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脚手架的附墙连接方法及其使用的附墙拉结件技术

技术编号:8591235 阅读:7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脚手架的附墙拉结件,包括脚手架连接杆、套筒和预埋件,所述脚手架连接杆包括一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板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杆,另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螺杆;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水平连接螺杆上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预埋件的一端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得到了一种用于脚手架的附墙拉结件,实现了外墙脚手架的若干立杆与砼结构的刚性拉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墙脚手架的附墙连接方法及其使用的附墙拉结件,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外墙脚手架(一般采用钢管等材料搭设)与外墙的刚性拉结方式一般有两种(1)采取在建筑物外侧的水平砼梁、竖直柱或剪力墙中竖直设有预埋钢管并通过水平连接钢管拉结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在建筑物外侧的水平砼梁、竖直柱或剪力墙的相应位置处竖直设有若干预埋钢管;(b)在所述水平砼梁、竖直柱或剪力墙的内外两侧竖直模板上与每一预埋钢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槽孔;(C)在内外两侧竖直模板之间,利用高于每一预埋钢管的若干水平隔板搭建若干遮挡相应预埋钢管的空间,然后,在内外两侧竖直模板之间进行混凝土浇筑,可在建筑物外侧的水平砼梁、竖直柱或剪力墙中形成分别容纳有相应预埋钢管的若干预留洞,预埋钢管在预留洞内呈上伸状;(d)对于任一预留洞内的相应预埋钢管而言,外墙脚手架的相应立杆通过一套扣件与水平连接钢管的一端连接,水平连接钢管的另一端伸入该预留洞内,再通过另一套扣件与该预留洞内的相应预埋钢管连接(上述相互配合的水平连接钢管、预埋钢管、两套扣件成为建筑脚手架的连墙件);(e)多次重复步骤(d),即可实现外墙脚手架与外墙的刚性拉结。(2)采用连墙件和现有的预埋管(一般是水平PVC预埋管)实现外墙脚手架与外墙(砼梁或剪力墙)的刚性拉结,其主要步骤如下(a)对于水平砼梁或剪力墙上的任一预埋管而言,取一连墙件,连墙件的一端由外向内地贯穿该预埋管,再旋装上紧固螺母和钢质垫片,让紧固螺母和钢质垫片与砼梁或剪力墙的内侧面相贴靠,使得该连墙件垂直设在砼梁或剪力墙上;(b)连墙件的另一端通过一套扣件与外墙脚手架的相应一立杆垂直连接,这时,通过该连墙件和一套扣件,实现了外墙脚手架的相应一立杆与砼梁或剪力墙的刚性拉结;(C)多次重复上述步骤(即通过若干个连墙件和若干套扣件),即可实现外墙脚手架的若干立杆与砼梁或剪力墙的刚性拉结。然而,实际应用中发现,上述第一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内外两侧竖直模板上与每一预埋钢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槽孔,且槽孔面积较大,这会造成模板的破损、施工材料的浪费;另,对于每一水平连接钢管而言,需租赁两套扣件,施工成本较高;(2)拆除外墙脚手架后,建筑物外侧的水平砼梁、竖直柱或剪力墙中的预留洞数量较多,且预留洞的截面积较大,还需要人工利用防水材料(一般用混凝土)再对预留洞进行封堵,并使得相应的预埋钢管被永远地留置在预留洞中,一则,增加了操作工的工作量,操作工的工时费较高;二则,因分两次间隔浇筑混凝土的原因,相应增加了建筑物外侧的渗水可能性;三则,预埋钢管无法回收和重复利用,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以致施工成本较高。而对于第二种方法,虽然改善了上述第一个问题,但同样存在第二个问题的缺陷。另一方面,现有建筑物的外立面凹凸变化很多,例如飘窗、空调外机间等等。而利用上述2种附墙连接方式或连墙件则会对后续的装饰施工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墙脚手架的附墙连接方法及其使用的附墙拉结件。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墙拉结件,包括脚手架连接杆、套筒和预埋件,所述脚手架连接杆包括一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板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杆,另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螺杆;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水平连接螺杆上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预埋件的一端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上文中,所述竖直连接板、水平连接杆和水平连接螺杆三者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将三者固定连接起来。所述砼结构是指柱、梁、剪力墙或板等建筑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直连接板、水平连接杆和水平连接螺杆三者的中心线重八口 ο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埋件为弯曲结构。弯曲结构是为了便于预埋件更加牢固的设于建筑物内部。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埋件为钢筋,所述套筒为钢筋螺纹连接套筒。即预埋件可以采用建筑工地上常用的钢筋短料、废料稍作加工制成,便于就地取材,且可以节约成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的与水平连接螺杆连接的一侧设有凹槽。该凹槽可以是十字凹槽或一字凹槽,便于后续采用工具将套筒取出。本专利技术同时请求保护一种外墙脚手架的附墙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上述附墙拉结件的预埋件和套管螺纹连接在一起;(2)在利用内外两侧竖直模板进行浇筑砼结构之前,在其内将附墙拉结件的预埋件和套管预设于砼结构内,并使套管的一端与外侧竖直模板的内侧面垂直相抵;(3)将附墙拉结件的脚手架连接杆的水平连接螺杆螺纹连接于上述套筒内,使脚手架连接杆垂直设于砼结构上;(4)将脚手架连接杆的水平连接杆与外墙脚手架的相应一立杆垂直连接,即可实现外墙脚手架的相应一立杆与砼结构的刚性拉结;(5)重复上述步骤(3)和(4),即可实现外墙脚手架的附墙连接。上文中,所述步骤(2)中,在完成浇筑之后,砼结构的外表面会具有若干个上述套管;以便其与脚手架连接杆实现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之前,在套筒外表面包裹至少I层薄膜隔离层。这是为了防止套筒与结构混凝土相固定;在完成施工、拆除脚手架之后,可以利用套筒上的凹槽将套筒取出,从而可以实现套筒的重复使用,进一步节约成本。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设计得到了一种用于脚手架的附墙拉结件,实现了外墙脚手架的若干立杆与砼结构的刚性拉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内外两侧竖直模板浇筑过程中将本专利技术的预埋件和套筒预设于砼结构内,最后通过套筒实现与剩下部件的连接,实现了附墙拉结,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竖直模板开设槽孔的问题,不仅可以重复使用竖直模板,降低了成本,而且简化了施工操作。3.本专利技术在拆除外墙脚手架后,建筑物外侧的砼结构的外侧面只残留一个个套管,此时,可以将套管取出,只剩下一个个小洞,只需要利用防水材料(一般用水泥砂浆)封堵这些小洞即可,预埋件则被永远地留置在砼结构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便,成本较低。4.本专利技术的附墙拉结件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物外立面,例如飘窗、空调外机间等,由于拉结件位于建筑物外部,对后期的窗、百叶窗、栏杆等构件的安装没有任何妨碍。5.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又一立体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脚手架连接杆的主视图4是图3的左视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套筒和预埋件的组装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套筒的主视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示意图。其中1、套筒;2、预埋件;3、竖直连接板;4、水平连接杆;5、水平连接螺杆;6、凹槽;7、外墙脚手架;8、立杆;9、扣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f 7所示,一种用于脚手架的附墙拉结件,包括脚手架连接杆、套筒I和预埋件2,所述脚手架连接杆包括一竖直连接板3,竖直连接板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杆4,另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螺杆5 ;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水平连接螺杆上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预埋件的一端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竖直连接板、水平连接杆和水平连接螺杆三者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预埋件为弯曲结构。所述预埋件为钢筋,所述套筒为钢筋螺纹连接套筒。所述套筒的与水平连接螺杆连接的一侧设有凹槽6。该凹槽为一字凹槽。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墙拉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架连接杆、套筒(1)和预埋件(2),所述脚手架连接杆包括一竖直连接板(3),竖直连接板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杆(4),另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螺杆(5);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水平连接螺杆上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预埋件的一端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墙拉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架连接杆、套筒(I)和预埋件(2),所述脚手架连接杆包括一竖直连接板(3),竖直连接板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杆(4), 另一侧固设有水平连接螺杆(5);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水平连接螺杆上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预埋件的一端设有与套筒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拉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接板、水平连接杆和水平连接螺杆三者的中心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拉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弯曲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拉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钢筋,所述套筒为钢筋螺纹连接套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拉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与水平连接螺杆连接的一侧设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阳张磊成文琪王茜李营
申请(专利权)人:中城建第六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