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光伏系统,尤其涉及高密度、多接入点的建筑光伏系统与配电网的并网协调系统。
技术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地区在“光伏屋顶计划”的激励下,建筑光伏系统逐渐规模化推广应用,2009年底已出现多处建筑光伏系统高密度、多点接入局部配电网的区域,如荷兰海尔许霍瓦德SMW(3500户)太阳能社区、日本太田市2. 2MW(550户)光伏示范区、美国加州罗克林地区345kW(144户)示范区等。我国建筑光伏系统应用虽刚刚起步,但是发展十分迅速,2009年底建筑光伏系统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3丽,占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300MW)的24%。随着世界建筑光伏系统市场的迅猛增长,高密度、多接入点建筑光伏系统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然而,区域性高密度、多接入点建筑光伏系统并网及与配电网协调关键技术还存在问题,并网稳定性、电能质量、安全保护、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及核心设备还需完善。当配电网用户侧接入大量分布式光伏系统后,配电网结构从无源网络变为包含众多中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有源网络,这给配电网控制与管理带来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I)高密度光伏系统对配电网的电压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光伏并网系统,包括通过多接入点接入配电网的多个光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站和功率可调节光伏电站;电能质量协调控制系统和多个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控制输入多个低压系统的电能质量;所述多个低压系统内均设置有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反孤岛保护装置和计量测控装置,所述反孤岛保护装置和计量测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多个光伏建筑的每个接入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光伏并网系统,包括通过多接入点接入配电网的多个光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站和功率可调节光伏电站;电能质量协调控制系统和多个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控制输入多个低压系统的电能质量;所述多个低压系统内均设置有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反孤岛保护装置和计量测控装置,所述反孤岛保护装置和计量测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多个光伏建筑的每个接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质量协调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站、功率可调节光伏电站和电能质量调节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光伏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双向变流器,所述双向变流器包括IGBT主电路、LCL滤波器和隔离变压器,所述IGBT主电路的一端连接储能电池,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LCL滤波器和隔离变压器后接入电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可调节光伏电站包括智能充放电控制器,所述智能充放电控制器的两个控制端分别连接光伏阵列组和直流配电装置,所述直流配电装置的一端连接蓄电池组,另一端连接功率可调节并网逆变器;所述蓄电池组连接储能系统运行监测器,所述储能系统运行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利,刘莉敏,王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