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光伏和风能混合发电用三端口DC/DC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726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DC/DC变换器,用于光伏和风能混合发电用的三端口DC/DC变换器,两个输入端口分别为光伏系统产生的低压直流电源VS1输入端和风能系统产生的高压直流电源VS2输入端,该变换器由Buck变换器嵌入罗氏变换器复举电路所合成,VS1作为复举电路的输入电压,VS2作为Buck变换器的输入电源。利用PWM脉冲,控制变换器中三个开关管的工作状态,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和风能系统产生的电能既可以单独给负载供能,也可以同时给负载供能,相互之间不受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系统变换器的用量,节省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DC/DC变换器,具体是一种用于光伏和风能混合发电用的三端口DC/DC变换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和风能是一种清洁、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利用各式各样的发电系统可将他们转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电能。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阳光强风小,晚上阳光弱风大;夏季阳光强风小,冬、春季阳光弱风大。可见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具有天然的互补特性,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比单独的风力系统或光伏系统有稳定的电能输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各个电源模块经过各自的两端口变换器连接到直流母线或负载上,这增加了系统元器件的数量和成本,需要同时考虑不同两端口变换器的工作情况才能使他们协同工作输出稳定的电压,致使系统控制起来较复杂,输出电压的功率密度不高。两个端口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的三端口变换器既减少了元器件的数量,同时也简化了系统的总体控制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风能和太阳能混合发电用DC/DC变换器的拓扑电路结构,用较少的元器件实现双端口输入、单端口输出的三端口 DC/DC变换器。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和风能混合发电用三端口 DC/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伏和风能混合发电用三端口DC/DC变换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输入端口(VS1)、第二输入端口(VS2)和一个输出端口,所述第一输入端口(VS1)正端连接第二开关管(S)漏极端,第二开关管(S)源极端连接第三电容(C)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阴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阳极,第二二极管(D2)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阳极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另一端和第一开关管(S1)漏极端;第三电容(C)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阴极相连,并连接第四二极管(D’)阳极和...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和风能混合发电用三端口DC/DC变换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输入端口(VS1)、第二输入端口(Vs2)和一个输出端口,所述第一输入端口(Vsi)正端连接第二开关管(S)漏极端,第二开关管(S)源极端连接第三电容(C)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l)阳极、第一电感(LI)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l)阴极连接第一电容(Cl)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阳极,第二二极管(D2)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阳极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另一端和第一开关管(SI)漏极端;第三电容(C)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阴极相连,并连接第四二极管(D’)阳极和第二输入端口(Vs2)负端,第四二极管(D’)阴极连接第三开关管(S’)源极端和第零电感(LO)的一端,第三开关管(S’)漏极端连接第二输入端口(Vs2)正端;第零电感(LO)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口正端,并连接第零电容(CO) —端,第零电容(CO)另一端和第一开关管(SI)源极端、第一电容(Cl)另一端、第一电感(LI)另一端、第一输入端口(Vsi)负端相连,并连接输出端口负端;所述第二开关管(S)、第三电容(C)、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感(LI)、第一电容(Cl)、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第二电容(C2)、第一开关管(SI)、第零电感(LO)和第零电容(CO)组成罗氏变换器复举电路;所述第四二极管(D’)和第三开关管(S’)组成Buck变换器;第一输入端口(Vsi)为罗氏变换器复举电路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庭龙杨才俊沈艳霞吴定会赵芝璞纪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