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磁光电热水地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暖系统,尤其涉及智能电磁光电热水地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地暖一是采用城市集中供暖(燃煤锅炉),二是采用电地暖(发热电缆地暖), 但前者存在环境污染严重、收费困难且费用昂贵、其它后续配套设施费用昂贵、相对热损耗 大的缺点;后者存在初装价格比较昂贵、使用中能好比较大、支出费用较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热能利用率高的智能电磁 光电热水地暖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磁光电热水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 系统包括设有外壳和钢质内胆的热水器及外接电源的电磁温控主控箱;所述热水器的顶部 设有泄压溢流口,其底部分别设有排污管、系统注水管、地暖回水管、地暖供水管;所述热水 器的水箱上设有太阳能加热管;所述钢质内胆的一端分别设有测温探头、电磁加热管、加热 循环泵;所述系统注水管穿过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与自来水管相连;所述地暖回水管、地 暖供水管分别穿过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与地暖分水器相连;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内所述系 统注水管、地暖回水管、地暖供水管的前方设有隔板,该隔板与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之间分 别设有水温循环系统温控器、室内空气温控器、屏蔽式增压泵;所述电磁加热管、所述加热 循环泵和所述屏蔽式增压泵分别与所述水温循环系统温控器相连。所述钢质内胆的内壁设有防腐防锈涂层。所述外壳与所述钢质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填充层。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手动排污球阀。所述电磁加热管的功率为5KW。所述加热循环泵的电压为220V。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中设有太阳能加热管,因此,利用 ...
【技术保护点】
智能电磁光电热水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有外壳(1)和钢质内胆(2)的热水器及外接电源的电磁温控主控箱;所述热水器的顶部设有泄压溢流口(3),其底部分别设有排污管(5)、系统注水管(6)、地暖回水管(7)、地暖供水管(8);所述热水器的水箱上设有太阳能加热管;所述钢质内胆(2)的一端分别设有测温探头(9)、电磁加热管(10)、加热循环泵(11);所述系统注水管(6)穿过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与自来水管相连;所述地暖回水管(5)、地暖供水管(8)分别穿过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与地暖分水器相连;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内所述系统注水管(6)、地暖回水管(7)、地暖供水管(8)的前方设有隔板,该隔板与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之间分别设有水温循环系统温控器(12)、室内空气温控器(13)、屏蔽式增压泵;所述电磁加热管(10)、所述加热循环泵(11)和所述屏蔽式增压泵分别与所述水温循环系统温控器(1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电磁光电热水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有外壳(I)和钢质内胆(2) 的热水器及外接电源的电磁温控主控箱;所述热水器的顶部设有泄压溢流口(3),其底部分别设有排污管(5)、系统注水管(6)、地暖回水管(7)、地暖供水管(8);所述热水器的水箱上设有太阳能加热管;所述钢质内胆(2)的一端分别设有测温探头(9)、电磁加热管(10)、 加热循环泵(11);所述系统注水管(6)穿过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与自来水管相连;所述地暖回水管(5)、地暖供水管(8)分别穿过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与地暖分水器相连;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内所述系统注水管(6)、地暖回水管(7)、地暖供水管(8)的前方设有隔板,该隔板与所述电磁温控主控箱之间分别设有水温循环系统温控器(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