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925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3: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支架具体包括:底面,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三端;第一侧壁面,通过底面的第一端垂直于底面延伸而成第一侧壁面,其中,第一侧壁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侧壁面的第一端连接于底面的第一端;第二侧壁面,通过底面的第二端垂直于底面延伸而成第二侧壁面,其中,第二侧壁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二侧壁面的第一端连接于底面的第二端,其中,底面,第一侧壁面,第二侧壁面共同形成‘凹’字形结构,容置机箱装置;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任意设置在底面的第三端,和/或第一侧壁面的第三端,和/或第二侧壁面的第三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具有多种形态,比如台式电子设备的形态,台式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装置和机箱装置在物理上是可以分离的,在台式电子设备的使用时,会使用各类连接线将两者相互连接起来。而本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的机箱装置和显示器装置在物理上是分离的,不方便使用或者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箱装置和显示器装置在物理上是分离的,不方便使用或者携带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支架,所述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机箱装置,所述支架能够和所述机箱装置在物理上连接或者分离,所述支架具体包括:底面,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三端;第一侧壁面,通过所述底面的第一端垂直于所述底面延伸而成所述第一侧壁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面的第一端;第二侧壁面,通过所述底面的第二端垂直于所述底面延伸而成所述第二侧壁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二侧壁面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面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底面,所述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二侧壁面共同形成‘凹’字形结构,容置所述机箱装置;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任意设置在所述底面的第三端,和/或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三端,和/或所述第二侧壁面的第——-丄山可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窄面,通过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二端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并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面的方向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窄面的第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结构,对所述机箱装置进行位置限定;第二窄面,通过所述第二侧壁面的第二端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面,并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的方向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窄面的第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结构,对所述机箱装置进行位置限定。可选的,所述底面具有第一通孔。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壁面具有滑轨和一斜缝,所述滑轨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二端。可选的,所述第一窄面和所述第二窄面中具有第二通孔。另一方面,本技术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机箱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支架,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框体架,所述框体架的第一面具有和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突起结构,所述框体架的第二面具有第二突起结构。可选的,所述框体架的第一面的两端还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内置盒,其中,所述内置盒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螺孔,与所述支架中的第二窄面中的第二通孔对应,所述内置盒的第二表面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从所述内置盒的第二表面穿设,经过所述内置盒到达所述内置盒的第一表面,并与所述支架中的第一窄面中的第二通孔对应。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凹型支架,其中,所述凹型支架包括第一凹陷端和第二凹陷端,其中,所述第一凹陷端具有从所述第一凹陷端延伸出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凹陷端具有具有从所述第一凹陷端延伸出的第二斜面,其中,所述第二斜面上具有弹片,所述弹片和所述支架中的第一侧壁面上的斜缝卡合。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在本申请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支架,该支架通过底面,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的结合,并且在底面,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选择性的设置了第一限位结构,能够容置机箱装置,并且使机箱装置在容置于支架时,能够对机箱装置进行定位。进一步的,在第一窄面和第二窄面设置了第二限位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对机箱装置进行定位。进一步的,在底面上设置了第一通孔,以及在第一窄面以及第二窄面设置了第二通孔,能够和电子设备的其他配件进行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本申请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在电子设备中提供了一种框体架,通过框体架的第一突起结构和第一通孔对应,将机箱装置容置于框体架中,框体架的第二突起结构通过和显示器装置连接,可以将机箱和显示器进行连接。进一步的,在电子设备中设置了内置盒,将电池或者光驱等器件容置于内置盒中,然后将内置盒连接于支架上,可以进一步的完善电子设备的功能或为电子设备进行供电。进一步的,电子设备中还设置了凹形支架,通过凹形支架容置电池或者电源适配器,然后将其连接于支架中,可以为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电源线暴露在外,具有方便收纳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电子设备中使用了框体架连接支架和固定板,能够使电子设备中的机箱装置和显示器装置的连接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A-图1F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箱装置的示意图;图3A-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框体架的示意图;图4A-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置盒的示意图;图5A-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凹形支架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箱装置容置于支架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置盒连接在装载有机箱装置的支架中的示意图;图8A-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凹形支架卡合于支架中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电子设备中各个装置装载完成之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箱装置和显示器装置在物理上是分离的,不方便使用或者携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其总体思路如下。本申请提供了一个符合VESA标准的支架,可以为机箱装置提供各类配件的挂接,同时,能够支持多种应用场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目前,在台式电子设备的领域中,台式电子设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机箱装置和显示器装置,而机箱装置在又具有大体积的机箱装置和小体积的机箱装置之分,大体积的机箱装置将所有器件都容置于其中,而小体积的机箱装置设计,仅在机箱装置中装载必要的芯片比如CPU芯片,而非必要的器件比如光驱,硬盘等,则设计在另外的部分。下面,我们以小体积的机箱装置举例说明本申请的支架,而大体积的机箱装置使用的支架类似。实施例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支架,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机箱装置,支架能够和机箱装置在物理上连接或者分离。其中,支架具体包括:底面10,包括第一端101和与第一端101相对的第二端102,第三端103。第一侧壁面 11,通过底面10的第一端101垂直于底面10延伸而成第一侧壁面11,其中,第一侧壁面11包括第一端111,第二端112和第三端113,第一侧壁面11的第一端111连接于底面10的第一端101。第二侧壁面12,通过底面10的第二端102垂直于底面10延伸而成第二侧壁面12,其中,第二侧壁面12包括第一端121,第二端122和第三端123,第二侧壁面12的第一端121连接于底面10的第二端102。其中,底面10,第一侧壁面11,第二侧壁面12共同形成‘凹’字形结构,容置机箱>J-U ρ α装直。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任意设置在底面10的第三端103,和/或第一侧壁面11的第三端113,和/或第二侧壁面12的第三端123。进一步的,底面10具有第一通孔00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孔001的数目和形状大小不做限定,第一通孔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所述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机箱装置,所述支架能够和所述机箱装置在物理上连接或者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体包括:?底面,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三端;?第一侧壁面,通过所述底面的第一端垂直于所述底面延伸而成所述第一侧壁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面的第一端;?第二侧壁面,通过所述底面的第二端垂直于所述底面延伸而成所述第二侧壁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二侧壁面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面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底面,所述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二侧壁面共同形成‘凹’字形结构,容置所述机箱装置;?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任意设置在所述底面的第三端,和/或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三端,和/或所述第二侧壁面的第三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所述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机箱装置,所述支架能够和所述机箱装置在物理上连接或者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体包括: 底面,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三端; 第一侧壁面,通过所述底面的第一端垂直于所述底面延伸而成所述第一侧壁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面的第一端; 第二侧壁面,通过所述底面的第二端垂直于所述底面延伸而成所述第二侧壁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二侧壁面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面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底面,所述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二侧壁面共同形成‘凹’字形结构,容置所述机箱装置; 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任意设置在所述底面的第三端,和/或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三端,和/或所述第二侧壁面的第三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 第一窄面,通过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第二端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并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面的方向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窄面的第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结构,对所述机箱装置进行位置限定; 第二窄面,通过所述第二侧壁面的第二端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面,并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的方向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窄面的第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结构,对所述机箱装置进行位置限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