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气式”有机类文物考古发掘现场作业创新技术方案。最新背景技术:《考古发掘现场移动实验室》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国际领先。该枝术总特点是:能“争分夺秒”地、相对最能减轻文物因出土接受新活能而带来的侵害。但是,该技术仍未摆脱地上新环境的干扰。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总特点是:寻找到了置换文物原地下空间无负作用、良好的“代血浆”,研制出了发掘地下文物现场作业的“金钟罩”,专业人员潜入“金钟罩”作业,完全封隔地上新环境带来的各种“活化能”,始终达到文物发掘、维护、保存全过程都处于“代血浆”空间,摆脱了地上新环境的干扰,与原地下环境“零对接”,把地上环境中各种“活化能”封隔在“金钟罩”之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文物考古领域。
技术介绍
由敦煌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等五个单位协研的《考古现场发掘移动实验室》技术方案,目前国际领先。该技术方案的总特点是先进科学地预探地下空间状况,以制定科学发掘方案,“争分夺秒”地使地下文物,特别是有机类文物,尽快脱离已接触地上新环境,以达到尽量减轻文物因出土、接受地上新环境中“活化能”激发而带来的侵害。但是,该技术方案仍未摆脱地上新环境中各种活化能的侵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涉取了各种文献,并“发现” 了未见他人论及的“脆弱性文物‘多米诺效应’另一成因”(本专利技术人“科学猜想”论文。此文略之。),进而梳理,找出所有能引起有机类文物“突变”的因子,又进而理出一条可称之为真理的论点不管学术界有多少种或同或异的学说或论点,但有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共同的——引起地下文物出坑后突变必须要有新的活化能的参与。以逻辑思维论述一、要予防或延缓新出土脆弱性文物“突变”,有两条途径外,杜绝新的活化能因子界入;内低温抑制或杀灭尚存的、仍有活性的各种酶、菌。二、梳理引起出坑文物突变的所有因子①短、中波长的光能(能量小的较长波长光为考古工作必用)。②地上新环境的含有活化能的气体。③地上新环境的微生物。④地上带活性能的微粒。⑤高于古墓地下环境的热能。⑥触及、移动、机械振动等对出土文物带来的动能。⑦(出土文物)动、植物纤维素内长久被抑制的、仍有活性的酶、菌类等。三、寻求古墓地下环境平衡体系的空间的“代血浆”(不引起文物“不良反应”),以置换尽量多的地下空间成份,寻求“金钟罩”,以隔绝外界各种活化能,包围、保护出土文物,真正作到无活化能界入的作业环境与原地下环境“零对接”,继续抑制或灭杀古酶类,以便最大限度地不触发文物突变,给文物保护工艺留足时空——这是人们梦寐欲求的。四、本专利技术创新技术方案找到的该“代血浆”、“金钟罩”就是“非活泼气体(以氩气为主)”。因物理、化学性质缘故,不得已不用二氧化碳、氮、氦、氖(它们密度比氧小等原因)。五、氩气的物理、化学特性1、物理特性无色、无味、无臭;由单质原子组成的分子;在低温时可液化,用分级蒸馏法提取,成本低;地球大气层中占0.9%,易获得;密度相对大(1. 7809g/L),同温条件下它“沉”,当注入地下环境时,它能缓漫地由下而上地挤走古墓原空间气体成份,密封、置换古墓空间,制造成文物发掘作业“金钟罩”,利于现场操作;.· ·2、化学特性原子结构最稳定,电子亲合势接近于零,不会附带任何活化能;都有很高的电离势;非高难度人造环境,不能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化合键。也就是说,常态下不会附带任何活化能,它的常态温度介入,不会或很难引起出坑文物突变;.· ·3、“ I ”、“ 2 ”证明了 “以氩气为主的稀有气体”可作为理想的地下文物出坑时地下空间的“代血浆”、文物出坑作业及以后维护、保存的“金钟罩”。具体实施例方式一、古墓“露气”前的作业。(一 )、对于主动发掘作业,在科学勘探的基础上,作常规地表作业、探方作业。确保文物“露气”、“曝光”前停工。万一“露气”、“曝光”,立即封存或封堵(墓室尝未塌实者)。对于抢救性发掘,第一要务,是先封堵古墓防“露气”、“曝光”;已露气曝光的,在专业人员未到达前,电告当地在场人员,先堵口封露,或原土封存。(二)、专业人员到达后,对墓室尚存、尚存地下环境空间者,①先探取古墓内气体小样备档后再防“露气”、防“曝光”,对小样检测菌属及其它成份并备案。②因地上土的逐层掘除,可能古墓内的温度有所升高或降低。要尽快地采取措施保温(夏季防升温,冬季防急降温),尽量接近地下古墓原来温度。(三)、对文物已完全被土压实、首次文物现露时,即刻原土(泥)封存,为采用本技术做准备。(四)、利用能向四维空间进退的光缆探头、遥控技术,进入古墓观察,确定是否有有机类文物存在的可能,以决定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连带专利技术技术《“潜气式”文物考古发掘现场活动屋》的时机。(五)、若有有机类文物的可能,则利用“氩气”作为“代血浆”,置换古墓原气态空间,同时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作为“金钟罩”,隔绝地上新环境袭来的活化能,有条不紊地、从容不迫地进行发掘保护工作。二、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氩气活动屋”内做有机文物发掘、保护作业。(一 )、按要求组装好“氩气活动屋”。( 二)、完成“代血浆”、“金钟罩”作业。(三)、“氩气”技术支持与后勒供应人员正常就位。(四)、进入作业屋工作人员穿好“潜气衣”,从作业屋竖井口式门进入,在科学的光条件、温度下,进行专业性作业。(五)、如遇难题,可从容不迫地同远程专家会诊,寻求最佳方案。(六)、如必要,可将文物放在“氩气”箱内,以地下环境状态移到墓外,运回作后期处理。有关本专利技术总构成的《“潜气式”文物考古发掘现场作业活动屋》专利技术技术资料,见另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请求保护以氩气为主的不活泼气体被限制在一定空间,并同地下环境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技术名称:“潜气式”有机类文物考古发掘现场作业创新技术方案权利要求保护的枝术特征:请求保护以氩气为主的不活泼气体被限制在一定空间,并同地下环境对接。2.请求保护作业人员穿安全呼吸服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牛,王玉轩,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牛,王玉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