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864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其包括壳体(1)、高温介质入口(9)、高温介质出口(8)和冷却介质放空口(10),所述采样器包括高温介质管路,所述高温介质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且所述高温介质入口(9)设置在高温介质管路的入口端,所述高温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高温介质管路的出口处;在所述壳体(1)和高温介质管路之间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放空口(10)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效果好且能耗低,其密封性好,使得高温介质不易泄露。(*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高温介质采集装置,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
技术介绍
高温介质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通常需要对高温介质进行采样分析,主要由于以下两个原因1)高温介质对生产工艺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介质成分的变化或介质对后续生产过程的影响,如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轮机入口烟气的采样,对吸附脱硫装置高温换热器前高温油气的采样;2)高温中间产物对设备的影响,通常需要对任何中间高温产品的采样,以掌握高温介质中的成分对设备的危害或对最终产品的影响,随后制定防范措施。然而,对高温介质进行采样,由于介质温度过高,存在人身烫伤的安全隐患,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冷却介质对高温机制进行冷却之后再采样,而现有的采样器一般采用循环水或非净化风作为冷却介质,这样不但增加了装置的能耗,而且采用上述冷却介质,使工艺流程更复杂,造成现行采样器操作流程复杂,采样操作步骤繁琐等缺陷。此外,现有的采样器流程复杂,静密封点较多,从而增加了可能的高温介质泄露点,增加了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高温介质采样器能耗高、流程复杂不易于操作、高温介质易泄露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在容器壳体内置静态冷却介质,利于换热且能耗低,采用密封性好的材质减少高温介质泄露的危险,且内部换热管采用换热系数高的材质,换热效果好。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其包括壳体1、高温介质入口9、高温介质出口 8和冷却介质放空口 10,所述采样器包括高温介质管路,所述高温介质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I的内;且所述高温介质入口 9设置在高温介质管路的入口端,所述高温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高温介质管路的出口处;在所述壳体I和高温介质管路之间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放空口 10设置在所述壳体I的底端。在具体的实施中,为了实现高温介质被冷却的目的,所述高温介质管路布满设置在采样器的壳体I内,且包括至少一根管路,所述管路为直管或盘管中的一种;所述管路的顶端探出所述壳体I的上侧部所述高温介质入口 9位于所述壳体I侧壁上端,所述高温介质出口 8位于所述壳体I侧壁下端。实施例中,所述高温介质管路包括一根管路,且管路为盘管2,所述壳体I内由上至下布满且螺旋盘绕设置盘管2 ;所述盘管2的入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入口 9连接;所述盘管2的出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出口 8连接。在具体的实验中,为了具体控制高温介质的流量,在所述高温介质入口 9处设置有流量控制单元,所述流量控制单元包括一组配对法兰3和针阀4,该组配对法兰3包括两个配对法兰,其分别与针阀4的两端连接。在具体的应用中,所述壳体I为圆筒状,且与大气连通;在所述壳体I内填充有冷却介质;且在所述冷却介质放空口 10与壳体I底面之间连有单丝短节5和球阀6,该单丝短节5位于该壳体I和该球阀6之间。在所述壳体I与所述高温介质管路之间的所述冷却介质为水。所述盘管2为内径IOmm的铜盘管。所述壳体I的高度为O. 5m,所述盘管2在该壳体I内布置25排。所述壳体I的四周侧壁由流体碳钢管制成,该壳体I的底面由碳素钢板制成。所述采样器还包括支腿7,所述支腿7无需固定在某一位置,为可移动支腿,因此采样器可整体移动,且所述支腿7设置在所述壳体I的底部。在本技术的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中,所述壳体I用于承装冷却介质与盘管2,冷却介质由壳体I上部直接装入,所述盘管2内通入高温气体,为高温气体和冷却介质的换热提供平台,所述配对法兰3和针阀4连接在一起,用于连接盘管2入口和高温介质入口9,以对高温气体进行节流和降压,所述针阀4开启后使高温气体通入所述盘管2,所述单丝短节5和球阀6位于所述壳体I的底部且与所述冷却介质放空口 10相连,用于置换新鲜冷却介质,所述支腿7用于支撑整个采样器的重量。本技术的采样过程如下壳体内装满冷却介质,通常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缓慢打开壳体上部针阀,打开幅度不要过大,稍微开启针阀即可,高温气体进入盘管经与盘管之间、壳体内的冷却介质换热后,缓慢流出少量高温介质以置换盘管内残存的气体或液体,然后关闭壳体上部针阀,重复上述打开针阀、通入高温气体、置换残存气体或液体的过程三次,以确保盘管内充满待测高温气体,其他气体或液体已全部排出,保证采样真实准确,然后在高温介质出口接好采样袋(介质为气体)或采样瓶(介质为液体),再次缓慢打开壳体上部针阀(开启幅度不要过大),在采样袋或采样瓶中接入样品,直至收集的样品总量满足之后分析样品实验的需要,关闭壳体上部针阀,结束采样。本技术在容器壳体内置冷却介质,其处于静态,利于换热且能耗低,壳体采用流体碳钢管,密封性好,减少高温介质泄露的危险,且换热盘管采用换热系数高的材质,并螺旋盘绕布满整个壳体,换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盘管、3-配对法兰、4-针阀、5-单丝短节、6_球阀、7-支腿、8_高温介质出口、9-高温介质入口、10-冷却介质放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所示,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其包括壳体1、高温介质入口 9、高温介质出口 8和冷却介质放空口 10,所述采样器包括高温介质管路,所述高温介质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I的内;且所述高温介质入口 9设置在高温介质管路的入口端,所述高温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高温介质管路的出口处;在所述壳体I和高温介质管路之间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放空口 10设置在所述壳体I的底端。实施例中,所述高温介质管路包括一根管路,且管路为盘管2,所述壳体I内由上至下布满且螺旋盘绕设置盘管2 ;所述盘管2的入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入口 9连接;所述盘管2的出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出口 8连接。在具体的实验中,为了具体控制高温介质的流量,在所述高温介质入口 9处设置有流量控制单元,所述流量控制单元包括一组配对法兰3和针阀4,该组配对法兰3包括两个配对法兰,其分别与针阀4的两端连接。在具体的应用中,所述壳体I为圆筒状,且与大气连通;在所述壳体I内填充有冷却介质;且在所述冷却介质放空口 10与壳体I底面之间连有单丝短节5和球阀6,该单丝短节5位于该壳体I和该球阀6之间。在所述壳体I与所述高温介质管路之间的所述冷却介质为水。所述盘管2为内径IOmm的铜盘管。所述壳体I的高度为O. 5m,所述盘管2在该壳体I内布置25排。所述壳体I的四周侧壁由流体碳钢管制成,该壳体I的底面由碳素钢板制成。为了实现可移动的目的,所述采样器还包括支腿7,所述采样器还包括支腿7,所述支腿7无需固定在某一位置,因此采样器可整体移动,且所述支腿7设置在所述壳体I的底部。采样过程如下缓慢打开壳体上部针阀,开启幅度不要过大,使高温气体进入盘管经与盘管之间、壳体内的冷却介质换热后,缓慢流出少量高温介质以置换盘管内残存的气体或液体,然后关闭壳体上部针阀,重复上述过程三次,以确保盘管内充满待测高温气体,其他气体或液体已全部排出,然后在盘管下部出口接好采样袋(介质为气体)或采样瓶(介质为液体),再次缓慢打开壳体上部针阀,在采样袋或采样瓶中接入样品,直至收集的样品总量足以用于后续实验,关闭壳体上部针阀,结束采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其包括壳体(1)、高温介质入口(9)、高温介质出口(8)和冷却介质放空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包括高温介质管路,所述高温介质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且所述高温介质入口(9)设置在高温介质管路的入口端,所述高温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高温介质管路的出口处;?在所述壳体(1)和高温介质管路之间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放空口(10)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其包括壳体(I)、高温介质入口(9)、高温介质出口(8)和冷却介质放空口(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器包括高温介质管路,所述高温介质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I)的内;且所述高温介质入口(9)设置在高温介质管路的入口端,所述高温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高温介质管路的出口处; 在所述壳体(I)和高温介质管路之间填充有冷却介质; 所述冷却介质放空口(10)设置在所述壳体(I)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介质管路布满设置在采样器的壳体(I)内,且包括至少一根管路,所述管路为直管或盘管中的一种;所述管路的顶端探出所述壳体(I)的上侧部, 所述高温介质入口(9)位于所述壳体(I)侧壁上端,所述高温介质出口(8)位于所述壳体(I)侧壁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介质管路包括一根管路,且管路为盘管(2),所述壳体(I)内由上至下布满且螺旋盘绕设置盘管⑵;所述盘管⑵的入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入口(9)连接;所述盘管(2)的出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出口(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高温介质采样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高温介质入口(9)处设置有流量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久松艾中秋何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