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骏涛专利>正文

一种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789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音箱,包括壳体、喇叭、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固定,所述喇叭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上壳上设置一与喇叭连通配合的用于出音的通孔,所述喇叭盖封闭通孔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音箱上设置两个壳体,为上壳和下壳,将喇叭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上壳上设置一与喇叭连通配合的用于出音的通孔,从而喇叭设置在通孔处并从通孔处出音,所述喇叭盖封闭通孔的开口,从而实现不使用时喇叭盖封闭通孔的开口,使用时打开喇叭盖即可;而且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固定,从而方便打开上壳和下壳,进而便于对壳体内的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音箱
技术介绍
本人设计了一种音箱,包括壳体和放置在壳体内的喇叭,壳体上设有一用于出音且与喇叭配合的开口,音箱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喇叭盖上设置有销轴,喇叭盖通过销轴固定在壳体的一端,喇叭盖通过销轴可进行旋转,从而方便打开喇叭盖以及封闭开口,进而实现音箱上的喇叭隐藏式设置,使用时打开喇叭盖即可,不使用时关闭喇叭盖,就能够封闭喇叭,从而避免落入灰尘或其他杂物。此方案未公开。但是,由于壳体一体设置,这样设置后壳体内的电路板或其他器件受损后,壳体不易打开,从而不易对音箱内部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对壳体内的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的音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音箱,包括壳体、喇叭、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机盖,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固定,所述喇叭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上壳上设置一与喇叭连通配合的用于出音的通孔,所述喇叭盖封闭通孔的开口。优选的,所述上壳设置多个螺丝孔,对应的所述下壳上设有与上壳螺丝孔配合的螺丝孔柱,所述上壳和下壳通过螺丝固定。上壳下壳之间通过螺丝固定容易拆卸,而且螺丝固定效果好。优选的,所述上壳上表面沿螺丝孔向下设有凹陷,所述凹陷配合用于固定音箱壳体的螺丝设置。这样就能够将螺丝设置在凹陷内,避免螺丝凸出在壳体外而影响喇叭盖封闭通孔的开口。优选的,所述螺丝孔的个数为四个。对应的螺丝孔柱的个数也为四个,前后端各为两个,这样固定效果更佳。优选的,所述下壳上端大、下端小。这是下壳的一种具体结构,这样设置可节省材料。优选的,所述上壳底部边沿外表面设有向下的凸沿,对应的下壳上部边沿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沿配合的凹止口,所述凸沿放置在凹止口处。上壳凸沿和下壳凹止口配合后,使上壳和下壳之间固定更加牢固,且使上壳和下壳之间的连接和封闭更加紧密。优选的,所述上壳底部边沿内表面设有向下的凸沿,对应的下壳上部边沿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沿配合的凹止口,所述凸沿放置在凹止口处。上壳凸沿和下壳凹止口配合后,使上壳和下壳之间固定更加牢固,且使上壳和下壳之间的连接和封闭更加紧密。优选的,所述上壳沿通孔向下延伸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的通孔与所述通孔适合。由于喇叭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喇叭设置在通孔处从通孔处通音,上壳设置向下的延伸部,从而在上壳和下壳之间形成的空腔就会增大,从而有利于喇叭出音。优选的,所述延伸部内的通孔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这样设置延伸部,喇叭产生的声音就会通过延伸部逐渐向外传播,从而通过延伸部就会将声音传播范围增大,有利于声音的传播。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形结构,所述延伸部内部的通孔呈圆台结构。这样设置可使传播出去的声音均均匀。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音箱上设置两个壳体,为上壳和下壳,将喇机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上壳上设置一与喇叭连通配合的用于出音的通孔,从而喇叭设置在通孔处并从通孔处出音,所述喇叭盖封闭通孔的开口,从而实现不使用时喇叭盖封闭通孔的开口,使用时打开喇叭盖即可;而且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固定,从而方便打开上壳和下壳,进而便于对壳体内的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下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喇叭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通孔;12、螺丝孔;13、凸沿;14、延伸部;21、凹止口 ;3、喇叭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音箱,包括壳体、喇叭、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固定,所述喇叭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上壳上设置一与喇叭连通配合的用于出音的通孔11,所述喇叭盖3封闭通孔11的开口。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音箱上设置两个壳体,为上壳和下壳,将喇机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上壳上设置一与喇叭连通配合的用于出音的通孔11,从而喇叭设置在通孔11处并从通孔11处出音,所述喇叭盖3封闭通孔11的开口,从而实现不使用时喇叭盖3封闭开口,使用时打开喇叭盖3即可;而且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固定,从而方便打开上壳和下壳,进而便于对壳体内的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本实施例中,图1示出了所述音箱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上壳俯视图,图1 (b)为上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所述音箱下壳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喇叭盖3的结构示意图,喇叭盖3固定上壳的一端,为后端,具体的喇叭盖3通过销轴固定在上壳的后端,销轴设置在喇叭盖3的后端并凸出在喇叭盖3外,喇叭盖3配合通孔11的开口设置,从而在需要使用音箱时打开喇叭盖即可,不使用时闭合喇叭盖,从而避免灰尘或其他杂物落入通孔内。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壳设置多个螺丝孔12,对应的所述下壳上设有与上壳螺丝孔12配合的螺丝孔柱,所述上壳和下壳通过螺丝固定;上壳下壳之间通过螺丝固定容易拆卸,从而方便打开上壳和下壳,进而便于对壳体内的器件进行检查或维修;而且螺丝固定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丝孔12的个数为四个,对应的螺丝孔柱的个数也为四个,前后端各为两个,这样固定效果更佳。当然也可设置为其他个数,比如六个等都是可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上表面沿螺丝孔向下设有凹陷(图中未示出),所述凹陷配合用于固定音箱壳体的螺丝设置,上壳上的螺丝孔12设置在通孔11的周围,喇叭盖3封闭通孔11的周围,并封闭螺丝孔12设置位置,这样就能够将螺丝设置在凹陷内,避免螺丝凸出在壳体外而影响喇叭盖3封闭通孔11的开口。如图1所示,所述上壳沿通孔向下延伸有一延伸部14,所述延伸部14内的通孔与所述通孔11适合,由于喇叭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喇叭设置在通孔11处并从通孔11处通音,上壳设置向下的延伸部14,从而在上壳和下壳之间形成的空腔就会增大,从而有利于喇叭出音,提升音量、改善音质。所述延伸部14内的通孔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这样设置延伸部14,喇叭产生的声音就会通过延伸部14逐渐向外传播,从而通过延伸部14就会将声音传播范围增大,有利于声音的传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为圆形结构,所述延伸部14内部的通孔呈圆台结构,这样设置可使传播出去的声音均匀。不过,本实施例不局限于将通孔设置为圆形,也可设置为方形或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所述延伸部的底部,喇叭适合延伸部的底部开口设置,喇叭下端为下壳,从而喇叭就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下壳上端大、下端小,这是下壳的一种具体结构,这样设置可节省材料。也可以将上壳设置成其他结构,上下一样大,或上端大、下端小,都是可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壳底部边沿外表面设有向下的凸沿13,对应的下壳上部边沿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沿13配合的凹止口 21,所述凸沿13放置在凹止口 21处,上壳底部边沿外表面设有向下的凸沿13,则上壳底部边沿内表面形成一平台,对应的下壳上部边沿内表面形成有凸沿,从而上壳凸沿和下壳凹止口配合后,下壳凸沿和上壳的平台配合,进而使上壳和下壳之间固定更加牢固,且使上壳和下壳之间的连接和封闭更加紧密。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在所述上壳底部边沿内表面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箱,包括壳体、喇叭、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固定,所述喇叭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上壳上设置一与喇叭连通配合的用于出音的通孔,所述喇叭盖封闭通孔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箱,包括壳体、喇叭、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固定,所述喇叭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上壳上设置一与喇叭连通配合的用于出音的通孔,所述喇叭盖封闭通孔的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设置多个螺丝孔,对应的所述下壳上设有与上壳螺丝孔配合的螺丝孔柱,所述上壳和下壳通过螺丝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上表面沿螺丝孔向下设有凹陷,所述凹陷配合用于固定音箱壳体的螺丝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孔的个数为四个。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骏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骏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