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4617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包括皮层、吸气腔、吸气装置和密封框,所述皮层通过密封框将耳支架紧扣于吸气腔上;所述吸气装置与吸气腔和皮层之间的空间相连通。使用时,将耳支架放置于吸气腔顶层,通过吸气装置将吸气腔与皮层之间的空气抽出,所述皮层将紧密贴附于耳支架上,进而模拟出耳支架真实覆皮后的效果。医生通过观察模拟效果来判断所雕刻的耳支架或所选择的Medpor耳支架知否理想,进而为修改或更换耳支架提供了参考依据,使得耳廓再造术的术后效果更加理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或后天性耳廓缺损、畸形患者进行耳廓再造术时用的一种软骨成形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外耳重建手术包括自体组织移植耳重建术和采用Medpor为支架的耳再造术两种,其中,自体组织移植耳重建术是最传统的外耳重建手术方式,该手术分三期,手术期间需取患者的肋软骨进行支架雕刻,这种雕刻难度大,周期长,由于缺乏直观的参照,往往只能将雕刻后的耳支架移植到患者身上后才能够看出所雕刻的耳支架是否合适,而此时再想重新雕刻支架无疑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Medpor是美国Medpor公司研制出的耳支架,该耳支架采用医用级线性高密度的多孔聚乙烯生物材料制成,使用时无需雕刻,但由于人耳的千差万别,所以很难选择与患者正常耳廓完全一致的耳支架,如果在手术时选择了不合适的Medpor耳支架,同样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耳廓再造术的辅助装置,要求该装置能够模拟出耳支架覆皮后的真实效果,允许医生在手术之前就能够判断出所雕刻的耳支架或所选择的Medpor耳支架知否理想,从而对耳支架做进一步的修改或选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该装置解决了以往耳廓再造术中不能提前判断所雕刻的耳支架或所选择的Medpor耳支架是否合适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耳廓再造术的手术质量。本技术的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包括皮层、吸气腔、吸气装置和密封框,所述皮层通过密封框将耳支架紧扣于吸气腔上;所述吸气装置与吸气腔和皮层之间的空间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密封框为中空框体,所述皮层的周边与密封框的周边无缝连接,所述密封框的一边与吸气腔顶层的棱边铰接,所述吸气腔顶层的中部开有多个细孔,所述密封框绕其与吸气腔的铰接轴旋转并将耳支架扣在吸气腔顶层与皮层之间;所述吸气腔上还设置有吸气口,所述吸气装置通过吸气口与吸气腔连通。进一步,所述吸气腔为立方盒体,所述吸气腔上除细孔和吸气口与外界连通外其他部位皆密封设置。进一步,所述吸气腔或密封框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吸气腔和密封框通过锁紧件密封扣合。进一步,所述皮层采用医用橡胶或医用硅胶模拟人体皮肤制成。进一步,所述吸气装置为吸气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包括皮层、吸气腔、吸气装置和密封框,所述皮层通过密封框将耳支架紧扣于吸气腔上;所述吸气装置与吸气腔和皮层之间的空间相连通。使用时,先将耳支架放置于吸气腔顶层,然后用皮层将耳支架扣在吸气腔的顶层,所述皮层与吸气腔的周边通过密封框密封,最后通过吸气装置将吸气腔与皮层之间的空气抽出,所述皮层将紧密贴附于耳支架上,进而模拟出耳支架真实覆皮后的效果。医生通过观察模拟效果来判断所雕刻的耳支架或所选择的Medpor耳支架知否理想,这就为进一步修改或更换耳支架提供了参考依据,使得耳廓再造术的术后效果更加理想。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耳支架模拟覆皮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吸气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包括皮层1、吸气腔2、吸气装置3和密封框4,所述密封框4为中空框体,所述皮层I的周边与密封框4的周边无缝连接,所述密封框4的一边与吸气腔2顶层的棱边铰接,所述吸气腔2顶层的中部开有多个细孔5,所述密封框4绕其与吸气腔2的铰接轴9旋转并将耳支架8扣在吸气腔2顶层与皮层I之间;所述吸气腔2上还设置有吸气口 6,所述吸气装置3通过吸气口 6与吸气腔2连通。使用时,将耳支架放置于开有细孔的吸气腔2顶层,然后将密封框4扣合在吸气腔2上,用吸气装置3抽出吸气腔2内的空气,在吸气腔2内形成负压,由于吸气腔2顶部开有细孔,所述吸气腔2将通过细孔把皮层I与吸气腔2中的空气吸出形成负压,所述皮层I在负压作用下将紧密贴附于耳支架表面,进而模拟出耳支架真实覆皮后的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具有模拟覆皮效果真实,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等优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吸气腔2为立方盒体,所述吸气腔2上除细孔5和吸气口 6与外界连通外其他部位皆密封设置。通过一体的密封设置可保证吸气时不会有外界的空气进入吸气腔2中,从而保证吸气腔2内的负压保持的时间更加持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和4所示,所述吸气腔2或密封框4上设置有锁紧件7,所述吸气腔2和密封框4通过锁紧件7密封扣合。通过设置锁紧件7使得皮层周边与吸气腔2顶层周边的密封性更好,进一步保证吸气腔2内的负压保持的时间更加持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皮层I采用医用橡胶或医用硅胶模拟人体皮肤制成。采用医用弹性材料不会对耳支架造成污染,将所述医用弹性材料模拟人体皮肤制成使得耳支架覆皮后的效果更加逼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气装置3为吸气筒。吸气筒为现有的成熟技术,使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更易于生产和组装,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本专利技术的可实施性。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包括皮层(1)、吸气腔(2)、吸气装置(3)和密封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1)通过密封框(4)将耳支架紧扣于吸气腔(2)上;所述吸气装置(3)与吸气腔(2)和皮层(1)之间的空间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包括皮层(I)、吸气腔(2)、吸气装置(3)和密封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I)通过密封框(4)将耳支架紧扣于吸气腔(2)上;所述吸气装置(3)与吸气腔(2)和皮层(I)之间的空间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廓再造术软骨成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4)为中空框体,所述皮层(I)的周边与密封框(4)的周边无缝连接,所述密封框(4)的一边与吸气腔(2)顶层的棱边铰接,所述吸气腔(2)顶层的中部开有多个细孔(5),所述密封框(4)绕其与吸气腔(2)的铰接轴旋转并将耳支架扣在吸气腔(2)顶层与皮层(I)之间;所述吸气腔(2)上还设置有吸气口(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胜毋巨龙戴霞柴琳琳李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