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雪媛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193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1:55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吸排器、通气管、开关、密封罩、软球头,所述通气管的中部设有开关,所述通气管的下部设有吸排器,所述吸排器的下部设有把手,所述通气管的上部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一侧设有排液腔,所述通气管的顶端设有软球头,所述软球头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为4个,所述排液腔为半球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成本低,利于推广,易于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心内科急重患者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呼吸障碍,对这类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是一种很重要的抢救手段。然而,在需要做人工呼吸的患者中,有许多患者可能患有不同类型的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在为他们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在心内科病房中这类病人会更多一些,因此,医生在为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工作很面临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通过在通气管的中部设有开关,通气管的下部设有吸排器,通气管的上部设有密封罩,密封罩的一侧设有排液腔,通气管的顶端设有软球头,软球头上设有出气孔,使用时,将通气管后端端部设置的软球头塞入患者口中,将密封罩固定在患者嘴部外围,通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吸排器,吸排器的下部设有把手,手动控制把手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呼吸,防止患者的疾病传染给医生,设有的出气孔为4个。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吸排器、通气管、开关、密封罩、软球头,所述通气管的中部设有开关,所述通气管的下部设有吸排器,所述吸排器的下部设有把手,所述通气管的上部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一侧设有排液腔,所述通气管的顶端设有软球头,所述软球头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为4个。所述排液腔为半球形。本技术有益效果: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成本低,利于推广,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2_吸排器;3_通气管;4_密封罩;5_软球头;6_出气孔;7_排液腔;8-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吸排器2、通气管3、开关8、密封罩4、软球头5,所述通气管3的中部设有开关8,所述通气管3的下部设有吸排器2,所述吸排器2的下部设有把手I,手动控制把手I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呼吸,防止患者的疾病传染给医生,所述通气管3的上部设有密封罩4,所述密封罩4的一侧设有排液腔7,所述通气管3的顶端设有软球头5,所述软球头5上设有出气孔6,使用时,将通气管3后端端部设置的软球头5塞入患者口中,将密封罩4固定在患者嘴部外围,所述出气孔6为4个,所述排液腔7为半球形。使用时,将密封 罩4固定在患者嘴部外围,手动控制把手1,向患者口中吹气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排器、通气管、开关、密封罩、软球头,所述通气管的中部设有开关,所述通气管的下部设有吸排器,所述吸排器的下部设有把手,所述通气管的上部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一侧设有排液腔,所述通气管的顶端设有软球头,所述软球头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为4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排器、通气管、开关、密封罩、软球头,所述通气管的中部设有开关,所述通气管的下部设有吸排器,所述吸排器的下部设有把手,所述通气管的上部设有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媛隋萍萍乔智力杨骄霞赵莹
申请(专利权)人:张雪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