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67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将岩质边坡修筑成多个梯状台阶,每个梯状台阶的台面向内倾斜并与地平面呈5-10度夹角;清除碎岩后,在裂缝中注入黏胶浆料;在每个梯状台阶的台面中部两边垂直地面分别钻取至少一个安插孔;在每个梯状台阶的台面上安装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框架和连接在框架底面两边的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分别安插在台面上的安插孔中;在支撑架上放置种植框,在种植框中放置壤料后种植植被;所述壤料至上而下包括沙层、腐殖质层、泥土层、隔膜层和化肥泥土混合层。通过本方法对岩质边坡进行修复,能大幅降低施工强度和减少施工量,实现对裸露岩质边坡的快速修复和绿化,同时有效提高了生态修复体和岩质边坡的安全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公路建设、市政工程或园林项目施工中,开发岩质山体常需破坏山体原始生态系统,清除植被及地表造成裸露边坡。裸露边坡不利于景观和谐,且因边坡具有较大斜度,边坡岩质或土质容易流失。特别是经雨水冲刷、蚀刻后,岩质或土质较为松散易发生坍塌事故。因此需对边坡进行修复和绿化,重新建造边坡生态系统,十分必要。但岩质边坡常夹杂较多砂砾或碎岩,且岩质边坡质地硬、贫瘠,对其进行生态系统修复时,绿化施工、绿化植被护活难度大,同时岩质边坡斜度亦加大施工难度。现有技术中,多米用以下施工方式修复或绿化裸露岩质边坡1、采用混泥土覆盖边坡斜面;2、在岩质边坡斜面构件混凝土种植框,并在种植框中铺种草皮;3、铺砌可种植植被的空心砖。以上各种施工方式仅能在岩质边坡上种植植被,不能完全修复边坡生态系统,而且施工量大、修复和绿化速度慢。另外,因修复体或绿化植被均构筑于岩质边坡表面,附着力不强,容易脱落或坍陷,并且上述各种施工方式对岩质边坡中的裂隙及碎岩缺乏科学处理,岩质边坡经长久日晒雨淋后,易因热胀冷缩松动,导致修复体或绿化植被倾倒或碎岩脱落,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岩质边坡修筑成多个梯状台阶,每个梯状台阶的台面向内倾斜并与地平面呈5?10度夹角;2)、清除碎岩后,在裂缝中注入黏胶浆料,所述黏胶浆料的制备方法为: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和三异硬酯酰基钛酸异丙酯按照3:1:2:3:0.2在混合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黏胶浆液,静置1?2h使黏胶浆液形成黏胶浆料层和水份层,去除水份层后再次搅拌制成黏胶浆料;其中聚氨酯预聚体由异氰酸酯、聚乙二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和水按照20:40:0.2:0.2:1在62?65摄氏度且具有氮气保护的真空反应罐中搅拌1?2h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岩质边坡修筑成多个梯状台阶,每个梯状台阶的台面向内倾斜并与地平面呈5-10度夹角;2)、清除碎岩后,在裂缝中注入黏胶浆料,所述黏胶浆料的制备方法为: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和三异硬酯酰基钛酸异丙酯按照3:1:2:3:0.2在混合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黏胶浆液,静置l_2h使黏胶浆液形成黏胶浆料层和水份层,去除水份层后再次搅拌制成黏胶浆料;其中聚氨酯预聚体由异氰酸酯、聚乙二醇、Y _(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和水按照20:40:0.2:0.2:1在62-65摄氏度且具有氮气保护的真空反应罐中搅拌l_2h制得;3)、在每个梯状台阶的台面中部两边垂直地面分别钻取至少一个安插孔;在每个梯状台阶的台面上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框架和连接在框架底面两边的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分别安插在台面上的安插孔中;4)、在支撑架上放置种植框,在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刘燕张继良李亿富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