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875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3:27
电梯安全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布置在电梯井道的坑部分处的井道安全节点。井道节点操作地连接到布置在电梯坑处的下部井道装置和坑安全装置中的一个。第一总线链接井道节点和控制器。该第一总线将通信信号从井道节点直接传递到控制器。轿厢节点布置在电梯轿厢中。该轿厢节点操作地连接到布置在电梯轿厢处的轿厢安全装置。第二总线链接轿厢节点和控制器。该第二总线将通信信号从轿厢节点直接传递到控制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示范性实施例关于电梯系统的技术,并且更具体地,关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电梯系统包括操作控制和驱动系统(控制器)、马达和制动器,其使电梯轿厢沿井道从下部坑正上方运动到上部楼层并且使其停止。电梯系统包括典型地布置在安全链中的各种安全装置。安全链包括许多安全装置,其输出接触串联布置。安全装置中的一些(例如超速调节器)位于电梯机设备附近,而例如开关和锁的其他装置与电梯轿厢门关联,并且再其他装置位于井道和坑中。典型地,安全链链接到对马达和制动器的电力控制。沿安全链的任何装置的启用将促使控制器将马达和制动器与主电力供应断开。需要电力以便解除电梯制动。因此,安全装置的启用将施加制动并且从驱动机去除电力,从而阻止电梯轿厢的运动。目前,电梯系统包括位于上部楼层处或上方、典型地在机械室中的控制器。监测安全链装置以便于修理和主动绕过安全装置来满足电梯安全规程需要离散导体,其从安全链中的每个安全装置延伸到控制器。如此,大量的线沿井道从坑、在行进线缆内从电梯轿厢、以及通常从中间楼层延伸到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公开电梯安全系统,其包括控制器和布置在电梯井道的坑部分处的井道安全节点。井道节点操作地连接到布置在电梯坑处的下部井道装置和坑安全装置中的一个。第一总线链接井道节点和控制器。该第一总线将通信信号从井道节点直接传递到控制器。轿厢节点布置在电梯轿厢中。该轿厢节点操作地连接到布置在电梯轿厢处的轿厢安全装置。第二总线链接轿厢节点和控制器。该第二总线将通信信号从轿厢节点直接传递到控制器。还公开传送电梯系统中的电梯安全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来自在布置在电梯坑的井道节点处的安全装置的信息、将所述井道节点处的所述信息处理成通信信号、将来自所述井道节点的所述通信信号通过第一总线直接传递到控制器、收集来自在布置在电梯轿厢的轿厢节点处的轿厢安全装置的另外的信息、将所述轿厢节点处的所述另外的信息处理成另一个通信信号、以及将来自所述轿厢节点的所述另一个通信信号通过第二总线直接传递到控制器。附图说明下列描述应该不以任何方式视为限制性的。参考附图,相似的要素编号相似。图是图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梯控制系统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公开的设备和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本文参考图通过范例和非限制的方式呈现。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梯控制系统在图1中以2来一般图示。电梯控制系统2包括控制器4,其操作地连接到推进系统10。推进系统10包括马达12,其使电梯轿厢14沿井道(未示出)移动;和用于使电梯轿厢14停止的制动器13。控制器4也操作地连接到安全控制节点24。安全节点24包括电力断开器26,其配置并且设置成在安全问题情况下切断到推进系统20的电力。控制器4使推进系统10启用以将电梯轿厢14安置在沿井道的期望位置处,而安全控制节点24监测机房和上部井道安全装置27。电梯控制系统2包括井道安全节点30,其位于井道的下部或坑部分处。取决于各种构造要求/约束,井道安全节点30可在井道中、井道的坑部分上方或邻近井道来定位。井道安全节点30链接到坑和下部井道装置32,其例如包括坑开关33,该坑开关33允许维护人员在电梯维护期间使推进系统10停用。坑和下部井道装置32还可包括坑检验装置、用于在保养和维护操作期间使电梯以慢的受控速度运动的手动控制、下部井道进入键和用于使电梯从井道的厅侧运动来允许进入到坑区域以用于保养和维护的控制中的一个或多个。坑和下部井道装置32可进一步包括局部规程授权(local code authority)所需要的开关,其例如包括缓冲器开关、补偿滑轮开关、调节器张力滑轮开关、反回弹装置开关,等。应该理解电梯控制系统2可以包括另外的井道安全节点,例如在35处示出的。另外的井道安全节点35采用与上文描述的相似的方式链接到另外的坑安全和下部井道装置37。 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井道安全节点30通过第一总线40直接链接到控制器4。第一总线40将在井道安全节点30处处理的通信信号直接传输到控制器4。第一总线40还可链接到非安全节点42,其将例如来自楼层按钮的信号的非安全有关的信号输送到控制器4。控制器4将出发前检查(pre-flight check)命令传送到井道安全节点30从而能够实现在发起电梯的随后起动之前检查所有安全信号,并且还传送可选命令以接通到下部进入键开关的馈送。应该理解词组“直接链接”意指通过第一总线的通信信号在到达控制器4之前未通过任何居间节点。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总线40是串行总线,然而应该理解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通信总线。进一步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电梯控制系统2包括第二总线55,其使电梯轿厢14直接与控制器4链接。更具体地,第二总线55携带来自轿厢安全节点60的通信信号,该轿厢安全节点60链接到轿厢安全装置64,其可包括局部规程授权所需要的开关,例如轿厢门开关、安全操作开关、紧急逃生开关、轿厢内紧急停止开关、门区传感器、紧急端限速装置传感器、正常端停止装置传感器等。通信还可包括到轿厢节点60的任何出发前检查命令,其能够实现在电梯的下一次运行的起动之前检查所有安全信号。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总线55也链接到非安全节点69,其可包括轿厢设备电子器件(car fixtureelectronics)、负载称量传感器和门控制器。根据不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第二总线55携带来自第二电梯轿厢90的信号,该第二电梯轿厢90连同电梯轿厢14在井道内是选择性可动的。采用与上文描述的相似的方式,第二总线55将在轿厢安全节点92中处理的通信信号携带到控制器4和/或推进系统10以及操作控制系统。轿厢安全节点92包括轿厢安全装置94。总线55还可与非安全节点96连接,其例如包括轿厢设备电子器件、负载称量传感器和/或门状态传感器。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除直接与控制器4通信外,第二总线55可配置成使电梯轿厢14直接链接到电力断开器26。采用该方式,任何潜在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推进系统10对电梯轿厢14的控制。即,在安全问题源于轿厢节点60的情况下,第二总线55可以绕过控制器4并且直接用信号通知推进系统10以停止电梯轿厢14的操作。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一总线40可配置成使井道安全节点30直接链接到电力断开器26。采用该方式,指示潜在安全问题的信号被直接发送到推进系统10来影响电梯轿厢14的操作而不需要来自控制器4的输入或延迟。即,在安全问题源于井道安全节点30的情况下,第一总线40可以绕过控制器4并且直接用信号通知推进系统10以停止电梯轿厢14的操作。井道安全节点、控制器与推进系统之间的直接链路使得用于潜在的坑和/或下部井道安全有关的信号的信号处理时间减少。另外,直接链路使通过井道并且沿行进线缆前行的导体的数量和长度最小化。相似地,电梯轿厢、控制器、推进系统和操作控制之间的直接链路使得用于潜在的轿厢安全信号的信号处理时间减少。另外,直接链路使沿行进线缆前行的导体的数量减少。行进线缆上的导体数量最小化使沿井道前行的整个系统的重量减少。尽管已经参考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作出各种改变并且等同物可被代替用于其要素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另外,可作出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况或材料适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安全系统,包括: 控制器; 井道安全节点,其布置在电梯井道的坑部分处,井道节点操作地连接到布置在电梯坑处的下部井道装置和坑安全装置中的一个; 第一总线,其链接所述井道节点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总线将通信信号从所述井道节点直接传递到所述控制器; 轿厢节点,其布置在电梯轿厢中,所述轿厢节点操作地连接到布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处的轿厢安全装置;以及 第二总线,其链接所述轿厢节点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总线将通信信号从所述轿厢节点直接传递到所述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进一步包括: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包括:马达,其配置成使所述电梯轿厢沿电梯井道移动;和制动器,其配置并且设置成停止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井道中的运 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进一步包括: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推进系统的电力断开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总线通过所述电力断开器直接链接到所述推进系统,所述井道节点配置并且设置成直接用信号通知所述电力断开器以在安全事件情况下使所述推进系统停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总线通过所述电力断开器链接到所述推进系统,所述轿厢节点配置并且设置成直接用信号通知所述电力断开器以在安全事件情况下使所述推进系统停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总线是串行总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总线是串行总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进一步包括:布置在电梯井道的坑部分处的另一个井道安全节点,另一个井道节点操作地连接到布置在所述电梯坑处的下部井道装置和坑安全装置中的一个。9.一种在电梯系统中传送电梯安全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收集来自布置在电梯坑的井道节点处的安全装置的信息; 将所述井道节点处的所述信息处理成通信信号; 将来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R帕里洛PC霍皮SD科斯特R马扎莫罗RE瑟博LC沃特森P赫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的斯电梯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