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鞋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092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骑行鞋鞋底,所述骑行鞋鞋底为尼龙塑料鞋底,所述尼龙塑料鞋底的脚踏部位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碳纤片,所述空腔与所述碳纤片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所述碳纤片上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5-7个自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骑行鞋鞋底在脚踏部位,改为碳纤片嵌入尼龙塑料的形式,达到减轻重量,在骑行过程中实现良好的传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具体涉及一种骑行鞋鞋底
技术介绍
目前骑行鞋鞋底大多采用尼龙塑料或者是全碳纤结构,尼龙塑料结构重量轻,但是装脚踏部位强度低,而且传动能力差;如果鞋底采用全碳纤结构,碳纤材料较重,虽然能够保证装脚踏部位的良好传动能力,但会造成整鞋重量太大,穿着不舒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骑行鞋鞋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骑行鞋鞋底重量和传动能力不能兼顾的缺陷,提供一种兼顾重量和传动能力的骑行鞋鞋底。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骑行鞋鞋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骑行鞋鞋底,所述骑行鞋鞋底为尼龙塑料鞋底,所述尼龙塑料鞋底的脚踏部位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碳纤片,所述空腔与所述碳纤片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所述碳纤片上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5-7个自锁孔。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骑行鞋鞋底在脚踏部位,改为碳纤片嵌入尼龙塑料的形式,达到减轻重量,在骑行过程中实现良好的传动性能。更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片的面积为所述尼龙塑料鞋底面积的1/3-1/2。更进一步的,所述自锁孔的数量为5个。更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片的厚度为3-4mm,所述尼龙塑料鞋底的厚度为4_6mm。既能保证骑行鞋的重量较轻,也能有效兼顾骑行过程中实现良好的传动性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骑行鞋鞋底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骑行鞋鞋底,骑行鞋鞋底为尼龙塑料鞋底1,鞋底的脚踏部位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碳纤片2,空腔与碳纤片2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碳纤片2上设置有自锁装置,自锁装置包括5-7个自锁孔3。本技术的骑行鞋鞋底在脚踏部位,改为碳纤片2嵌入尼龙塑料的形式,达到减轻重量,在骑行过程中实现良好的传动性能。其中,碳纤片2的面积为尼龙塑料鞋底I面积的1/3-1/2。自锁孔3的数量为5个。 碳纤片2的厚度为3-4mm,尼龙塑料鞋底I的厚度为4_6mm。既能保证骑行鞋的重量较轻,也能有效兼顾骑行过程中实现良好的传动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骑行鞋鞋底,所述骑行鞋鞋底为尼龙塑料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塑料鞋底的脚踏部位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碳纤片,所述空腔与所述碳纤片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所述碳纤片上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5?7个自锁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骑行鞋鞋底,所述骑行鞋鞋底为尼龙塑料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塑料鞋底的脚踏部位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碳纤片,所述空腔与所述碳纤片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所述碳纤片上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5-7个自锁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鞋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浅哲于飞杜伟
申请(专利权)人:禧玛诺连云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