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春云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2463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包括可相互闭合并设置有把手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及设置在箱盖内部的试管架,其中,所述试管架为水平设置并和第一箱盖及第二箱盖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试管架上设置有4-16个试管窝;所述第一箱盖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应广泛;同时,使用时可转移很多试管,并且防止试管倾倒而液体溅出,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
技术介绍
目前,检验科通常需要将采集好的装有液体标本的试管进行转移,但现在没有一个适合的工具,都是人力进行搬运,往往费时费力还容易使样品洒出,不利于医务工作者对液体样品的检测。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以更好的解决对装有液体标本的试管的转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致力于更好的解决对装有液体标本的试管的转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包括可相互闭合并设置有把手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及设置在箱盖内部的试管架,其中,所述试管架为水平设置并和第一箱盖及第二箱盖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试管架上设置有4-16个试管窝;所述第一箱盖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上述多加热组件的开关设置在第二箱盖的一个侧面。上述试管窝的直径为O. 5_3cm。上述箱盖的长、宽和高之比为3-6 2-4 4-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结构简单,适应广泛;同时,使用时可转移很多试管,并且防止试管倾倒而液体溅出,提供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完全打开时的结构图;其中,1-第一箱盖,2-第二箱盖,3-试管架,4-转动轴,5-试管窝,6-把手,7-加热组件,8-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对装有液体标本的试管的转移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接下来具体说明该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图1示出本技术的完全打开时的结构图。该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包括可相互闭合并设置有把手6的第一箱盖I和第二箱盖2及设置在箱盖内部的试管架3,其中,所述试管架3为水平设置并和第一箱盖I及第二箱盖2通过转动轴4连接;所述试管架3上设置有4-16个试管窝5 ;所述第一箱盖I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7,加热组件7包括电源,加热棒和开关及连接各组件的导线。使用时,将试管放在试管窝5中,闭合第一箱盖I和第二箱盖2,另外,可根据当时的室温情况选择打开加热组件7或者关闭加热组件7,对该试管转移箱进行温度的控制。上述多加热组件7的开关8设置在第二箱盖2的一个侧面,如图所示,优先设置在装有把手6的一面,方便控制。上述试管窝5的直径为O. 5-3cm,可适应不同的试管规格。上述箱盖的长、宽和高之比为3-6 2-4 4-8,不同的容量和形状,适合不同的试管。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在详述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体,这些变体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构思之内。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仅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包括可相互闭合并设置有把手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及设置在箱盖内部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为水平设置并和第一箱盖及第二箱盖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试管架上设置有4?16个试管窝;所述第一箱盖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检验科用试管转移箱,包括可相互闭合并设置有把手的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及设置在箱盖内部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管架为水平设置并和第一箱盖及第二箱盖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试管架上设置有4-16个试管窝;所述第一箱盖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检验科用试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春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