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书君专利>正文

一种防负压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135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杯盖,具体涉及一种防负压杯盖。它由杯盖本体和密封圈构成,杯盖本体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孔圆周上间隔状设置有多个空泡,与空泡对应的密封圈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与空泡连通。该防负压杯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虽然能达到开启杯盖的目的,但操作过程繁琐,不易于广大消费者接受的问题,有效的防止了杯内负压的产生,且性能可靠、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杯盖,具体涉及一种防负压杯盖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茶杯,大都配置有杯盖,尤其事旅途中随身携带使用的茶杯,杯盖都是以螺纹方式配置在茶杯上,其目的是增加茶杯的密封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茶水温度的下降,杯内的压力逐步小于外界的压力而形成负压,导致杯盖开启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想出了很多解决方法,如申请号为201010230397. 5,名称为“茶杯呼吸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它是在杯盖的杯盖中间部位设置有凹陷处,凹陷中间穿有孔,T型螺母穿过一个橡胶圈,再穿过杯盖中间的中孔,又穿过一根弹簧,而弹簧的另一端则由T型螺丝作为挡板,使得弹簧的弹力始终作用于T型螺母与杯盖之间的橡胶圈,以达到密封的目的。平时与普通茶杯没用两样,遇到内外空气不流通造成打不开时只需轻轻按动按钮,使杯内外压力平衡就能轻易打开茶杯。该方案虽然能达到开启杯盖的目的,但影响茶杯的外表美观性,不易于广大消费者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杯内负压产生的防负压杯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防负压杯盖,它由杯盖本体和密封圈构成,杯盖本体内设置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密封圈的内孔圆周上间隔状设置有多个空泡,与空泡对应的密封圈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与空泡连通。所述的空泡上设置有切口。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防负压杯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避免了现有技术虽然能达到开启杯盖的目的,但操作过程繁琐,不易于广大消费者接受的问题,有效的防止了杯内负压的产生,且性能可靠、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杯盖本体,2、密封圈,3、空泡,4、通气孔,5、切口。具体实施方式该防负压杯盖由杯盖本体I和密封圈2构成,杯盖本体I内设置有密封圈2。密封圈2的内孔圆周上间隔状设置有多个空泡3,空泡3顶部设置有缝隙状的切口 5。与空泡3对应的密封圈2上设置有通气孔4,通气孔4与空泡3连通。该防负压杯盖在使用时,在杯内注入开水盖上杯盖后,由于杯盖上的内螺纹与杯口上的外螺纹之间存有缝隙,外部空气可通过该缝隙进入到密封圈2的通气孔4内,并进入到空泡3内,当杯内的水温下降冷却后,杯内压力小于外界,即空泡3内腔压力大于空泡3的外界压力,此时,空气会撑开空泡3上的切口 5自动进入到水杯内,从而使水杯内、外压力平衡,杯盖可开启自如。反之,当杯内压力大于外界压力时,即空泡3内腔压力小于空泡3的外界压力,杯内压力会将切口 5封闭,从而达到防止杯内茶水泄露的目的(参见附图1 一 3)。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负压杯盖,它由杯盖本体(1)和密封圈(2)构成,杯盖本体(1)内设置有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密封圈(2)的内孔圆周上间隔状设置有多个空泡(3),与空泡(3)对应的密封圈(2)上设置有通气孔(4),通气孔(4)与空泡(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负压杯盖,它由杯盖本体(I)和密封圈(2)构成,杯盖本体(I)内设置有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密封圈(2)的内孔圆周上间隔状设置有多个空泡(3),与空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书君
申请(专利权)人:齐书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