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设备及过温保护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677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热处理设备及过温保护监控方法。热处理设备包含进气单元、加热单元、烘烤单元、热交换单元、温度测量单元以及排气单元。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透过温度测量单元测量热交换单元与烘烤单元之间的温度来确定排气单元的管路是否被杂质堵塞。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温保护监控方法具有两段警报信号输出,一段是提醒操作人员排气单元的排气效率已经较低,另一段是使热处理设备停止运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特别是一种用于烘烤的。
技术介绍
由于地球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前已经有产业及学者积极地研究太阳能电池。其中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效应又称为光电转换效应,主要是透过太阳光中的光子提供能量给原子外层的电子,电子接收到能量就会脱离原子的束缚,此电子移动时就会产生电子流的移动。换言之,太阳光的能量就被转换为电能了。其中,太阳能板或太阳能电池虽然有许多种制作方式。然而,其构造基本上是运用P型与N型半导体接合而成的。在其中一种制作方法中,太阳能板的向光面可以涂有抗反射层,主要是降低太阳光的反射率,接着再涂布银胶做为电极。而太阳能板的背光面则先设有铝胶,接着再涂布另一银胶做为电极。其中,银胶中通常会有溶剂或其它的杂质,所以当在制作太阳能板或太阳能电池中,进行涂布银胶做为电极的制程时,还需要透过烘烤的步骤,将银胶中的溶剂或其它的杂质赶出,因此需要额外的烘烤设备辅助此项制程。然而,在使用烘烤设备辅助此项制程时,由于银胶中的溶剂或其它杂质会混入烘烤设备的热气中,而当热气透过排气设备排出时,前述的溶剂或其它杂质往往会堵塞住排气设备的管路,使得排气设备的排气效率降低。当排气设备的排气效率降低时,就会使得整个烘烤设备的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很容易导致烘烤设备无法承受这样的高温,而有火灾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以解决热处理设备在烘烤时产生的管路堵塞,使得热处理设备温度上升而造成火灾的问题。于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热处理设备包含进气单元、加热单元、烘烤单元、热交换单元、温度测量单元以及排气单元。首先,进气单元会先导入气流,例如自外部导入空气或其它气体,可以导入的气流应视制作流程而定。接着,导入的气流会进入与进气单元导通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主要是用来加热气流,加热单元可以是烤箱或是其它可用来加热气流的设备,藉以将气流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其中,加热气流所需的温度需视银胶的不同而定,因为不同厂牌的银胶所使用的溶剂与不纯物可能会不同。一般而言,气流大约加热至摄氏150至180度。当气流被加热之后,即可进行烘烤。其中,烘烤单元与加热单元导通,所以加热后的气流可以流通至烘烤单元内。在烘烤单元中,可以有一个置放待烘烤物的区域,所以气流可以烘烤前述的待烘烤物。另外,烘烤单元中也可以与输送单元结合,而输送单元是用来放置待烘烤物,用以进行连续自动化烘烤的流程。续言之,当气流烘烤完待烘烤物后,气流则进入至与烘烤单元导通的热交换单元。此处所言的热交换单元可以是一个热交换器。其主要功效在于,将气流尚未利用的余热,与另一气流进行热交换,藉此妥善利用热能。详言之,进气单元在导入气流时,气流可以先与热交换单元中已经经过烘烤步骤的气流先进行热交换,接着再透过加热单元加热,藉此节省加热所需的成本支出。其中,热交换单元可以透过间接的方式使气流进行热交换,例如先将已经经过烘烤步骤的气流的热能转换为其它力学能或能量,再将前述的力学能或能量转换给刚导入的气流,以避免刚导入的气流被污染。另外,排气单元与热交换单元导通,因此经过热交换的气流就可以被排到外界或厂务端。此外,前述的热交换单元与烘烤单元之间设有温度测量单元,藉以测量热交换单元与烘烤单元之间的温度。详言之,当进行烘烤时,银胶的溶剂或不纯物可能会逸散于气流中,前述的溶剂或不纯物通常会堵塞住排气设备的管路,因此排气设备的排气效率就开始降低。其中,当排气效率降低,烘烤单元或整个热处理设备的整体温度就会提高。在此情况下,很有可能会造成烘烤单元或整个热处理设备因过热而产生火灾的情形发生。当火灾发生时,由于热处理设备在持续运作的状态下,所以火苗可能会被吸往热交换单元或通过排气单元而往外界或厂务端窜烧。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热处理设备在热交换单元与烘烤单元之间设有温度测量单元用来监测温度的变化。举例来说,本专利技术的热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警报单元,警报单元电连接温度测量单元,其中可以采用单段式、两段式或多段式警报设定。以两段警报设定为例,首先先分别设定第一预设温度及第二预设温度。当温度测量单元测量到的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时,就发出警报信号,其中,警报信号可以是警报单元发出声音、灯号或是其它可以提醒操作人员的方式。而当温度测量单元测量到的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时,就发出另一警报信号,使热处理设备停止运作。另外,第一、第二预设温度可用以下方式估算,先将排气单元的管路清洁使其无堵塞物,此时排气单元可以以正常排气效率工作,再将排气单元的排气效率降低至第一排气效率,例如该正常排气效率的50 %,此时温度测量单元所测量到温度值,例如为摄氏205度,则第一预设温度就是摄氏205度,同样的,将排气单元的排气效率设定于低于该第一排气效率的第二排气效率,例如该正常排气效率的O %,此时温度测量单元所测量到温度值,例如为摄氏215度,则第二预设温度就是摄氏215度。根据申请人的实务经验,第一预设温度以将排气单元设定在介于正常排气效率的40% 50%时、第二预设温度以将排气单元设定在介于正常排气效率的20% 30%时温度测量单元所测量到的温度值为最佳。又,本专利技术的热处理设备也可以在其它部份设有温度测量单元。举例来说,温度测量单元可以设在热交换单元与排气单元之间,或设于排气单元与厂务端之间。藉由监测各单元之间的温度变化,可以了解排气单元的管路是否已被堵塞。而温度测量单元所测量到的温度与排气单元的排气效率的相关性已在前段详述,故不再赘述。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热处理设备中,可以在温度测量单元与热交换单元之间设有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可以是过滤器或过滤网,用来过滤烘烤后的气流中的杂质。换言之,过滤单元可以先行过滤气流中的杂质,使后续进入热交换单元及排气单元的气流含有较少的杂质,以进一步减少排气单元的管路被堵基的机会。又,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过温保护监控方法,适用于前述的热处理设备,前述的过温保护监控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用温度测量单元测量温度,然后提供第一预设温度及第二预设温度,当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或第二预设温度时,警报单元产生对应于第一预设温度或第二预设温度的警报信号或另一警报信号。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过温保护监控方法至少具有两段式监控。其设定方式以及运作原理已在前段述明,故不再赘述。承上所述,依本专利技术的,其可具下述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热处理设备仅需透过监控温度就可以预测排气单元的管路是否被堵塞。2.具有两段式监测模式,当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或第二预设温度时,警报单元会发出相对应的警报信号。兹为使审查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热处理设备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热处理设备的电路设计示意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热处理设备的电路设计示意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 的过温保护监控方法的步骤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110:步骤200:进气单元300:加热单元400:烘烤单元500:输送单元600:热交换单元610:热交换器700:排气单元710:鼓风机720:其它排气单元800、810、820、830、840:温度测量单元900:蜂鸣器910,920:警报信号950:厂务端960:过滤单元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热处理设备包含:进气单元,用以导入气流;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与该进气单元导通,用以加热该气流;烘烤单元,该烘烤单元与该加热单元导通,藉以使该气流烘烤待烘烤物;热交换单元,该热交换单元与该烘烤单元导通,藉以使该气流进行热交换;温度测量单元,该温度测量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与该烘烤单元之间,藉以测量该热交换单元与该烘烤单元之间的温度;以及排气单元,该排气单元与该热交换单元导通,藉以排出该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热处理设备包含: 进气单元,用以导入气流; 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与该进气单元导通,用以加热该气流; 烘烤单元,该烘烤单元与该加热单元导通,藉以使该气流烘烤待烘烤物; 热交换单元,该热交换单元与该烘烤单元导通,藉以使该气流进行热交换; 温度测量单元,该温度测量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与该烘烤单元之间,藉以测量该热交换单元与该烘烤单元之间的温度;以及 排气单元,该排气单元与该热交换单元导通,藉以排出该气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报单元,该警报单元与该温度测量单元电连接,当该温度超过第一预设温度时,发出警报信号,而当该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时,发出另一警报信号使该热处理设备停止运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设温度是该排气单元的排气效率为一第一排气效率时,该温度测量单元所测量到的温度的值,该第二预设温度是该排气单元的排气效率为低于该第一排气效率的第二排气效率时,该温度测量单元所测量到的该温度的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排气效率介于正常排气效率的40% 50%,该第二排气效率介于该正常排气效率的20% 30%,其中,该正常排气效率为该排气单元中无堵塞物的排气效率。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仲张腾元杨新兴
申请(专利权)人: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