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钉合切割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447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医用钉合切割器械,包括上、下钳夹,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所述钉砧面和钉仓面相对设置并将组织夹紧于两者之间;所述下钳夹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的轴线移动的推钉杆和远端设有切刀的推刀杆,所述推钉杆与推刀杆的近端配置在一击发块上。所述击发块上固定有一击发横杆,所述击发横杆上枢轴连接有一个U形击发扳手,所述U形击发扳手跨设于所述上、下钳夹外,并可在平行于所述钉仓面的第一平面及垂直于所述钉仓面的第二平面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相对减小器械整体的体积,包装和运输成本也会相对降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非常适于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钉合装置,尤其是一种外科手术用的直线型钉合切割器械,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医用直线型钉合切割器械被广泛用于伤口缝合、内部组织缝合与切割。典型的直线型钉合切割器械如美国专利US5129570所揭示,同时具有缝合与切割两个功能,即在进行伤口缝合的同时将多余的组织切除。该类器械一般包括上、下两个钳夹,相对设置在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以及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该钉仓内设有可沿器械轴线同时移动的推钉杆和远端设有切刀的推刀杆,所述推钉杆和推刀杆的一端均配设于一滑块上;所述钉仓表面沿器械轴线排列设有若干个钉孔,每个钉孔内均设置有推钉片和缝合钉;所述滑块移动带动所述推钉杆依次推动推钉片并将所述缝合钉推向钉砧成形于待缝合组织上,并带动所述切刀将位于所述钉仓和钉砧之间的组织切断或切口。目前市场上的器械用于驱动所述滑块移动的推钮一般都设置在上、下钳夹的左右侦牝以便于医生操作,如美国专利US5129570公开了一种用于推动滑块、推钉杆、切刀移动的推钮,所述推钮与滑块相对固定,且伸出于所述上、下钳夹的左侧或右侧。这种结构的推钮的不足在于医生仅仅只能在上、下钳夹的一侧推动推钮,一旦当器械置于一个特殊的操作位置,导致医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该推钮时,则会大大地降低该直线缝切器的操作舒适性。而且另一方面,医生的左右手习惯也会导致该器械的使用不便。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美国专利US7419081、US7568604揭示了一种新型的“W”型的推钮结构,该推钮与滑块枢轴连接,使该推钮的两个操作部可选择地伸出于器械的钳夹之外。当医生需要从左侧推动推钮时,则将钳夹左侧的推钮操作部伸出于钳夹之外,此时钳夹右侧的推钮操作部则收拢并贴紧于钳夹。一般来说,钳夹外还会固设有一用于保护钳夹的塑料钳夹外壳,则收拢的推钮操作部会贴紧钳夹外壳。这种结构的推钮的不足在于,推钮两侧的操作部不能同时地收拢,会使器械整体的外形变大,包装和运输成本增加。而且现有技术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当医生推动伸出于钳夹之外的左侧推钮操作部时,收拢并贴紧于钳夹的右侧的推钮操作部也会随着滑块一起移动,由于医生的操作习惯为用手托住钳夹外壳,这时右侧的推钮操作部会从医生的手心和钳夹外壳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右侧的推钮操作部在移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将医生的医用手套夹到推钮操作部和钳夹之间,从而导致推钮前后都不能移动,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新型推钮的医用直线型钉合切割器械。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种医用钉合切割器 械,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所述钉砧的钉砧面和钉仓的钉仓面相对设置并将组织夹紧于所述钉砧面和钉仓面之间;所述下钳夹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的轴线移动的推钉杆和远端设有切刀的推刀杆,所述推钉杆与推刀杆的近端配置在一击发块上。所述击发块上固定有一击发横杆,所述击发横杆上枢轴连接有一个U形击发扳手,所述U形击发扳手跨设于所述上、下钳夹外,并可在平行于所述钉仓面的第一平面及垂直于所述钉仓面的第二平面间转动。优选的,所述击发块的上表面向外凸设有一立柱,所述击发横杆上设有用于所述立柱穿过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击发块上的所述立柱还包括防转块,所述击发横杆上设有与所述防转块配合的防转槽。 优选的,所述击发横杆的两侧对称设有转动柱,所述U形击发扳手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一圆孔,转动柱穿过圆孔。优选的,每个所述转动柱上均设有相互垂直的两个定位孔或两两垂直的三个定位孔,所述圆孔内径向上各设有一个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凸起。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击发横杆上还设有用于抵住所述U形击发扳手的端面的档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相对减小器械整体的体积,包装和运输成本也会相对降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非常适于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医用钉合切割器械的示意图,此时U形击发扳手处于第一平面内。图2是本技术医用钉合切割器械的示意图,此时U形击发扳手处于第二平面内。图3是本技术医用钉合切割器械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医用直线型钉合切割器械,如图1所示,与现有技术一样,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1、2,所述上钳夹I的远端设有钉砧3,下钳夹2的远端设有钉仓4,所述下钳夹2上还枢轴设有一个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当上、下钳夹1、2闭合时,所述钉砧3的钉砧面31和钉仓4的钉仓面41相对设置并将组织夹紧于所述钉砧面31和钉仓面41之间,此时可以进行钉合及切割手术。结合图3所示,所述下钳夹2为U形,其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的轴线滑动的推钉杆5和远端设有切刀6的推刀杆7。所述推钉杆5与推刀杆7的近端配置在一击发块8上。所述击发块8上固定有一击发横杆9,具体为所述击发块8的上表面向外凸设有一立柱11及一防转块12。所述击发横杆9上设有一用于所述立柱11穿过的通孔13及一与所述防转块12配合的防转槽14。当然,可以直接用一个方形立柱来代替立柱11和防转块12的组合,同样可以起到连接和防转的作用。所述击发横杆9上枢轴连接有一个U形击发扳手10,所述U形击发扳手10跨设于所述上、下钳夹1、2外,所述击发横杆9的两侧对称设有转动柱15,每个所述转动柱15上均设有相互垂直的两个定位孔或两两垂直的三个定位孔16。所述U形击发扳手10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一圆孔17,所述圆孔17内径向上各设有一个与所述定位孔16配合的凸起18。当器械装配完毕后,转动柱15穿过所述圆孔17后,所述U形击发扳手10即可绕所述转动柱15的轴线转动。由于定位孔16和凸起18的配合作用,即当凸起18进入到定位孔16内后,所述U形击发扳手10可以在两个位置或三个位置上相对所述击发横杆9固定,即所述U形击发扳手10可在平行于所述钉仓面41的第一平面(图1所示)及垂直于所述钉仓面41的第二平面(图2所示)间转动。当器械在运输时,所述击发扳手10处于图1的状态。当器械需要使用时,所述击发扳手10处于图2状态或与图2所示位置相反方向的状态。由于所述击发横杆9上还设有用于抵住所述U形击发扳手10的端面19的档块20,所述U形击发扳手10即可推动击发横杆9并带动击发块8向器械的远端前进。当击发块8需要后退至器械的近端时,直接拉动U形击发扳手10即可。本技术内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器械操作者作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或后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或前端。本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钉合切割器械,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1、2),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上、下钳夹(1、2)远端的钉砧(3)和钉仓(4),所述钉砧(3)的钉砧面(31)和钉仓(4)的钉仓面(41)相对设置并将组织夹紧于所述钉砧面(31)和钉仓面(41)之间;所述下钳夹(2)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的轴线移动的推钉杆(5)和远端设有切刀(6)的推刀杆(7),所述推钉杆(5)与推刀杆(7)的近端配置在一击发块(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块(8)上固定有一击发横杆(9),所述击发横杆(9)上枢轴连接有一个U形击发扳手(10),所述U形击发扳手(10)跨设于所述上、下钳夹(1、2)外,并可在平行于所述钉仓面(41)的第一平面及垂直于所述钉仓面(41)的第二平面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钉合切割器械,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1、2),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上、下钳夹(1、2)远端的钉砧(3)和钉仓(4),所述钉砧(3)的钉砧面(31)和钉仓 (4)的钉仓面(41)相对设置并将组织夹紧于所述钉砧面(31)和钉仓面(41)之间;所述下钳夹⑵内设有可沿所述器械的轴线移动的推钉杆(5)和远端设有切刀(6)的推刀杆(7), 所述推钉杆(5)与推刀杆(7)的近端配置在一击发块(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块(8) 上固定有一击发横杆(9),所述击发横杆(9)上枢轴连接有一个U形击发扳手(10),所述U 形击发扳手(10)跨设于所述上、下钳夹(1、2)外,并可在平行于所述钉仓面(41)的第一平面及垂直于所述钉仓面(41)的第二平面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钉合切割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块(8)的上表面向外凸设有一立柱(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望东舒拓裴永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