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臀板翻转机构,包括支架、连接于支架上的臀板,支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侧支架,臀板包括分别与两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两侧板,臀板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当处于工作状态时,两侧板拼接在一起,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两侧板相分离,臀板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两侧板锁定于工作状态的锁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臀板设置成可翻转的结构,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弱病残的使用;并且本技术方案中将支架设置成高度可调,可以方便各个身高的人士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臀板翻转机构及连接有臀板翻转机构的转移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供老弱病残用的转移推车,包括可移动的底盘、连接于所述的底盘下方的多个轮子、固定于所述的底盘上的脚踏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底盘上方的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支架上的膝盖板、一个或多个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支架上的扶手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支架上的臀板。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臀板是固定连接于所述的支架上的,这就使得人要站到所述的转移推车上时,需要从臀板下面钻进去,然后站到脚踏板上,这对老弱病残人士来说是极为不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转动的臀板翻转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有可转动的臀板翻转机构的供老弱病残人士使用的转移推车。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臀板翻转机构,包括支架、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臀板,所述的支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侧支架,所述的臀板包括分别与所述的两侧支架相转动连接的两侧板,所述臀板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当处于工作状态时,两所述的侧板拼接在一起,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两所述侧板相分离,所述的臀板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两所述的侧板锁定于工作状态的锁定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的臀板的前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的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润滑套,所述的转轴能够转动地插设在所述的润滑套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轴的一端部伸出所述的润滑套,且所述的转轴的伸出所述的润滑套的端部上通过螺钉设有防止所述的转轴从所述的润滑套内滑脱的挡片。更近一步地,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臀板的前端部和所述的润滑套的后端部两个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杆、开设于所述的臀板的前端部和所述的润滑套的后端部两个中的另一个上的凹槽,所述的限位杆沿着所述的凹槽滑动地设置,所述的转轴的轴心线方向与所述的臀板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的凹槽呈圆弧状,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的限位杆与所述凹槽的一端部相抵;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的限位杆与所述的凹槽的另一端部相抵。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臀板的前端部开设有所述的凹槽,所述的润滑套的后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的限位杆。 一种采用所述的臀板翻转机构的转移推车,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底盘、多个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底盘下方的轮子、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的底盘之间的脚踏板、位于所述的脚踏板的上方的膝盖板,两所述的支架的下端部分别与两所述的底盘相固定连接,所述的膝盖板固定连接于两所述的支架之间,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两所述的侧板共面,人坐在所述的臀板上,脚踩在所述的脚踏板,膝盖顶住所述的膝盖板;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人可握住所述的支架使自己站立或半站在所述的脚踏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底盘上的底支架、可沿着高度方向与所述的底支架的上端部滑动连接的上支架。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膝盖板的左右两侧部分别与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的底支架相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上支架的上端部的扶手,所述的臀板分别与所述的扶手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更进一步地,两所述的扶手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前后左右是根据人坐在转移推车中的前后左右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臀板设置成可翻转的结构,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弱病残的使用;并且本技术方案中将支架设置成高度可调,可以方便各个身高的人士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转移推车的爆炸示意 附图2为转移推车的立体 附图3为转移推车的俯视 图(非工作状态); 附图4为转移推车的俯视图(工作状态); 附图5为转移推车的主视 其中:1、底盘;2、轮子;3、支架;4、臀板;5、转轴;6、润滑套;7、螺钉;8、挡片;9、膝盖板;10、扶手;12、脚踏板;13、连接杆;14、凹槽;15、底支架;16、上支架;31和32、两侧支架;41和42、两侧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附图1所示,一种臀板翻转机构,包括支架3、连接于支架3上的臀板4,支架3包括位于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侧支架31,32,其中31为左侧支架,32为右侧支架,臀板4包括分别与两侧支架31,32相转动连接的两侧板41,42,其中41为左侧板,42为右侧板,臀板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当处于工作状态时,两侧板41,42拼接在一起,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两侧板41,42相分离。其中,臀板4的前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5,支架3上固定连接有润滑套6,转轴5能够转动地插设在润滑套6内,转轴5的一端部伸出润滑套6,且转轴5的伸出润滑套6的端部上通过螺钉7设有防止转轴5从润滑套6内滑脱的挡片8。 臀板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两侧板41,42锁定于工作状态的锁定机构。如图1所示,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润滑套6的后端部上的限位杆、开设于臀板4的前端部的凹槽14,无图所示,锁定机构也可包括固定连接于臀板4的前端部的限位杆、开设于润滑套6的后端部上的凹槽14,限位杆沿着凹槽14滑动地设置,转轴5的轴心线方向与臀板4所在的平面相平行,臀板4从工作状态转换到非工作状态时,臀板4绕着转轴5向上转动,凹槽14呈垂直于转轴5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不闭合的圆环状,当处于工作状态时,限位杆与凹槽14的一端部相抵;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限位杆与凹槽14的另一端部相抵。如附图1至5所示,一种采用臀板翻转机构的转移推车,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底盘1、多个固定设置于底 盘1下方的轮子2、固定连接于两个底盘I之间的脚踏板12、位于脚踏板12的上方的膝盖板9,两支架3的下端部分别与两底盘I相固定连接,膝盖板9固定连接于两支架3之间,支架3包括固定连接于底盘I上的底支架15、可沿着高度方向与底支架15的上端部滑动连接的上支架16,膝盖板9的左右两侧部分别与位于左右两侧的底支架15相固定连接,支架3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上支架16的上端部的扶手10,臀板4分别与扶手10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两扶手10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两侧板41,42共面,人坐在臀板4上,脚踩在脚踏板12,膝盖顶住膝盖板9 ;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人可握住支架3使自己站立或半站在脚踏板12上。具体使用方法:当老人需要从床上转移到转移推车上时,两侧板41、42分别向上翻动,人可以很方便的将脚踩在脚踏板12上,双手握住扶手10,使自己站立或半站在转移推车上,此时,将两侧板41、42向下翻转,两侧板41、42共面,人可坐在两侧板41、42组成的臀板4上,膝盖可抵住膝盖板,如果老人身高很高,可以调节将上支架16向上滑动,从而可以调节臀板4的高度,方便老人乘坐。本转移推车体积小、重量轻,能够轻松的通过门、走廊等狭窄处,方便灵活,可以很大的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臀板翻转机构,包括支架(3)、连接于所述支架(3)上的臀板(4),所述的支架(3)包括位于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侧支架(31,3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臀板(4)包括分别与所述的两侧支架(31,32)相转动连接的两侧板(41,42),所述臀板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当处于工作状态时,两所述的侧板(41,42)拼接在一起,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两所述侧板(41,42)相分离,所述的臀板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两所述的侧板(41,42)锁定于工作状态的锁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臀板翻转机构,包括支架(3)、连接于所述支架(3)上的臀板(4),所述的支架(3)包括位于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侧支架(31,3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臀板(4)包括分别与所述的两侧支架(31,32)相转动连接的两侧板(41,42),所述臀板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当处于工作状态时,两所述的侧板(41,42)拼接在一起,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两所述侧板(41,42)相分离,所述的臀板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两所述的侧板(41,42)锁定于工作状态的锁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臀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臀板(4)的前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5 ),所述的支架(3 )上固定连接有润滑套(6 ),所述的转轴(5 )能够转动地插设在所述的润滑套(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臀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5)的一端部伸出所述的润滑套(6),且所述的转轴(5)的伸出所述的润滑套(6)的端部上通过螺钉(7)设有防止所述的转轴(5)从所述的润滑套(6)内滑脱的挡片(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臀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臀板(4)的前端部和所述的润滑套(6)的后端部两个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杆、开设于所述的臀板(4)的前端部和所述的润滑套(6)的后端部两个中的另一个上的凹槽(14),所述的限位杆沿着所述的凹槽(14)滑动地设置,所述的转轴(5)的轴心线方向与所述的臀板(4)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的凹槽(14)呈圆弧状,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的限位杆与所述凹槽(14)的一端部相抵;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的限位杆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忠,燕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康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