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轴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4292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轴调节装置,包括基板以及托板,二者通过水平轴相连;在远离水平轴轴线的一端设置有垂直调节螺丝穿过基板并与托板相连;所述托板的前端设置有前连接板,该前连接板安装在前垂直轴上,前垂直轴安装在托板上;所述前连接板通过其两侧的连杆与位于托板后端的后连接板相连,该后连接板安装在后垂直轴上,后垂直轴安装在托板上;所述连杆与前、后连接板之间铰接;在后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调节螺丝;摄像机安装板固定在前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视轴调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弥补因加工精度不高或装配误差所引起的视轴角度偏差的缺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是一种视轴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视频监控领域的发展以及客户不断提高的要求,仅安装单一摄像机的云台以及防护罩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光线不足的条件下,经常需要可见光成像设备与热成像、红外激光器等设备相互配合使用,于是出现了双舱防护罩和双侧载云台等形式的监控设备载体,实现了单一云台承载多个成像设备。在新型监控设备出现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加工和装配误差的存在,有可能导致两个成像设备的视轴不能完全平行。这样,在看同一事物时两成像设备间的配合出现偏差,随着距离的加大误差越专利技术显,对于具有测距功能的监控设备影响更为严重,导致测距的误差加大。从加工精度上保证视轴的平行又会大大提高成本,增加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对摄像机的视轴角度进行微调的视轴调节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视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以及位于基板上方的托板,二者通过水平轴相连;在远离水平轴轴线的一端设置有垂直调节螺丝,该垂直调节螺丝自下而上穿过基板并与托板相连;所述托板的前端设置有前连接板,该前连接板安装在前垂直轴上,前垂直轴安装在托板上;所述前连接板通过其两侧的连杆与位于托板后端的后连接板相连,该后连接板安装在后垂直轴上,后垂直轴安装在托板上;所述连杆与前、后连接板之间铰接;在后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调节螺丝,所述水平调节螺丝自后向前穿过托板后端向上竖起的连接部并与后连接板相连;摄像机安装板固定在前连接板上。所述前、后垂直轴对应位于前、后连接板中部。所述后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紧固螺丝,该紧固螺丝穿过后连接板并顶在托板上。所述垂直调节螺丝位于托板的前端。所述基板的一侧为向上竖起的弯折部,该弯折部设置有锁紧螺丝,该锁紧螺丝穿过该弯折部并顶在托板上。所述前垂直轴外套有前轴套,所述前垂直轴与前连接板过盈配合,前轴套与托板过盈配合。所述后垂直轴外套有后轴套,所述后垂直轴与后连接板过盈配合,后轴套与托板过盈配合。所述水平调节螺丝与垂直调节螺丝的丝杠上为细牙螺纹。所述托板前端设置有球形关节轴承,该球形关节轴承与托板前端轴伸配合连接,垂直调节螺丝与所述球形关节轴承相固定。采用本技术结构的视轴调节装置,可以通过转动垂直调节螺丝以及水平调节螺丝对摄像机安装板的垂直角度和水平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固定在摄像机安装板上的摄像机的视角的调节。本技术的视轴调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弥补因加工精度不高或装配误差所引起的视轴角度偏差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视轴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视轴调节装置中前、后垂直轴与前、后垂直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基板I ;托板2 ;水平轴3 ;垂直调节螺丝4 ;球形关节轴承5 ;前连接板6a ;后连接板6b ;前垂直轴7a ;后垂直轴7b ;前轴套8a ;后轴套8b ;连杆9a ;连杆9b ;水平调节螺丝IOa ;水平调节螺丝IOb ;锁紧螺丝Ila ;紧固螺丝Ilb ;摄像机安装板12 ;连接部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视轴调节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I以及位于基板I上方的托板2,二者通过水平轴3相连;在托板的前端远离水平轴3轴线的位置上设置有垂直调节螺丝4,该垂直调节螺丝4自下而上穿过基板并与托板相连;所述托板2前端设置有球形关节轴承5,该球形关节轴承5与托板2前端轴伸配合连接,垂直调节螺丝4与所述球形关节轴承5相固定。所述基板I的一侧为向上竖起的弯折部,该弯折部设置有锁紧螺丝11a,该锁紧螺丝Ila穿过该弯折部并顶在托板2上。通过旋拧该垂直调节螺丝4,随着丝杆产生一定的位移量,能够控制托板2绕水平轴3相对于基板I相对转动,以调整托板2即托板2上组件的垂直角度。调整完毕后,拧紧锁紧螺丝11a,将基板I与托板2相对固定住。所述托板2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前连接板6a,该前连接板6a安装在前垂直轴7a上,前垂直轴7a套在前轴套8a内,前垂直轴7a与前连接板6a过盈配合,前轴套8a与托板2过盈配合。所述前连接板6a通过其两侧的连杆9a、9b与位于托板2后端的后连接板6b相连,该后连接板6b安装在后垂直轴7b上,后垂直轴7b套在后轴套8b内,后垂直轴7b与后连接板6b过盈配合,后轴套8b与托板2过盈配合。所述前、后垂直轴7a、7b对应位于前、后连接板6a、6b中部。所述连杆9a、9b与前、后连接板6a、6b之间铰接;在后连接板6b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调节螺丝10a、10b,所述水平调节螺丝10a、IOb自后向前穿过托板2后端向上竖起的连接部13并与后连接板6b相连。摄像机安装板12固定在前连接板6a上,用于放置摄像机。在所述后连接板6b上还设置有紧固螺丝11b,该紧固螺丝Ilb穿过后连接板6b并顶在托板2上。上述由前、后连接板6a、6b、连杆9a、9b构成了四杆机构,即水平调节机构,由前、后垂直轴7a、7b与前、后轴套8a、8b相配合的结构作为该四杆机构的主轴,作为水平旋转的轴心,用于铰接连杆9a、9b与前、后连接板6a、6b的四个铆钉作为该四杆机构的副轴。旋拧水平调节螺丝10a、10b可以调节摄像机安装板12水平方向转动的角度;通过松动其中一个水平调节螺丝并拧紧另一个水平调节螺丝,且丝杆上的螺纹为细牙螺纹,可使上述四杆机构缓慢旋转,达到理想角度后,拧紧紧固螺丝11b,即可实现四杆机构锁紧,达到调整角度目的。本技术的视轴调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弥补因加工精度不高或装配误差所引起的视轴角度偏差的缺陷。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以及位于基板上方的托板,二者通过水平轴相连;在远离水平轴轴线的一端设置有垂直调节螺丝,该垂直调节螺丝自下而上穿过基板并与托板相连;所述托板的前端设置有前连接板,该前连接板安装在前垂直轴上,前垂直轴安装在托板上;所述前连接板通过其两侧的连杆与位于托板后端的后连接板相连,该后连接板安装在后垂直轴上,后垂直轴安装在托板上;所述连杆与前、后连接板之间铰接;在后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调节螺丝,所述水平调节螺丝自后向前穿过托板后端向上竖起的弯折部并与后连接板相连;摄像机安装板固定在前连接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以及位于基板上方的托板,二者通过水平轴相连;在远离水平轴轴线的一端设置有垂直调节螺丝,该垂直调节螺丝自下而上穿过基板并与托板相连;所述托板的前端设置有前连接板,该前连接板安装在前垂直轴上,前垂直轴安装在托板上;所述前连接板通过其两侧的连杆与位于托板后端的后连接板相连,该后连接板安装在后垂直轴上,后垂直轴安装在托板上;所述连杆与前、后连接板之间铰接;在后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调节螺丝,所述水平调节螺丝自后向前穿过托板后端向上竖起的弯折部并与后连接板相连;摄像机安装板固定在前连接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视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垂直轴对应位于前、后连接板中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视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紧固螺丝,该紧固螺丝穿过后连接板并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晨李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亚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