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信道盲已知干扰消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759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信道盲已知干扰消除方法,特征是在发送端设置除第一个子信道外所有子信道的首个发送符号,使之与前一子信道末尾发送符号在乘以各自信道系数后相等;接收端根据各子信道差分序列依次进行各路逐项加权累加,累加权值为当前及之前各子信道的已知干扰符号特定项之商的乘积,且除第一路以外每一路累加序列的首项通过前一路末项与本路子信道差分序列首项加权累加获得;通过第一子信道第一有用符号的估计值与各路累加序列进行加权差分恢复各有用符号,差分权值为对应的差分序列累加权值的倒数。与现有BKIC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倍增加了整体符号处理长度,更有效地抑制了干扰消除残余误差,可用于消除OFDM或时域交织传输中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
,具体涉及适用于存在同频干扰的多信道传输系统的盲已知干扰消除方法。
技术介绍
同频干扰是目前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干扰消除技术近年来受到工业界与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从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通信领域选刊》(IEEEJournal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已可检索到的深圳大学张胜利等人的论文《盲已知干扰消除》(Blind know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EarlyAccess Articles])中提出的一种同频干扰消除方法,在接收端已知干扰符号的条件下(即“已知”),直接通过接收端采取有限复杂度的信号处理即可较好地消除同频干扰,无需干扰信道状态信息(即“盲”),从而避免了这一信息反馈带来的开销,并防止信道状态测量误差导致的性能损失,因此能够在严重干扰环境下获得良好性能。但是,该论文中的盲已知干扰消除(blind know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KIC)方法本质上是为单信道传输系统设计的,该方法要求在稳定的平坦信道中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信道盲已知干扰消除方法,在发送端对各子信道发送符号进行联合预处理;在接收端,在各子信道的干扰符号完全已知的条件下,首先对各子信道接收序列分别执行逐项加权差分,其中接收序列差分权值设置为该子信道当前干扰符号与下一干扰符号之商以完全消除同频干扰成分;随后对各子信道差分序列进行消除有用符号串扰交叉项的逐项加权累加,依次得到各路累加序列;最后对所有累加序列进行平均,先得出第一子信道第一有用符号的估计值,再通过该估计值与各路累加序列的各符号分别进行加权差分得到所有有用符号的估计值;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送端对各子信道发送符号进行的联合预处理为:在发送端设置除第一个子信道以外所有子信道的首位发送符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信道盲已知干扰消除方法,在发送端对各子信道发送符号进行联合预处理;在接收端,在各子信道的干扰符号完全已知的条件下,首先对各子信道接收序列分别执行逐项加权差分,其中接收序列差分权值设置为该子信道当前干扰符号与下一干扰符号之商以完全消除同频干扰成分;随后对各子信道差分序列进行消除有用符号串扰交叉项的逐项加权累加,依次得到各路累加序列;最后对所有累加序列进行平均,先得出第一子信道第一有用符号的估计值,再通过该估计值与各路累加序列的各符号分别进行加权差分得到所有有用符号的估计值;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发送端对各子信道发送符号进行的联合预处理为:在发送端设置除第一个子信道以外所有子信道的首位发送符号,使之与前一子信道的末尾发送符号在乘以各自的信道系数后相等; 所述在接收端对各子信道差分序列进行的逐项加权累加为:在接收端设置各路差分序列的各项对应的差分序列累加权值为:该路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非赵明张四海周武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