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铁毅专利>正文

髓内钉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49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髓内钉取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膨胀头放置髓内钉尾部后,从手柄端将膨胀杆插入拔钉器空心杆中,敲击推进膨胀杆尾部使其插入膨胀头内,由于膨胀头受压后可膨胀,因此在敲击插入的过程中,膨胀头的一端将膨胀嵌进髓内钉尾部螺纹,膨胀杆、膨胀头和髓内钉尾部三者牢固贴合,使得髓内钉可以轻易地取出。使用本髓内钉取出器取钉,放置髓内钉取出器时不需要精确对准髓内钉取出器和髓内钉的位置,角度限制进一步减小,操作更加简单,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创面暴露、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医学领域中的髓内钉取出技木。
技术介绍
随着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中。所谓髓内固定,是指在骨远端或近端的髓腔内置与人体相容性好、具有一定強度的内置物,以达到骨折端固定的方法。髓内固定应用于骨折内固定治疗已有多年历史。髓内固定不仅可应用于直形骨的骨折,亦可用于轻度弧形骨的骨折,达到三点固定的目的,而且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在临床应用中显示着很强的生命力。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后,需要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安排取出髓内钉的手木。目前,主要是通过将取钉器顶端的螺纹与髓内钉尾部的内壁螺纹相咬合,拔出髓内钉的方式,取出髓内钉。然而,本技术的技术人发现,在手术实际操作中,由于手术切ロ及手术体位的限制,拔钉器放置方向往往难以使螺纹准确咬合,无法顺利拔钉。而且取钉器较粗,需要足够的显露才能置入。如果髓内钉置入过深或骨痂长入,则髓内钉尾部螺纹咬合困难,需要扩大创伤。如果髓内钉相对髓腔较细,则螺纹咬合时出现髓内钉自旋,导致咬合不紧难以拔出髓内钉。临床上常因以上原因,导致取钉时间长达数小时,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也造成了较大影响。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髓内钉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拔钉器(1)、膨胀杆(2)和膨胀头(3);所述拔钉器(1)包括手柄(4)和空心杆(5),该空心杆(5)为空心圆筒状,一端嵌入到手柄(4)中,并且穿通整个手柄(4),另一端露在手柄(4)外面,空心杆(5)露在手柄(4)外面一端的末端内壁带有螺纹;所述膨胀头(3)为空心圆筒状,受压后能膨胀,并且该膨胀头(3)的一端的外壁带有螺纹;所述膨胀头(3)的外壁直径恒定不变,从带有螺纹的一端开始,所述膨胀头(3)的内壁直径由大变小,带有螺纹的一端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膨胀杆(2)的直径,没有螺纹一端的内壁直径小于所述膨胀杆(2)的直径;所述膨胀头(3)的外壁直径小于所述空心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髓内钉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拔钉器(I)、膨胀杆(2)和膨胀头(3); 所述拔钉器(I)包括手柄(4)和空心杆(5),该空心杆(5)为空心圆筒状,一端嵌入到手柄(4)中,并且穿通整个手柄(4),另一端露在手柄(4)外面,空心杆(5)露在手柄(4)外面一端的末端内壁带有螺纹; 所述膨胀头(3)为空心圆筒状,受压后能膨胀,并且该膨胀头(3)的一端的外壁带有螺纹; 所述膨胀头(3)的外壁直径恒定不变,从带有螺纹的一端开始,所述膨胀头(3)的内壁直径由大变小,带有螺纹的一端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膨胀杆(2)的直径,没有螺纹一端的内壁直径小于所述膨胀杆(2)的直径; 所述膨胀头(3 )的外壁直径小于所述空心杆(5 )的内壁直径,所述膨胀头(3 )的外壁直径小于所述髓内钉的内壁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钉取出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铁毅王治叶维光
申请(专利权)人:杨铁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