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外监控设备的节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447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外监控设备的节能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移动侦测功能来判定现场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在没有移动侦测报警,现场没有异常情况下将红外监控设备的辅助照明红外灯调节到节能状态,当发生移动侦测报警时将红外灯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这样使得在没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红外灯处于节能状态,而移动异常情况发生时,又能及时调整红外灯照明强度有效实时视频监控。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红外视频监控设备中红外灯的能源消耗,同时也延长了红外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范视频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安防监控逐渐成为社会需求关注的热点,安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国内安防市场规模不断的壮大,与此同时用户对安防产品的功能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以及对重要场所24小时连续监控需求的增加,红外一体化摄像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红外夜视监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红外成像技术主要分为两种,被动红外成像和主动红外成像,安防行业中,主动红外成像应用较多。主动红外成像,即人为产生红外辐射(例如使用红外灯进行照射),产生人眼不可见而摄像机能够捕捉到的红外光,利用摄像机能够感知红外光的光谱特性,来拍摄周围环境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从而获得比较清晰的黑白夜视画面,实现夜视监控。因此,主动红外摄像监控设备,一般都是通过红外灯配合摄像机使用,是摄像机、防护罩、红外灯、供电散热设备等一体化组合的监控设备。主动红外摄像监控设备,与普通的摄像监控设备类似,只是在夜间监控时需要将红外灯点亮用于对监控现场进行红外照明。监控场所环境千差万别,很多监控场所通常夜间的大部分时间是没有异常情况发生的,而为了保证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拍摄到清晰的监控视频画面,又不得不一直点亮红外灯进行照明。很显然,在监控现场没有异常情况发生的时间里,红外灯照明所耗费的电被白白浪费,除了设备的寿命损耗外,也无法满足当今节能减排的社会环保要求。如何解决这一能源浪费问题,是当前红外夜视监控应用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红外夜视监控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在现场没有异常情况时关闭或减少红外灯的电能消耗。异常情况都是可见的,就是能直接从画面中观察到。异常情况都会伴随着画面的变化,例如人的闯入,现场环境的变化。对于红外夜视监控来说,由于没有像白天一样的早晚光照变化,在没有异常情况发生的时候,通常监控场景看起来都是“一成不变”的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红外灯的电能消耗显然是一种浪费。但是如果直接关闭红外灯,可能由于现场光照太差而导致根本看不清楚。这种情况下,通过视频画面来发现异常情况就会比较困难,事发时刻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开启红外灯照明,就会导致监控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本专利技术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即根据现场环境情况来控制红外灯。多数监控摄像机的红外灯都是可以通过关闭部分灯组或者调整灯的电流来控制红外灯的照明强度。在通常没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如果现场光线不是很暗,可以将红外灯完全关闭,如果现场环境非常昏暗,可以将红外灯亮度适当降低。这时,摄像机会进入夜间低照拍摄模式,帧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只要帧率降低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是并不影响通过视频画面来判断移动物体和现场环境变化的。当今监控摄像机中,很多都带有简单的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移动侦测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功能,除了摄像机外,很多后端,如网络编码器、DVR等也具备此功能。移动侦测功能可以用于对画面进行检测,一旦画面发生变化,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可以看到,移动侦测的报警,表明了现场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如果将此报警信号作为红外灯的开启信号使用,而在没有移动侦测报警时关闭红外灯,就能够大大降低“一成不变”的现场监控浪费红外能源的情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对监控画面进行移动侦测;所述的红外监控设备具有移动侦测功能,且带有用于照明的红外灯。所述的的红外监控设备可以集以上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设备,也可以是多台设备组成的可协调工作的系统。执行此步骤时即打开监控设备的移动侦测功能,移动侦测功能可以用于对监控画面进行检测,一旦监控画面发生变化,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步骤102,判断移动侦测的报警信号,如果有移动侦测报警则执行步骤103 ;否则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如果有移动侦测报警则提高红外灯照明强度,然后重复执行步骤102 ;步骤104,如果没有移动侦测报警则降低红外灯照明强度,然后重复执行步骤102。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01中,对监控画面进行移动侦测前(即打开监控设备的移动侦测功能前),红外灯应该处于低照明强度的状态,也就是步骤104中调整后的红外灯照明状态。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01中,打开监控设备的移动侦测功能前,应对移动侦测功能正确配置,如移动侦测范围等。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03中,在提高红外灯照明强度后,会导致现场照度发生突变,而引起移动侦测连续报警,因此在提高红外灯照明强度期间忽略移动侦测的报警信号,待摄像参数调整完成,视频稳定后再重复步骤102。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04中,在降低红外灯照明强度后,会导致现场照度发生突变,而引起移动侦测连续报警,因此在降低红外灯照明强度期间忽略移动侦测的报警信号,待摄像参数调整完成,视频稳定后再重复步骤102。所述的步骤103中,提高红外灯照明强度是根据摄像机的低感光能力和现场情况,采用开启前端设备中的部分红外灯或全部红外灯,或者调节红外灯的工作电流或其它参数实现的。所述的步骤104中,降低红外灯照明强度是根据摄像机的低感光能力和现场情况,采用关闭前端设备中的部分红外灯或全部红外灯,或者调节红外灯的工作电流或其它参数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节能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节能方法根据现场情况来自动关闭和开启红外灯,红外灯根据需要对监控现场进行照明,而不再像传统的监控方式使得红外灯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大大的节约了能源消耗。2、本专利技术节能方法由于减少了红外灯的平均开启时间,除了节能方面,同时还减少了红外灯的热能释放,使得设备工作温度总体有一定的下降,无论从红外的工作时间还是工作温度上,都会延长红外灯的使用寿命,无形中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3、本专利技术节能方法逻辑非常简单,能够应用于绝大多数现有的红外夜视监控设备中,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红外监控设备的节能方法的基本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以网络红外摄像机为例,描述具体的实施流程。网络红外摄像机主要由摄像机、红外灯、网络编码模块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网络编码模块接收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息,并对视频进行编码压缩后通过网络发送给后端的服务器或者其它类型终端,同时网络编码模块也与摄像机进行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数据通信,例如根据后端发送来的配置命令,发送命令来对摄像机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网络摄像机也会通过对摄像机状态的查询,例如日夜转换状态,来决定是否需要开启红外灯,当需要时则点亮红外灯。网络编码模块具备移动侦测智能分析功能,能够对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进行实时分析,当移动侦测功能开启,并且报警输出使能时,一旦画面中移动侦测有效区域内发生异常情况时,网络编码模块就会向外部输出报警信号。本方法内置于网络编码模块中,能够接收此报警信号,并能根据该报警信号控制红外灯开启、关闭,以及照明强度的调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1、2,是本专利技术包括步骤101,本专利技术节能方法通过获取移动侦测智能分析结果来决定应如何对红外灯进行控制,因此首先需要开启移动侦测智能分析功能。这里应注意,在开启移动侦测功能前,应将移动侦测的参数根据监控需要进行正确配置。例如,移动侦测功能一般都需要首先对侦测区域进行配置,提前设定需要监控的区域,移动侦测功能仅对这些监控区域有效。应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红外监控设备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对监控画面进行移动侦测;步骤102,判断移动侦测的报警信号,如果有移动侦测报警则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4;步骤103,如果有移动侦测报警则提高红外灯照明强度,然后重复执行步骤102;步骤104,如果没有移动侦测报警则降低红外灯照明强度,然后重复执行步骤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外监控设备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对监控画面进行移动侦测;步骤102,判断移动侦测的报警信号,如果有移动侦测报警则执行步骤103 ;否则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如果有移动侦测报警则提高红外灯照明强度,然后重复执行步骤102 ;步骤104,如果没有移动侦测报警则降低红外灯照明强度,然后重复执行步骤1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红外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晨权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亚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