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水胜专利>正文

一种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916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瓶器,该开瓶器包括:一握把,该握把内形成有一容腔;一活塞机构,该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本体、设置于握把内容腔并镶嵌于活塞本体中的活塞杆、固定于活塞杆前端并与活塞本体的内腔紧密贴合的活塞头;一中空的锥针,该锥针固定于活塞本体前端,且该锥针的端部设置有与活塞本体的内腔连通的气孔;一套盖,该套盖套接于握把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真空气压原理,向瓶内的真空环境注入气体,产生压强后将软木塞推出,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费力气拉出软木塞,而且可防止瓶内容物溢出,造成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便宜、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瓶装置
,特指一种结构紧凑,且操作简易、省力的开瓶器。技术背景一般的葡萄酒或香槟等酒瓶,大都是以软木塞塞住瓶口,当欲饮用时,需借助具尖针状的开瓶器插设入软木塞内,并通过该开瓶器将软木塞从瓶口拔出,以便饮用。一般常见的软木塞开瓶器,其上方设有握把,下方设有螺形锥,使用时,将螺形锥的端部插置于瓶口的软木塞上,再通过转动握把带动螺形锥向下螺钻,当螺形锥钻入软木塞内达到一定深度后,再施力往外拔起以将软木塞拉出瓶口,但是,由于软木塞是以紧配合方式强塞置于瓶口以防酒味散失或变质,所以被紧密塞在瓶口的软木塞拔出时需相当费力,而且若螺形锥钻入深度不够,则难以拉出软木塞,而且容易造成木塞断裂,再者,将螺形锥钻过深,产生的木屑会掉进瓶体中,影响瓶内容物的质量,另外,在拉出软木塞的过程需要较大的力气,而且容易将瓶内容物溢出,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简易、省力的开瓶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开瓶器包括一握把,该握把内形成有一容腔;一活塞机构,该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本体、设置于握把内容腔并镶嵌于活塞本体中的活塞杆、固定于活塞杆前端并与活塞本体的内腔紧密贴合的活塞头;一中空的锥针,该锥针固定于活塞本体前端,且该锥针的端部设置有与活塞本体的内腔连通的气孔;一套盖,该套盖套接于握把前端。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塞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螺旋相接于主体部前端的连接部,所述的锥针固定安装于该连接部前端。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本体后端设置有防止其脱离所述活塞头的限位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本体的内腔安装有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阀体,该阀体位于活塞头前端。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阀体为止回阀或单向阀。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阀体包括相套接固定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安装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形成的承载空腔中的弹簧、连接座及薄片,其中,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分别设置有构成承载空腔的第一容槽和第二容槽,且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均设置有连通该承载空腔的通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簧及薄片分别套接于连接座两端,其中,该薄片与第一座体中设置的第一容槽底部相抵触,令第一座体中的通孔与所述的承载空腔不连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套盖中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锥针的收纳槽,该套盖前端设置有用于嵌位的凸环以及位于凸环侧端的嵌位块,所述的握把后端设置有与该嵌位块配合的嵌位口。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握把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数个便于握持的捏拿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手持握把将锥针插入酒瓶瓶口的软木塞中,且令锥针端部的气孔显露于酒瓶瓶体内;随后通过上下移动握把,在活塞机构的作用下对酒瓶瓶体充气,与此同时,由于本技术安装有阀体,瓶体的气不能回流,使瓶体的真空环境注入气体,产生压强,将软木塞推出,实现开瓶动作。上述过程中,不需要费力气拉出软木塞,而且可防止瓶内容物溢出,造成浪费,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便宜、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沿A-A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握把10容腔11嵌位口 12捏拿位2活塞机构 21活塞本体210内腔 211主体部212连接部 213限似部22活塞杆 23活塞头231垫块232螺钉3锥针4套盖41凸环42嵌位块5阀体50承载空腔51第一座体 511第一容槽52第二座体 521第二容槽53弹簧54连接座55薄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4所示,一种开瓶器,其包括握把I安装于握把I中的活塞机构2、固定于活塞机构2前端的锥针3以及套接于握把I上的套盖4。所述的握把I内形成有一容腔10,该握把I后端设置有用于限位的嵌位口 11,所述的握把I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数个便于握持的捏拿位12。所述的活塞机构2包括活塞本体21、设置于握把I内容腔10并镶嵌于活塞本体21中的活塞杆22、固定于活塞杆22前端并与活塞本体21的内腔210紧密贴合的活塞头23。所述的活塞本体21包括主体部211以及螺旋相接于主体部211前端的连接部212,所述的锥针3固定安装于该 接部212前端;所述活塞本体21后端设置有防止其脱离所述活塞头23的限位部213。所述的活塞杆22前端设置有螺孔,所述的活塞头23通过螺钉232配合垫块231固定安装于活塞杆22前端。所述的锥针3中空设置,该锥针3的端部设置有与活塞本体31的内腔210连通的气孔;且该锥针3固定于活塞本体21前端。所述的套盖4套接于握把I前端,该套盖4中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锥针3的收纳槽,该套盖4前端设置有用于嵌位的凸环41以及位于凸环41侧端的并与所述嵌位口 11相配合的嵌位块42。所述活塞本体21的内腔210安装有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阀体5,该阀体5位于活塞头22 IU立而ο所述的阀体5包括相套接固定的第一座体51和第二座体52、安装于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之间形成的承载空腔50中的弹簧53、连接座54及薄片55,其中,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分别设置有构成承载空腔50的第一容槽511和第二容槽521,且第一座体51与第二座体52均设置有连通该承载空腔50的通孔。所述的弹簧53及薄片55分别套接于连接座54两端,其中,该薄片55与第一座体51中设置的第一容槽511底部相抵触,令第一座体51中的通孔与所述的承载空腔50不连通。本技术进行充气时,气体逼压薄片55,令薄片55与第一座体51中设置的第一容槽511底部不抵触,且形成间隙,使气体流经承载空腔50、活塞本体31的内腔210、锥针3后,从锥针3端部的气孔流出,气体流出后,薄片55通过弹簧53的弹力复位,再次与第一座体51中的第一容槽511底部相抵触。再次进行充气时,需要将握把I往回移动复位,于此同时,会产生反方向的气流,由于薄片55与第一座体51中的第一容槽511底部相抵触,使该气流不能够流进活塞本体31的内腔210,以便于本技术的再次充气动作。本技术使用时,手持握把I将锥针插入酒瓶瓶口的软木塞中,且令锥针3端部的气孔显露于酒瓶瓶体内;随后通过上下移动握把1,在活塞机构2的作用下对酒瓶瓶体充气,与此同时,由于本技术安装有阀体5,瓶体的气不能回流,使瓶体的真空环境注入气体,产生压强,将软木塞推出,实现开瓶动作。上述过程中,不需要费力气拉出软木塞,而且可防止瓶内容物溢出,造成浪费,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便宜、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握把(1),该握把(1)内形成有一容腔(10);?一活塞机构(2),该活塞机构(2)包括:活塞本体(21)、设置于握把(1)内容腔(10)并镶嵌于活塞本体(21)中的活塞杆(22)、固定于活塞杆(22)前端并与活塞本体(21)的内腔(210)紧密贴合的活塞头(23);?一中空的锥针(3),该锥针(3)固定于活塞本体(21)前端,且该锥针(3)的端部设置有与活塞本体(31)的内腔(210)连通的气孔;?一套盖(4),该套盖(4)套接于握把(1)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握把(1),该握把(I)内形成有一容腔(10); 一活塞机构(2),该活塞机构(2)包括活塞本体(21)、设置于握把(I)内容腔(10)并镶嵌于活塞本体(21)中的活塞杆(22)、固定于活塞杆(22)前端并与活塞本体(21)的内腔(210)紧密贴合的活塞头(23); 一中空的锥针(3),该锥针(3)固定于活塞本体(21)前端,且该锥针(3)的端部设置有与活塞本体(31)的内腔(210)连通的气孔; 一套盖(4),该套盖(4)套接于握把(I)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本体(21)包括主体部(211)以及螺旋相接于主体部(211)前端的连接部(212),所述的锥针(3)固定安装于该连接部(212)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21)后端设置有防止其脱离所述活塞头(23)的限位部(2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21)的内腔(210)安装有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阀体(5),该阀体(5)位于活塞头(22)前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5)为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胜
申请(专利权)人:王水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