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转换装置,尤其涉及使用了被设置于铁道车辆的半导体元件的电力转换装置向冷却器进行配置的元件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转换装置一般地由半导体元件构成,有将直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的逆变器电路、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的转换器电路等,在逆变器电路中有对该交流输出的电压以及频率可变地控制的可变电压可变频率(VVVF)逆变器电路。该VVVF逆变器电路在电力转换装置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在铁道车辆系统的直流电动车中,作为电力转换装置而一般使用VVVF逆变器电路,将直流转换成电压可变频率可变的三相交流来控制交流感应电动机。另外,在交流电车中,单相交流电源经由转换器电路暂时转换成直流,该直流电源经由逆变器电路转换成电压可变频率可变的三相交流,从而驱动交流感应电动机。另外,在不稳定直流电源的稳定化、将直流电压改变成任意的值加以使用的情况、或者需要输出与输入电绝缘的直流电源的情况下,使用DC-DC转换器电路,也可使用电力转换装置。在使用了这种半导体元件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转换电路部中,由于在半导体元件的开关动作时或向半导体元件流通电流时产生的发热损耗会产生热量,因而该热量经由冷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构成电力转换部的半导体元件组由一个单元构成,所述电力转换部的主电路构成为:在直流正端子与直流负端子之间串联连接第1半导体元件至第4半导体元件这4个半导体元件,并且串联连接第1二极管以及第2二极管;在第2半导体元件与第3半导体元件的连接点连接交流端子,并且在所述第1二极管与所述第2二极管的连接点连接中性点端子;所述第1二极管被连接在所述第1半导体元件与所述第2半导体元件的连接点,所述第2二极管被连接在所述第3半导体元件与所述第4半导体元件的连接点,构成所述一个单元的所述半导体元件组被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冷却器受热部,通过自冷或强制风冷来进行散热,所述电力转换装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8 JP 2011-228463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构成电力转换部的半导体元件组由一个单元构成, 所述电力转换部的主电路构成为 在直流正端子与直流负端子之间串联连接第I半导体元件至第4半导体元件这4个半导体元件,并且串联连接第I二极管以及第2 二极管; 在第2半导体元件与第3半导体元件的连接点连接交流端子,并且在所述第I 二极管与所述第2 二极管的连接点连接中性点端子; 所述第I二极管被连接在所述第I半导体元件与所述第2半导体元件的连接点,所述第2 二极管被连接在所述第3半导体元件与所述第4半导体元件的连接点, 构成所述一个单元的所述半导体元件组被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冷却器受热部,通过自冷或强制风冷来进行散热, 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I半导体元件和所述第4半导体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冷却器受热部的上风侧,所述第2半导体元件和所述第3半导体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冷却器受热部的冷却风方向的中央,将所述第I二极管和所述第2 二极管配置在所述冷却器受热部的下风侧,所述第I半导体元件和所述第2半导体元件以及所述第3半导体元件和所述第4半导体元件相对于所述冷却器受热部的冷却风方向的中心线而言分别被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彼此相反侧的位置,所述第I二极管和所述第2半导体元件相对于所述中心线而言被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相同侦牝所述第2 二极管和所述第3半导体元件相对于所述中心线而言被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相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自冷进行散热的所述电力转换装置中,所述第I半导体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筱宫健志,野崎雄一郎,牧野雅史,小西出政臣,河野恭彦,儿岛彻郎,杉浦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