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水冷静止无功补偿器用晶闸管阀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766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水冷静止无功补偿器用晶闸管阀模块,所述晶闸管阀模块(7)包括晶闸管阀串单元(1)、主体框架单元(2)、TE板组件单元(3)、阻容保护单元(4)和水冷管路单元(5);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阀模块外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晶闸管阀串单元(1)、TE板组件单元(3)、阻容保护单元(4)和水冷管路单元(5)均安装在主体框架单元(2)上。该晶闸管模块内各单元均为相互独立不同功能的组件,可并行安装,互换性强,拆装方便,可提高系统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冷晶闸管模块,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中不同电压等级卧式水冷静止无功补偿器用晶闸管阀模块
技术介绍
晶闸管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阀元件,在高电压大电流应用方面,通常需数只晶闸管串联连接使用,而晶闸管阀组是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和工业用户中,静止无功补偿器则普遍用来增强系统输电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性以及抑制谐波振荡等功能。晶闸管阀组结构包括晶闸管等电气元件的安装、散热、电磁兼容以及高压绝缘等方面。为保证晶闸管元件正常工作,通常采用水冷冷却方式。随着电力与工业的迅速发展,工程对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技术性能各个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更高的电压等级、更恶劣的应用环境以及更灵活的使用方式等等。这些除了通过采用新的高性能元器件外,还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改进。目前,该类晶闸管阀组主要有以下不足1、元器件数量较多,安装接线复杂,系统稳定性差;2、水冷系统需配比分流,不易控制,可导致散热效率不均衡;3、使用方式不够灵活,不同容量、不同电压等级需要不用的阀组结构,成本高;4、对工程现场要求高,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水冷静止无功补偿器用晶闸管阀模块,所述晶闸管阀模块(7)包括晶闸管阀串单元(1)、主体框架单元(2)、TE板组件单元(3)、阻容保护单元(4)和水冷管路单元(5);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阀模块外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晶闸管阀串单元(1)、TE板组件单元(3)、阻容保护单元(4)和水冷管路单元(5)均安装在主体框架单元(2)上;?所述主体框架单元(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长、宽、高分别为1.5m、1m、0.4m;?所述水冷管路单元(5)包括进水水管、软管、晶闸管散热器、水冷电阻和回水水管;所述回水水管有两个支路;所述进水水管、软管、晶闸管散热器和水冷电阻依次连接,组成进水回路;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水冷静止无功补偿器用晶闸管阀模块,所述晶闸管阀模块(7)包括晶闸管阀串单元(I)、主体框架单元(2 )、TE板组件单元(3 )、阻容保护单元(4)和水冷管路单元(5);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阀模块外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晶闸管阀串单元(1)、TE板组件单元(3)、阻容保护单元(4)和水冷管路单元(5)均安装在主体框架单元(2)上; 所述主体框架单元(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长、宽、高分别为1.5m、lm、O.4m ; 所述水冷管路单元(5)包括进水水管、软管、晶闸管散热器、水冷电阻和回水水管;所述回水水管有两个支路;所述进水水管、软管、晶闸管散热器和水冷电阻依次连接,组成进水回路;其中一个回水水管、进水回路和另一支回水水管依次并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阀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晶闸管阀模块(7)中包括两组晶闸管阀串单元(I);所述两组晶闸管阀串单元(I)对称设置在主体框架单元(2)长边中心线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常忠王承民王爱袁洪亮任西周郎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