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永刚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5343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23:29
一种自动刷子,它是由通水刷手柄、刷子上盖、动力保护罩、动力保护罩内的动力系统、活动刷主体、活动刷主体上的刷毛构成。它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刷子上盖,是固定的,下层是活动刷主体,是活动的,两者通过咬合机构咬合在一起而不脱落,动力保护罩内安装有叶轮动力或者电机动力,可采用其一,叶轮动力是和高压水泵机配合使用或者和自来水接通,当动力系统运行后,就会带动活动刷主体前后或者左右往返运动,从而对物体表面起摩擦清洗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自动刷子,尤其是能够使活动刷主体能前后或者左右往返运动的刷子,属于清洁用品行业。
技术介绍
刷子是人们用于清洁物体表面常用的工具,目前所知的刷子在使用时只能是上下左右来回的刷,才能达到清洁物体污溃的效果,这种传统的刷子不仅费力费时,而且不易清洗干净。比如在使用刷子清洗汽车时,由于汽车的清洗面大,用现在的刷子清洗会很大程度的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和负担,达不到快速、省力、洁净的效果。为了解决现在的刷子清洗物体表面具有费时费力且不易清洗干净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刷子,它应用水的冲击力或者电机作为动力提供给活动刷体,使刷子能够前后或者左右来回往复运动,从而达到不用使劲刷,但能自动、快速清洗干净物体表面的污溃,使人们在清洁物体表面污溃时省时、省力又洁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的产品或技术所存在的不易清洗物体表面污溃、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运用水的冲击力或者电机作为动力使刷体能够前后或者左右来回往复运动,达到自动、省时、省力、易清洁物体表面污溃的一种自动刷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刷子由通水手柄、刷子上盖、动力保护罩、活动刷主体、刷毛以及动力保护罩内的动力系统构成。通水手柄内是空的,上面有调节水量大小的装置和电机开关,它的一端与刷子上盖及动力保护罩相连,形成一个统一体,保护罩内设置有与通水手柄相通的喷嘴并对准保护罩内的叶轮,经高压水的冲击叶轮形成叶轮动力;另一端设置有水管接头,以便与水管相接。通水手柄与刷子上盖相衔接,刷子上盖设置有动力保护罩,保护罩内安装有动力系统,刷子上盖和活动刷主体通过咬合机构相互咬合并结合在一起形成上下层关系,上层是刷子上盖,下层是活动刷主体,保护罩内的动力系统产生的动力能够使下层的活动刷主体作往返式运行。通水手柄上设置有水量调节开关、电机通电开关和水管接口,水管接口可以通过水管与高压水泵机或者自来水龙头相连,通水手柄与刷子上盖相衔接方式可采用固定式或者活动式,并能制作成不同的形状造型。刷子上盖与动力保护罩是一个有机整体,动力保护罩覆盖在刷子上盖上,保护罩底部有转轴固定底板,两者以保护、固定里面动力系统正常工作的作用。动力系统可采用叶轮动力或者电机动力,叶轮动力由叶轮、主转动轴、轴轮、次转动轴构成,次转动轴设置在轴轮的非中心位置。刷子上盖任意两边设有凹槽,下层是活动刷主体,活动刷主体上任意两边的凸轨置于刷子上盖的凹槽内相互咬合在一起并不固定,而是使活动刷可以活动的。活动刷主体中间部分设有运动槽,由于活动刷主体和刷子上盖吻合时,次转动轴同时与活动刷主体上的运动槽合并在一起,当以水的压力作为动力时,水泵产生的高压水经水管连接到通水手柄后从喷嘴内喷出,冲击主转动轴上的叶轮叶片,带动主转动轴转动,主转动轴又带动次转动轴转动,次转动轴的动力又传给了运动槽,因次转动轴设置在轴轮的非中心位置,它一旋转就会带动整个活动刷主体前后或左右来回往复运动,这样就形成对物体表面前后或左右来回的摩擦,以电机作为动力也是同样的原理,从而对物体表面起到自动清洁的效果O本实用的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刷子的活动刷主体能够左右或者前后来回往复自动运动,从而能快速、省时省力的清洁物体表面污溃。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刷子的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刷子上层部分的结构图及连接加压水泵机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刷子下层部分活动刷主体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叶轮动力构造图。图5是本技术活动手柄装置图。图6是本技术凹槽平面图。图7是本技术凸轨平面图。图8是本技术电机动力示意图。图中O. —种自动刷子,1.安装在刷子上的活动刷主体,2.活动刷主体上的刷毛,3.刷子上盖,4.动力保护罩,5.通水手柄,6.水量调节开关,7.水管接头,8.固定在主转动轴上的叶轮,9.主转动轴和动力系统固定底板,10.上盖边上的凹槽,11.主转动轴,12.设置在轴轮上的次转动轴,13.固定在主转动轴上的轴轮,14.缩小的喷嘴,15.活动刷主体边上的凸轨,16.设置在活动刷主体中间位置的运动槽,17.活动手柄前后转轴,18.活动手柄左右转轴,19.流水孔,20.水泵,21电机,22.凸轨凸面,23.凹槽凹面,24,电机通电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是本技术自动刷子的构造图。如图1所示,自动刷子O是由通水手柄5、动力保护罩4、动力保护罩4内的动力系统(如图4和图8所不,图4是本技术叶轮动力构造图,是图8是本技术电机动力示意图)刷子上盖3、活动刷主体I以及活动刷主体I上的刷毛2结合而成。刷子分两层,下一层是活动刷主体1,它不是固定死的,而是可以活动的。上一层是刷子上盖3以及动力保护罩4,通水手柄5与刷子上盖3是可以融合在一起固定式的,也可以是活动式的(如图5所示,是本技术活动手柄装置图),可以左右前后自如活动,利于方便使用刷子。刷子下层的活动刷主体I边缘上分别设有凸轨15 (如图7所示)和运动槽16,刷子上盖3边缘也设置有凹槽10 (如图6所示),刷子下层的活动刷主体I和刷子上盖3通过咬合机构结合,咬合机构由凸轨15凹槽10构成,刷子下层的活动刷主体I边缘凸轨15的凸面22与刷子上盖3凹槽10凹面23咬合在一起使活动刷主体自由运动而不会脱落。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安装在动力保护罩4内的动力系统的次转动轴12置于活动刷主体I上的运动槽16内。当主转动轴11旋转起来后,动力传输给轴轮13,轴轮13又传输给次转动轴12,次转动轴12又传输给活动刷主体I上的运动槽16,因次转动轴12设置在轴轮13的非中心位置,故次转动轴12 —旋转就会带动整个活动刷主体I向前后或者左右往返运动。在图2中,是本技术刷子上部分的结构图及连接高压水泵机示意图。如图2所示,刷子上盖3与动力保护罩4以及通水手柄5形成一个整体。在动力保护罩4内部安装有叶轮动力系统(如图4所示)或者是电机动力系统(如图8所示),叶轮动力系统它是由固定在主转动轴11上的叶轮8以及下端的轴轮13组成,在轴轮13上非中心位置设置有次转动轴12,动力保护罩内壁设置有缩小的喷嘴14,它与通水手柄相通,来自通水手柄5的高压水从缩小的喷嘴14喷出冲击叶轮8,形成一个很强的推力,带动主转动轴11的旋转。高压水是由高压水泵机20或者手压式水泵机产生,高压水泵机20通过水管与通水手柄5的水管接头7相连接,自动刷子可以和高压水泵机20配合使用也可接自来水单独使用。电机动力系统由电机21、电机通电开关24、主转动轴11、轴轮13和轴轮上的次转动轴12组成,电机动力系统的动力是由直流或交流电提供,电线连通电机21和电机通电开关24,电机21通电后带动活动刷主体I运行的原理与叶轮动力相同,整个电机动力系统被固定在动力保护罩4内并很好的密封,动力保护罩4底部还设置有主转动轴和动力系统固定底板9,起固定主转动轴11和动力系统的作用并密封好不渗水。在刷子上盖3的边缘上设置有凹槽10,主要作用是使活动刷主体I边缘上的凸轨15凸面22和凹槽10凹面23很好的咬合在一起形成咬合机构,活动刷主体I能作往返运动又不至于脱落。在图3中,是本技术活动刷主体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活动刷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刷子,它由通水手柄、刷子上盖、动力保护罩、活动刷主体、活动刷主体上的刷毛以及动力保护罩内的动力系统构成,其特征是:通水手柄与刷子上盖相衔接,刷子上盖设置有动力保护罩,保护罩内安装有动力系统,刷子上盖和活动刷主体通过咬合机构相互咬合并结合在一起形成上下层关系,上层是刷子上盖,下层是活动刷主体,保护罩内的动力系统产生的动力能够使下层的活动刷主体作往返式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刷子,它由通水手柄、刷子上盖、动力保护罩、活动刷主体、活动刷主体上的刷毛以及动力保护罩内的动力系统构成,其特征是通水手柄与刷子上盖相衔接,刷子上盖设置有动力保护罩,保护罩内安装有动力系统,刷子上盖和活动刷主体通过咬合机构相互咬合并结合在一起形成上下层关系,上层是刷子上盖,下层是活动刷主体,保护罩内的动力系统产生的动力能够使下层的活动刷主体作往返式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刷子,其特征是通水手柄上设置有水量调节开关、 电机通电开关和水管接口,水管接口可以通过水管与高压水泵机或者自来水龙头相连,通水手柄与刷子上盖相衔接方式可采用固定式或者活动式,并能制作成不同的形状造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刷子,其特征是刷子上盖边缘设置有与活动刷主体边缘相对应的凹槽或凸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韦永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