的喷剂溶液在均匀喷洒于处理后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后,能够进一步增强珍珠岩颗粒强度,能够减少机械冷压成型时的体积损耗,减少珍珠岩颗粒对水分的吸收,使胶凝材料中的水泥更多的与水反应,提高产品强度,耐久性,而且将固体有机硅和液体有机硅有机结合在一起对膨胀珍珠岩进行憎水处理,憎水率可达到98%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创新点在于胶凝材料的配方及配比,其中所含的珍珠岩粉具有分散性好,容重轻,导热系数低,具有以下作用:1、减少压缩时膨胀珍珠岩的体积损失,与胶凝材料一起在搅拌过程中充分分散后,填充于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隙;2、降低胶凝材料导热系数,80目珍珠岩粉在微观状态下呈多孔状结构 ,容重为160kg/m3 ;3、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情况下能使骨料珍珠岩颗粒与颗粒之间结合的更紧密,使各种辅料以及添加剂充分分散,以往的做法如果要使颗粒与颗粒直接结合的更紧密,必须要增加水泥用量。此外,水泥至少可采用32.5硅酸盐水泥,主要强度作用;磷石膏能提高产品强度和速凝效果;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改变水泥性能,增强内聚力,提高防水性,HPMC具有保水性,增稠性,后期养护时水分不会挥发过快;聚丙乙烯纤维可提高砌块抗破碎,抗冲击性能,增加砌块韧性和耐磨性。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珍珠岩粉首先进行憎水处理,方法是将浓度为30-35%的液体有机硅按照每吨珍珠岩粉添加200公斤有机硅溶液,然后进行烘干处理,使珍珠岩粉含水量< 2%。因为珍珠岩粉吸水性很强,在喷水搅拌过程中会吸收掉很多水分,会使水泥不能充分水化反应,加水过多会使胶凝材料分散性差,会导致生产效率低。因此,必须经过憎水处理,而且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浓度范围的液体有机硅,能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骨料中的再生聚苯颗粒是将回收的聚苯板及类似产品经粉碎后得到的,颗粒直径为3-5_。属于废物回收再利用,而且选用此粒径范围内的聚苯颗粒具有容重轻,导热系数低的优点。为了进一步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生产方法得到的复合板的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对其性能指标做了以下检验,具体见表1: 表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三维立体骨架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膨胀珍珠岩颗粒、再生聚苯颗粒为骨料,其中膨胀珍珠岩颗粒由体积百分比为60?70%、18?3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和体积百分比为15?20%、30?5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构成,再生聚苯颗粒的体积百分比为15?20%,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三维立体钢丝网架骨架;(2)膨胀珍珠岩颗粒一次处理:将18?3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和30?5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提升至滚筒搅拌机内,再按照每立方米膨胀珍珠岩加入20公斤磷石膏和2公斤固体有机硅,搅拌10?15分钟,放置2?4小时;(3)喷剂溶液配制:按照每立方米膨胀珍珠岩配制,其中聚乙烯醇粉10?15公斤、憎水乳胶粉20?25公斤、酰胺8?10公斤、液体有机硅3?5公斤、水80公斤,将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喷剂溶液;(4)膨胀珍珠岩颗粒二次处理:将步骤(3)中配制好的喷剂溶液均匀喷洒于搅拌好并静置2?4小时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待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凝固后进行烘干;(5)胶凝材料配制: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0?20%、80目以上的珍珠岩粉、78.5?87%的水泥、0.2?0.5%的HPMC、0.3?0.5%的聚丙乙烯纤维和1?2%的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混合,搅拌机搅拌10?15分钟,得到胶凝材料;(6)按照1.4?2.5的压缩比,将1.4?2.5?m3的膨胀珍珠岩颗粒和再生聚苯颗粒与230?500?kg的凝胶材料混合,搅拌10?15分钟,得到混合材料,然后按照混合材料重量的80%将水均匀喷洒于混合材料表面;(7)将混合材料与三维立体钢丝网架骨架按照1.4?2.5的压缩比进行压制成型;(8)养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三维立体骨架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膨胀珍珠岩颗粒、再生聚苯颗粒为骨料,其中膨胀珍珠岩颗粒由体积百分比为60-70%、18-3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和体积百分比为15-20%、30-5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构成,再生聚苯颗粒的体积百分比为15-20%,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三维立体钢丝网架骨架; (2)膨胀珍珠岩颗粒一次处理:将18-3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和30-50目的膨胀珍珠岩颗粒提升至滚筒搅拌机内,再按照每立方米膨胀珍珠岩加入20公斤磷石膏和2公斤固体有机硅,搅拌10-15分钟,放置2-4小时; (3)喷剂溶液配制:按照每立方米膨胀珍珠岩配制,其中聚乙烯醇粉10-15公斤、憎水乳胶粉20-25公斤、酰胺8-10公斤、液体有机硅3-5公斤、水80公斤,将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喷剂溶液; (4)膨胀珍珠岩颗粒二次处理:将步骤(3)中配制好的喷剂溶液均匀喷洒于搅拌好并静置2-4小时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待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凝固后进行烘干; (5)胶凝材料配制:将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峰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威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