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2569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其具体设计过程为:首先将服务器主板的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完成电压水平转换,使各逻辑信号保持一致电位水平;将划分的各逻辑功能模块所需控制信号集中连接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实现各逻辑功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调试工作;调试服务器主板,完成设计过程。该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达到了对服务器成本优化的要求,而且节省了研发新服务器主板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通信
,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的服务器产品,成本控制上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在实现预定性能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节省服务器主板设计成本成为各大服务器生产设计厂商的首要课题;在服务器主板上各种门电路不停的做着各种逻辑运算与信号转换,源源不断为保障服务器长期不间断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为了保证服务器主板系统数据的稳定传输,74等系列基本逻辑器件形成的周边电路多种多样,复杂程度高,在主板所有物料使用中,此类电子元件占据了大部分、成本比例也较高,当前整合此类电路应用以降低设计成本,同时提高服务器主板周边电路的稳定性,成为提高服务器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之前的服务器主板设计应用中,服务器主板的开机时序及延时电路、数据采集电路一般是采用阻容件、74系列逻辑器件等搭建而成,尤其是延时电路对阻容件参数准确性要求较高,当服务器工作温度超出规定范围时,阻容件参数随温度变动,使延时时间不再准确,会影响服务器正常运行;因而,现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服务器主板低成本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其具体设计过程为:步骤一、首先按照服务器主板周边电路的搭建需求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功能实现方式,将服务器主板的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步骤二、完成电压水平转换,使各逻辑信号保持一致电位水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平滑控制各信号源;步骤三、将划分的各逻辑功能模块所需控制信号集中连接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实现各逻辑功能;步骤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调试工作;步骤五、调试服务器主板,完成设计过程;所述步骤一中服务器主板根据逻辑功能划分成逻辑运算单元、延时触发单元、数据缓冲锁存单元、中断触发单元、故障信息采集单元,逻辑运算单元通过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处增加外置的4.7K上拉电阻连接3.3V电平,其中数据缓冲锁存单元通过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端加入施密特触发器,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出端加入高阻态输出方式,实现数据的总线驱动隔离。所述步骤二中的电压水平转换是指将5V电压、1.8V电压信号转换至TTL3.3V电压水平,使各逻辑信号保持一致电位水平。所述步骤三中的各功能模块分别连接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GPIO管脚。所述延时触发单元采用对外置晶振输入分频计数的方式实现,晶振频率选为32.768k。所述中断触发单元触发过程中,在首次检测到中断输入信号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等待30ms后,再次采集该中断输入信号,若该中断输入信号仍有效,则启动中断处理程序。所述故障信息采集单元的采集信息时,采用并/串数据流转换的方式,将外置的并行监测点信息通过一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并行的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输入到控制核心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核心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内部采用串数据流解码转换,实现并行数据的输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解决服务器系统设计中逻辑芯片使用成本高、系统连接复杂等问题,极大提高了服务器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同时降低了产品升级成本,不仅达到了对服务器成本优化的要求,而且节省了研发新服务器主板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过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作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是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理论支撑点,利用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服务器主板低成本设计方法,来解决服务器系统设计中逻辑芯片使用成本高、系统连接复杂等问题,其具体设计过程如附图1所示:步骤一、按照服务器主板周边电路搭建需求,同时根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功能实现方式,将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具体重新划分为逻辑运算单元、延时触发单元、数据缓冲锁存单元、中断触发单元、故障信息采集单元。步骤二、将5V电压、1.8V电压信号至TTL3.3V电压水平,使各逻辑信号保持一致电位水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平滑控制各信号源步骤三、将各功能模块所需的控制信号集中,分别连接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GPIO管脚,根据各逻辑功能的实现,分别编程予以实现。步骤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调试工作。步骤五、调试服务器主板,完成设计过程。将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后,实现逻辑运算单元的过程中,在靠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位置附近增加外置4.7K上拉电阻到3.3V电平,增强输入/输出信号的驱动能力及提高电平稳定性;保持与传统外围接口电平的兼容。将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后,实现延时触发单元的过程中,采用对外置晶振输入分频计数的方式实现,该方式可获得准确计数周期,晶振频率选为32.768k,利于单位统一。将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后,实现数据缓冲锁存单元的过程中,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端加入施密特触发器,以滤除输入的杂波干扰,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出端加入高阻态输出方式,实现数据的总线驱动隔离;将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后,实现中断触发单元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中断的捕捉率,在首次检测到中断输入信号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并不立即利用此信号,在等待30ms后,再次采集该中断输入信号,若该中断输入信号仍有效,则启动中断处理程序。将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后,实现故障信息采集单元的过程中,由于检测信号较多,采用并/串数据流转换的方式,将外置的并行监测点信息通过一片小容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并行的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输入到控制核心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核心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内部采用串数据流解码转换,实现并行数据的输入。经过上面详细的实施,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服务器主板的设计及升级操作,不仅达到了对服务器成本优化的要求,而且节省了研发新服务器主板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设计过程为:步骤一、首先按照服务器主板周边电路的搭建需求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功能实现方式,将服务器主板的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步骤二、完成电压水平转换,使各逻辑信号保持一致电位水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平滑控制各信号源;步骤三、将划分的各逻辑功能模块所需控制信号集中连接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实现各逻辑功能;步骤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调试工作;步骤五、调试服务器主板,完成设计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设计过程为:步骤一、首先按照服务器主板周边电路的搭建需求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功能实现方式,将服务器主板的逻辑功能进行整合划分;步骤二、完成电压水平转换,使各逻辑信号保持一致电位水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平滑控制各信号源;步骤三、将划分的各逻辑功能模块所需控制信号集中连接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实现各逻辑功能;步骤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调试工作;步骤五、调试服务器主板,完成设计过程;所述步骤一中服务器主板根据逻辑功能划分成逻辑运算单元、延时触发单元、数据缓冲锁存单元、中断触发单元、故障信息采集单元,逻辑运算单元通过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处增加外置的4.7K上拉电阻连接3.3V电平,其中数据缓冲锁存单元通过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端加入施密特触发器,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出端加入高阻态输出方式,实现数据的总线驱动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务器主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电压水平转换是指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