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粮食、食品、档案资料等的化学除氧剂及其制造方法和该除氧剂的应用.本除氧剂由20目以上的铁粉、稻壳灰、无毒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卤化物、水均匀混合,然后将所得除氧剂分装成袋即成.本除氧剂封存粮食时只需在普通房式仓库内用一种高隔绝性能材料制成帐幕即可封存.(*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存粮食、食品、档案等的化学除氧剂及其制造方法和该除氧剂的应用。一般以铁粉为原料的除氧剂,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分混合法和涂复法两种。混合法除氧剂通常是已经活化处理的铁粉为吸氧体再加填料-吸氧控制成分,混合而成。见〔特开昭56-5132〕〔特开昭55-18222〕。涂复法是使铁粉和金属卤化物水溶液充分混合,使金属卤化物涂复于表面,经干燥而成,见〔特开昭56-2845〕,〔特开昭56-78630〕,〔特开昭56-3414〕,〔特开昭56-33980〕。目前采用的填料为多孔性微粉,如沸石、高岭土、黄土、硅藻土、膨润土、白土、活性炭、二氧化硅、氧化铝、硅胶等,按粗细粒度的体积配比混配使用。因此,工艺复杂、成本高,铁粉与填料裹复效果差。本专利技术的除氧剂采用稻壳灰作填料。目前,保存粮食的方法有低温冷藏法、气调法,如充氮、充二氧化碳等,化学药剂熏蒸法。低温冷藏法、气调法贮粮能抑制霉变和延缓粮食品质的劣变,但需要有良好的库房设施及通风制冷设备等。用化学熏蒸法贮粮如磷化铝熏蒸法,这种方法靠粮食自身呼吸降氧,只能使氧气浓度降至16-19%,以致有些霉菌,如黄曲霉、白曲霉、灰绿曲霉等未受到理想的抑制。长久使用熏蒸剂,使有些虫种对药剂产生生理抗性,而且熏蒸剂残留物在粮食中的存在,霉菌毒素对粮食的污染,粮食劣变后营养成分受到损失等问题。根据仓储害虫,霉菌种类的生态特点及粮食陈化与其相关的环境-->条件关系及化学除氧剂降氧迅速的功能,在密封粮堆中创造一个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和粮食代谢活动的无氧环境,以谋求过夏大米的稳定储藏,延缓陈化,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综合防治目的,研制了本除氧剂。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一种除氧剂,以及制造该除氧剂的方法和本除氧剂的应用。本除氧剂由20目以上的铁粉、稻壳灰、无毒的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卤化物和水组成。本除氧剂的成分范围是:20目以上的铁粉 40~85%(重量)稻壳灰(不含水干基) 10~50%(重量)无毒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卤化物 0.5~6%(重量)水 5~26%(重量)各组分总和100%(重量)优先选择的成份范围是:40目以上的铁粉 40~60%(重量)稻壳灰(不含水干基) 10~25%(重量)氯化钠 2~5%(重量)水 5~18%(重量)最优的成份范围是:80目以上的还原(工业)铁粉 50~60%(重量)稻壳灰(不含水干基) 16~20%(重量)氯化钠 4%(重量)水 12~16%(重量)-->各组分的总和为100%(重量)本除氧剂的制造方法是:1、将稻谷外壳燃烧得到一种不完全燃烧的稻壳灰,当喷水灭火冷却之后成为含水的稻壳灰,再经处理至含水量<20%;2、将上述稻壳灰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卤化物、水混合均匀制得一种混合物;3、再将铁粉加到混合物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制成本除氧剂;4、将除氧剂分装在牛皮纸制成的口袋内,即可使用。本除氧剂可用于封存粮食、粮食复制品、干果类、干菜类、山珍海味、调味品类、炒货、茶叶、烟叶、水分<20%(重量)的食品以及光学仪器、电子元件、药材、纺织品、毛皮制品、精密机械、胶卷、书画、文物、档案等物品。封存粮食是在普通房式粮仓内,铺上高隔绝性能的塑料薄膜如拉伸尼龙/聚乙烯作底层,按物品体积大小用上述薄膜制成帐幕,然后在该底层上将包装的上述封存物品堆成一定体积的垛,根据堆垛内空气中氧气量确定所需的除氧剂量后,即将包装好的本专利技术中的任何一种成份的除氧剂均匀投放在封存物品的四周,将通用的氧指示剂置于易观察到的地方,并立即套帐幕并把底层薄膜和大帐幕严密封口,确认无渗漏之处,一周内氧指示剂变为红色、则粮食封存完成。本配方具有除氧能力强,在使用过程中无毒、无味、不污染粮食和作业环境,杀虫抑霉效果显著,保持粮食品质的优点。原料稻壳灰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不需特殊处理即可使用。因此粮库使用该除氧剂时,能做到自制自用、边制边用。稻壳灰作为填料具有优-->良的性能,首先稻壳灰的PH值为9.6~9.85,并有活性的炭,对吸氧反应极为有利,第二,稻壳灰的外形粗糙,裹复铁粉效果好,疏松、质轻,有利于氧气与铁粉的接触;第三,稻壳灰的裹水力强,水膜及盐电解质分布在已脱脂的稻壳灰上,对吸氧反应来说平稳。因此在实现大包装的情况下吸氧发热量较其他除氧剂小,同等条件下相比温升低十多度。在大垛封存粮食时,内部物品不因除氧剂发热量过大而结露。第四,由于以上三点,本除氧剂可以用牛皮纸作内包装材料,在性能、使用方面有很多优点,也降低了成本。本除氧剂在封存粮食,食品和档案方面试验效果显著。在封存粮食方面,在25~38℃气温条件下,用不同储藏方法封存150吨高装大垛大米,经过177天封存后即折封进行各项性能测定如下:1、粮食品质变化情况,见表1。可见和原始值比较,用本除氧剂封存的堆垛脂肪酸增长的平均值(上、中、下米样)为49.1(KOH毫克/100克),磷化氢低剂量垛为69.5(KOH毫克/100克),可见除氧剂有控制脂肪酸值急剧上升的作用。封存177天后的除氧垛大米粘度下降0.17厘沲。表1中的延伸样是指大垛大米拆封后转入常温仓储第15天的米样。-->表1 粮食品质变化情况-->-->2.感官鉴定:经有关科研单位、卫生部门及有经验的粮食保管人员按照常规方法,采用5分制评分,进行了大米感官鉴定和品品评。其结果见表2。用本除氧剂封存的得分见表。表2感官鉴定和品品评结果3.菌相分析:取拆封后的米样,用组织捣碎稀释法,在三种培养基上的霉菌检测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用除氧剂封存的大米含霉菌数最少。4.对不同虫种虫态在不同氧浓度中的存活率进行了小样封存试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在密封48小时以后,含氧量降至0.2%,使各种害虫全部死亡。5.对大米拆封后转入常温仓储15天后的米样进行检验脂肪酸值-->粘度等有关大米的品质指标与拆封时测得的结果比较,差异不大,脂肪酸值除氧垛增值为4.6(KOH毫克/100克),充氮垛5.1(KOH毫克/100克),粘度各垛均降低0.1厘沲。6.除氧剂堆垛内氧浓度在封存期内维持在0.1%。防虫、防霉、防粮食陈化和包装物氧化都具有显著的效果。表3 不同储藏方法和米样经稀释后在三种培养基上的霉菌测试结果-->-->表4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定实施例:例1 除氧剂的制造:(1)将燃烧后所得到的一种不完全燃烧经喷水灭火冷却后含有水分的稻壳灰涼晒干燥至水量<20%(重量),(2)用10公斤上述稻壳灰(不含水干基),1.5公斤氯化钠和8公斤水混合均匀;(3)再加入30公斤8C目以上的还原(工业)铁粉混合而成;(4)用牛皮纸制成的口袋分装封口,即制得本除氧剂。例2,本除氧剂应用于封存大米,试验是在25~38℃气温下进行。-->(1)在普通房式粮仓内,铺上拉伸尼龙/聚乙烯薄膜作底层;(2)在底层上将150吨包装大米紧密堆成体积为188立方米,(长×宽×高=11.2米×4.8米×3.5米)的大垛,然后安放本除氧剂120公斤在垛的四周,将4粒通用氧指示剂置于易观察到的地方;(3)立即将准备好的拉伸尼龙/聚乙烯大帐幕套上,用热封工具把底层和大帐幕严密封口,确认无渗漏之处,一周内氧指示剂变红,封存即完成。例3,本除氧剂应用于封存食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除氧剂,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它由20目以上铁粉、稻壳灰、无毒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卤化物和水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除氧剂,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由20目以上铁粉、稻壳灰、无毒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卤化物和水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的除氧剂,其特征在于它的成份范围为:20目以上的铁粉 40~85%(重量)稻壳灰(不含水干基) 10~50%(重量)无毒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卤化物 0.5~6%(重量)水 5~26%(重量)各组份总和为100%(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2的除氧剂,其特征在于40目以上铁粉含量为40~60%(重量),各组分总和为100%(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2的除氧剂,其特征在于稻壳灰(不含水干基)的含量为10~25%(重量),各组分总和为100%(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2的除氧剂,其特征在于组分中的无毒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是采用氯化钠。各组分总和为100%(重量)6、根据权利要求2的除氧剂,其特征在于水的含量为5~18%(重量),各组分总和为100%(重量)。7、根据权利要求2的除氧剂,其特征在于它的成分范围为:80目以上的还原(工业)铁粉 50~60%(重量)稻壳灰(不含水干基) 16~20%(重量)氯化钠 4%(重量)水 12~16%(重量)各组分总和为100%(重量)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兴,李石卿,马培宗,薛六合,陆雅明,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工业部八五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