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制冷的冷柜及其使用与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267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独立制冷的冷柜及其使用与制造方法,采用独立式制冷单元,制冷单元包括蒸发机组与冷凝机组在内的主要制冷部件。在使用状态下,制冷单元的蒸发间室对接于柜体内部的循环风道,且制冷单元与柜体之间进行电源与控制系统的电信号连接。在维修时,可将制冷单元完全地从柜体内部抽取出来,可通过直接更换相同型号的制冷单元而不影响冷柜的连续使用,提高食品保鲜度。制冷单元具有独立式整体结构而装配于柜体内部或从柜体内完全地抽取出来;在储藏间室中,在进气口一侧、沿进气方向设置一带有数个通气口的导风板,导风板沿垂向从储藏间室的顶端延伸至底端;沿空气导出所述出气口的垂直方向,设置有阻碍气流直接导出的一底部托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供冷饮或冷食销售与展示的冷柜及其使用与制造方法,具体地该冷柜具有独立式制冷单元,属于商用电器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向消费者提供冷饮或冷食的商用冷柜主要分为立式或卧式2种外型结构,由于普遍地配置于餐饮店、酒吧、商场等公共场所而受到室内空间的限制,在提供及时、方便的冷链供应同时,维护维修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包括压缩机、风机在内的冷凝机组维修,因为冷凝机组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冷柜的底架固连,冷柜一旦装配完成,除非割断制冷管路,否则机组就不能活动;切断管路,不但浪费制冷剂,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冷凝机组一般位于冷柜底部,其维修空间较为狭小,维修时费时费力。更为棘手的问题是,商用冷柜因维修或更换而暂时性停止使用,柜内食品需搬离冷柜,从而影响到食品的保鲜,给商家带来了诸多使用烦恼。如下述在先申请专利,申请号ZL200920022960,名称一种制冷展示柜,其方案是冷柜包括有保温腔体与底架,在底架内部设置有包括冷凝器、冷凝风机、压缩机和蒸发盘的机组底架,机组底架的两侧分别与设在冷柜底架底部两侧的两滚珠滑轨固连,在机组底架外端一侧还设有锁紧机构。维修时,旋出锁紧螺栓,抽拉机组底架,即可将冷凝机组从冷柜底架中拉出,使维修空间变大,方便维修。维修完毕后,将机组底架退回正常位置,旋紧锁紧螺栓,即可将机组底架固定。上述在先申请专利,冷凝机组在内的机组底架仅能从柜体部分抽出,目的是提高维修空间,但是冷凝机组与蒸发器在内的蒸发机组之间还连接有制冷管路,如何在不影响管路连接的情况下抽出冷凝机组,上述专利并未给予充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无法从方案中得出启示,毕竟现有技术公开的制冷管路较常见的采用铜、铝或铜铝合金等硬性材料,还无法做到弹性伸缩而满足冷凝机组抽拉位移。若冷柜需返厂维修、或是为不影响正常营业而直接更换制冷单元的话,上述专利显然无法满足此类要求。同时,上述专利中并未就柜体内部的冷却空气循环结构与方式,提出更为合理地改进方案。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用独立式制冷单元,制冷单元包括蒸发机组与冷凝机组在内的主要制冷部件。在使用状态下,制冷单元的蒸发间室对接于柜体内部的循环风道,且制冷单元与柜体之间进行电源与控制系统的电信号连接。在维修时,可将制冷单元完全地从柜体内部抽取出来,既可不受空间条件限制而实施检修,且可通过直接更换相同型号的制冷单元而不影响冷柜的连续使用,提高食品保鲜度。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改进柜体内部的冷却空气循环结构与方式,以将冷却空气更为均衡地流经食品储藏区域,不存在流通盲区。专利技术目的还在于,实现更为合理的冷却空气定向流动,以提高整机热交换效率,进而缩短开停机间隔时间,降低用电量。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所述的具有抽取式制冷单元的冷柜包括有:柜体,储藏间室,用于封闭储藏间室的门体,在柜体的内部、储藏间室的端部设置有制冷单元。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制冷单元具有独立式整体结构而装配于柜体内部或从柜体内完全地抽取出来;制冷单元具有相互间隔开、并连通有冷媒循环管路的冷凝间室和蒸发间室;制冷单元装配于柜体后,蒸发间室与储藏间室构成密闭的对接式结构,蒸发间室的内腔与储藏间室的循环风道相连通;在制冷单元与储藏间室的对接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冷柜电源与控制系统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分别连通制冷单元内的各制冷部件;在储藏间室中,在进气口 一侧、沿进气方向设置一带有数个通气口的导风板,导风板沿垂向从储藏间室的顶端延伸至底端;沿空气导出所述出气口的垂直方向,设置有阻碍气流直接导出的一底部托盘。如上述基本方案,所述制冷单元可独立地实施制造与检修,如完成抽空、灌注制冷齐U、电检、检漏等生产与检修工序,通电后制冷单元可独立运行,而无需受限于使用空间和柜体的生产。由于采用独立式、可从柜体内部完全地抽取出来的制冷单元,一旦冷柜出现使用故障,不必将冷柜整体返厂、可直接现场更换新的制冷单元即可、且更换制冷单元也不必专业的售后服务技工来操作,大大地方便了商家的使用。通过冷柜柜体结构与循环风道的设计优化,可实现不同容积的柜体采用同一种可抽取式制冷单元,有助于实现单独制造与组合使用。导风板与底部托盘分别与储藏间室内壁之间,形成了冷却空气定向流动的收集、与收集通道,从蒸发间室导入储藏间室的冷却空气能够全部地覆盖食品储藏区域,使得内部储藏温度分布更为均衡。在进一步地提高冷却空气分布均匀性,可采取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在导风板上、沿储藏间室的垂向、横向的通长方向上,均设置有通气口。为防止冷却空气因集中于远端收集通道而形成局部压力过小、流动速度受限的问题,同时若在储藏间室内增加辅助风扇,则会相应地提高运行噪音,相对较为可行的优选方案是,在底部托盘上设置有通气口,即部分空气可经此类通气口以较短的路径返回蒸发间室,进而降低针对蒸发风机功率、或是其他储藏间室内部辅助风扇的装配数量。为提高制冷使用时,制冷单元向柜体内部提供冷气的对流效率,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所述的蒸发间室在对接储藏间室的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隔板,即蒸发间室设置有定向的空气流入与流出通道;且蒸发器与蒸发风机设置于隔板的同一侧,以提高吸气与吹气时流经蒸发器表面的空气流量与压力。为进一步地改善制冷状态下制冷单元与柜体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的蒸发间室,在其壳体、隔板与储藏间室对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胶条。基于上述独立制冷的冷柜结构设计,在本专利技术设计构思的启发下,同时还可实现下述冷柜使用方法:设置于储藏间室端部的制冷单元,整体地装配于柜体内部,蒸发间室与储藏间室构成密闭的对接式结构,蒸发间室的内腔与储藏间室构成循环风道;在蒸发间室热交换后的冷却空气导入储藏间室,沿由导风板与储藏间室内壁形成的排放通道分散地进入食品储藏区;在储藏间室热交换后的空气,沿相对于出气口的最远端进入由底部托盘与储藏间室内壁形成的收集通道,随后集中地进入蒸发间室;通过电连接器向制冷单元提供电源,制冷单元的各制冷部件受控于冷柜的控制系统;制冷单元从柜体内完全地取出以检修或更换整个制冷单元。为更为显著地提高冷却空气分布的均匀性,冷却空气沿储藏间室垂向、横向的通长方向上进入食品储藏区以均衡储藏温度。为防止打开门体后、或是门体关闭不严的情况下,减少冷却空气的流失,可采取以下优化方案,即冷却空气在门体内侧形成外侧端气帘以防止冷却空气外泄。为避免出现冷却空气的流经盲区,冷却空气在储藏间室内的流经路线,包括从导风板至底部托盘的最远距离。基于上述独立制冷的冷柜结构改进,在本专利技术设计构思的启发下,同时还可实现下述冷柜制造方法:在柜体内部设置有储藏间室、以及容纳制冷单元的空间,在容纳制冷单元的空间两侧设置有一组滑道,以将制冷单元装配于柜体内部或从柜体内完全地抽取出来;在制冷单元的底架上,相互隔开地设置冷凝间室与蒸发间室,并通过冷媒循环管路连通两者的制冷部件;对照储藏间室的进出风结构加工蒸发间室的对接式结构,以实现蒸发间室的内腔与储藏间室的循环风道相连通;在制冷单元与储藏间室的对接处,设置用于连接冷柜电源与控制系统的电连接器,将电连接器分别连通制冷单元内的各制冷部件;在储藏间室的进气口一侧、沿进气方向设置一带有数个通气口的导风板,导风板沿垂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独立制冷的冷柜,包括有柜体(100)、储藏间室(200)和用于封闭储藏间室(200)的门体(300),在柜体(100)的内部、储藏间室(200)的端部设置有制冷单元(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单元(400)具有独立式整体结构而装配于柜体(100)内部或从柜体(100)内完全地抽取出来;制冷单元(400)具有相互间隔开、并连通有冷媒循环管路的冷凝间室(41)和蒸发间室(42);制冷单元(400)装配于柜体(100)后,蒸发间室(42)与储藏间室(200)构成密闭的对接式结构,蒸发间室(42)的内腔与储藏间室(200)的循环风道相连通;在制冷单元(400)与储藏间室(200)的对接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冷柜电源与控制系统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分别连通制冷单元(400)内的各制冷部件;在储藏间室(200)中,在进气口(21)一侧、沿进气方向设置一带有数个通气口的导风板(23),导风板(23)沿垂向从储藏间室(200)的顶端延伸至底端;沿空气导出所述出气口(22)的垂直方向,设置有阻碍气流直接导出的一底部托盘(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制冷的冷柜,包括有柜体(100)、储藏间室(200)和用于封闭储藏间室(200)的门体(300),在柜体(100)的内部、储藏间室(200)的端部设置有制冷单元(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单元(400)具有独立式整体结构而装配于柜体(100)内部或从柜体(100)内完全地抽取出来; 制冷单元(400)具有相互间隔开、并连通有冷媒循环管路的冷凝间室(41)和蒸发间室(42); 制冷单元(400)装配于柜体(100)后,蒸发间室(42)与储藏间室(200)构成密闭的对接式结构,蒸发间室(42)的内腔与储藏间室(200)的循环风道相连通; 在制冷单元(400)与储藏间室(200)的对接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冷柜电源与控制系统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分别连通制冷单元(400)内的各制冷部件; 在储藏间室(200 )中,在进气口( 21) —侧、沿进气方向设置一带有数个通气口的导风板(23),导风板(23)沿垂向从储藏间室(200)的顶端延伸至底端; 沿空气导出所述出气口(22)的垂直方向,设置有阻碍气流直接导出的一底部托盘(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制冷的冷柜,其特征在于:在导风板(23)上、沿储藏间室(200 )的垂向、横向的通长方向上,均设置有通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独立制冷的冷柜,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托盘(24)上设置有通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独立制冷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间室(42),在对接储藏间室(200)的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隔板(45);蒸发器(8)与蒸发风机(4)设置于隔板(45)的同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立制冷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间室(42),在其壳体、隔板(45)与储藏间室(200)对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胶条(9)。6.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权项所述独立制冷的冷柜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储藏间室(200)端部的制冷单元(400),整体地装配于柜体(100)内部,蒸发间室(42)与储藏间室(200)构成密闭的对接式结构,蒸发间室(42)的内腔与储藏间室(200)构成循环风道; 在蒸发间室(42)热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太峰弓皓姜振华曲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力商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