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217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2:18
一种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包括精馏柱、冷凝器和再沸器,所述精馏柱顶部连接冷凝器,下部连接有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柱自上而下由精馏一段、精馏二段和精馏三段构成,精馏柱上设置侧线出料口和进料口;侧线出料口位于精馏一段和精馏二段之间,进料口位于精馏二段和精馏三段之间;再沸器顶端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精馏柱连接,内部设置蛇管,再沸器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连接降尘室,降尘室底部通过第三连接法兰连接截止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精馏装置各个部件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安装方便;精馏柱顶和侧线出料实现多组分分离;再沸器通过蛇管加热,加热面积大;连接降尘室达到了有效去除混合液体中灰尘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适用于含灰尘混合溶液精馏分离,通过侧线出料实现多组分分离,并通过再沸器脱除液体中灰尘。
技术介绍
精馏是化工、医药生产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精馏装置的种类很多,精馏装置的内部结构多种多样。目前所用的精密精馏装置,在结构上可分为填料式和板式结构,按操作方式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装置。精馏装置一般是由再沸器、精馏柱及冷凝器部分构成,目前所用精馏装置一般用于双组份混合液体的分离,对于处理含灰尘的混合液体,往往需要配置过滤装置,这样不仅过程复杂,同时增加加工环节。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精馏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精馏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分离多组分混合液体,同时可以脱除其中的灰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包括精馏柱、冷凝器和再沸器,所述精馏柱顶部通过导气管连接冷凝器,下部连接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柱自上而下由精馏一段、精馏二段和精馏三段构成,精馏柱上设置侧线出料口和进料口,其中所述侧线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精馏一段与精馏二段之间,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精馏二段和精馏三段之间;所述再沸器顶端设置第一连接法兰,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精馏柱连接,内部设置有蛇管,再沸器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连接有降尘室,所述降尘室底部通过第三连接法兰连接截止阀。前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缓冲槽,缓冲槽通过回流管与所述精馏柱连接;所述缓冲槽上还设置排气管。所述的侧线出料口内设有气液两相分布管及出料口,既可以进行侧线出料,又起到再分布塔内气液两相物料的作用。前述降尘室为椭圆形,侧面设有观察罩,便于观察所述降尘室内灰尘。所述的再沸器采用蛇管加热,前述蛇管直径及圈数可调;根据精馏过程物料处理量大小来确定。所述精馏柱与再沸器直径之比为0.3^0.5:1。所述再沸器的第二连接法兰与再沸器口径比例为0.2^0.4:1。前述第二连接法兰与降尘室口径之比为0.4^0.5:1,所述第三连接法兰与降尘室口径之比为0.05 0.15:lo前述观察罩为圆形,所述观察罩直径与降尘室直径之比为0.3^0.5:1。前述再沸器上设有温度计,便于测量再沸器内部温度。本技术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易于使用的特点,通过侧线出料口和降尘室的设置,不仅可分离多组分混合液体,同时可以脱除其中的灰尘。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精馏段的高度及直径根据物料进料量大小可调,侧线出料口位于精馏一段和精馏二段之间,既可以进行侧线出料,又可以再分布塔内气液两相物料;各个部件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使得安装方便;再沸器通过蛇管加热,加热面积大,加热更加彻底;连接降尘室达到了有效去除混合液体中灰尘的目的,同时观察罩的设置能够便于观察降尘室除尘的情况;再沸器上设有温度计,便于测量再沸器内部温度。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包括精馏柱、冷凝器13和再沸器20。精馏柱上部通过导气管12连接冷凝器13,下部通过第一连接法兰19连接再沸器20。所述的精馏柱自上而下分为精馏一段17、精馏二段18和精馏三段9,精馏柱上设置侧线出料口 11和进料口 10,其中侧线出料口 11设置在精馏一段17与精馏二段18之间,内部设有气液两相分布管及出料口,既可以进行侧线出料,又用于调整精馏柱内气液分布;进料口 10位于精馏二段18和精馏三段9之间。冷凝器13出口连接有缓冲槽15,缓冲槽15上设有排气管14。缓冲槽15通过回流管16与精馏柱连接。再沸器20内部设置有蛇管8,蛇管8直径及圈数根据精馏过程物料处理量大小来调整。再沸器20上还设有温度计(未标示),用于测量再沸器20内部温度。再沸器20下部通过第三连接管7连接有第二连接法兰6,通过第二连接法兰6连接有降尘室5,降尘室5为椭圆形,侧面设有观察罩21,便于观察降尘室5内灰尘。观察罩21为圆形,观察罩21直径与降尘室5直径之比为0.3^0.5:1。降尘室5下部通过第二连接管4连接有第三连接法兰22,通过第三连接法兰22连接截止阀3,截止阀3下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法兰2,第四连接法兰2与第一连接管I相连接。精馏柱与再沸器20 口径之比为0.3、.5:1,第二连接法兰6与再沸器20 口径比例为0.2^0.4:1。第二连接法兰6与降尘室5 口径之比为0.4^0.5:1,第三连接法兰22与降尘室5 口径之比为0.05^0.15:1。使用时首先在再沸器20内加料1/3 1/2,然后在蛇管8中通入蒸汽或导热油进行加热,待精馏柱和再沸器20正常工作温度稳定时,开始进料,侧线出料口 11和精馏柱顶同时出料。观察降尘室5中灰尘情况,根据灰尘多少,打开截止阀3,间断排除降尘室5中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进行等同或等效的变化,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包括精馏柱、冷凝器和再沸器,所述精馏柱顶部通过导气管连接冷凝器,下部连接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柱自上而下由精馏一段、精馏二段和精馏三段构成,精馏柱上设置侧线出料口和进料口,其中所述侧线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精馏一段与精馏二段之间,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精馏二段和精馏三段之间;所述再沸器顶端设置第一连接法兰,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精馏柱连接,内部设置有蛇管;再沸器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连接有降尘室,所述降尘室底部通过第三连接法兰连接截止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包括精馏柱、冷凝器和再沸器,所述精馏柱顶部通过导气管连接冷凝器,下部连接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柱自上而下由精馏一段、精馏二段和精馏三段构成,精馏柱上设置侧线出料口和进料口,其中所述侧线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精馏一段与精馏二段之间,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精馏二段和精馏三段之间;所述再沸器顶端设置第一连接法兰,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精馏柱连接,内部设置有蛇管;再沸器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连接有降尘室,所述降尘室底部通过第三连接法兰连接截止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缓冲槽,缓冲槽通过回流管与精馏柱连接;所述缓冲槽上设置排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尘侧线出料精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线出料口内设有气液两相分布管及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桂詹其伟葛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沿江化工资源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