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酸盐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三维地质建模是油田开发地质研究的关键,储集体三维分布模型是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核心内容。已有的成熟的建模方法主要针对常规沉积成因的碎屑岩储层,不适用于古岩溶作用(即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为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目前对该类储集体建模的研究开展较少,国内相关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初,比如王根久,王桂宏,余国义等人提出的“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J] ”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1) :109-111);杨辉廷,江同文,颜其彬等人提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初探[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 (4) 11-16);张淑品,陈福利,金勇等人提出的“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4) =175-180);赵敏,康志宏,刘洁等人提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建模与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8,29 (3) :318-320)。溶蚀孔洞储集体尺度较小,发育具有相当强的随机性,成因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据溶蚀孔洞储集体的发育受控于大型溶洞储集体分布的特点建立建模目标地层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据溶蚀孔洞储集体的发育受控于大型溶洞储集体分布的特点建立建模目标地层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蚀孔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有取心资料或成像测井资料的单井上直观识别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段; (2)对步骤(I)中识别的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段标定常规测井曲线,建立常规测井曲线识别溶蚀孔洞储集体的定量标准,以此定量标准在没有成像测井和取心资料的单井上识别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段; (3)在单井上测量步骤(I)和步骤(2)中识别出的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段与各个相邻的大型溶洞储集体的距离,并统计每个距离内单井上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段的厚度与建模目标地层的总厚度的百分比,以此百分比作为距大型溶洞储集体不同距离内溶蚀孔洞储集体的发育概率,然后以距大型溶洞储集体的距离为横坐标、溶蚀孔洞储集体的发育概率为纵坐标做出距离与发育概率的散点图,并对该散点图进行拟合得到距离与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概率的曲线图; (4)根据步骤(3)中的距离与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概率的曲线图得到距离与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概率的定量关系,然后计算出建模目标地层中任意位置的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概率; (5)以步骤(I)和步骤(2)中识别出的溶蚀孔洞储集体发育段为样本数据,在不同的岩溶带和不同的岩溶地貌单元内分别进行实验变差函数拟合,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袁向春,胡向阳,侯加根,李江龙,王光付,张宏方,权莲顺,孔庆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